馬藝萌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感知生活和探索世界的主要途徑?!?~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庇纱丝梢?,游戲對幼兒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深入學習課程游戲化理念,并將幼兒的日常生活與游戲緊密結合,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自主探索與發(fā)現,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與經驗,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課程游戲化是指教師在確?;净顒訒r間的前提下,結合幼兒的興趣特點和需要,將游戲融入課程。課程游戲化的目標是讓課程更加適合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更加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從而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理解和掌握課堂知識。課程游戲化理念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能力,強調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知識。在課程游戲化實施過程中,教師應開展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的活動,并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自主探索與實踐,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獲得自我滿足和自信,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考慮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并通過游戲的形式向幼兒傳授課程內容,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和自由創(chuàng)造,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游戲化的課程是尊重幼兒主體的、互動性較強的課程。教師開展游戲化的課程,可以通過與幼兒的互動,激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幫助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與經驗,還可以在游戲中釋放幼兒的天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一)在生活活動中融入游戲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是幼兒開展綜合性學習的載體。在一日生活中,幼兒不僅能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還能學習基本的生活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中最基礎的活動內容。教師可以在生活活動中融入游戲,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習慣以及幼兒與同伴相處的過程,并根據觀察所得對幼兒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引導幼兒的游戲行為,促使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游戲是符合幼兒身心發(fā)展需要的活動。幼兒經常自發(fā)地生成游戲,并積極、主動地投入游戲。教師可以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游戲的樂趣。如在午后散步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競猜游戲,并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回答游戲中的問題,以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能力,讓幼兒了解并掌握正確的鍛煉方式。
生活是幼兒體驗的核心,在生活中幼兒能自發(fā)地創(chuàng)設游戲,并在游戲中積累生活經驗。因此,教師應注重挖掘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游戲元素,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以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和游戲能力,從而設計出難度適宜的游戲,并將其融入幼兒的生活活動,讓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經驗。
(二)在教學活動中融入游戲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重知識、輕實踐,以“教”為主,忽略了幼兒的天性,無法發(fā)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而在游戲化的課程中,幼兒可以自由地表達、探索、實踐與創(chuàng)造,從而獲得最大程度的發(fā)展。因此,教師應結合課程游戲化理念,將游戲融入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由地探索和學習知識,以提升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與交流,生成新的建構活動,并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以游戲的形式調動幼兒參與建構活動的積極性。如在“五彩城堡”建構游戲中,教師可以為幼兒提供紙杯、積木、雪花片等材料,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利用這些材料搭建形態(tài)、顏色各異的城堡,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搭建城堡,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此外,在日常行為禮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主題表演等游戲,引導幼兒學習和掌握相關的行為禮儀,以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開展探究性的游戲
課程游戲化不是獨立的課程或獨立的游戲,而是課程與游戲的結合體,有助于增長幼兒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探索能力。游戲是幼兒生活的核心,是幼兒獲得知識與經驗的重要途徑。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結合幼兒喜歡探索的天性,開展探究性的游戲,讓幼兒自主探究游戲中蘊含的知識,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幼兒初步的探究能力。例如,在戶外沙水區(qū)開展親近自然的課程時,教師可以提問幼兒:“有什么辦法能用散落的沙子堆出各種形狀的物品呢?”并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力自主探索。有的幼兒想到了先用石子堆砌出輪廓,再用沙子填充;有的幼兒想到了先用水澆濕沙子,再用手堆砌出不同形狀的物品。這有效培養(yǎng)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幼兒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發(fā)現水量影響著沙子的成形,并探索出了合適的沙水比例。在游戲化的課程中,教師用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游戲,可以促使幼兒發(fā)揮想象力,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思考與探究,從而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
(四)結合實踐,開展游戲化的課程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興趣以及需要,結合幼兒的實踐體驗活動,開展游戲化的課程,讓幼兒在符合其思維能力和成長需求的游戲課程中,逐步積累生活經驗,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進而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幼兒園的實踐主題活動是激發(fā)幼兒潛力、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可以將游戲融入實踐主題活動,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主實踐與探究,以更好地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生活實踐活動,帶幼兒觀察生活中的交通情況,并在幼兒園開展交通情況模擬游戲。通過交通情況模擬游戲,教師可以了解幼兒對交通規(guī)則的掌握情況,從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規(guī)則。在模擬游戲中,幼兒不僅要深刻理解交通規(guī)則的內容,還要在游戲過程中遵守交通規(guī)則,這能加深幼兒對交通規(guī)則的理解,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綜上所述,課程游戲化可以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興趣需要,開展游戲化的課程,并鼓勵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主探究與實踐,以豐富幼兒的知識與經驗。教師還應將課程游戲化理念貫穿于幼兒一日生活,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教師可以開展探究性的游戲,鼓勵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積極思考與探究,以培養(yǎng)幼兒的思考能力與探究能力。此外,教師應結合幼兒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將游戲融入幼兒的實踐主題活動,引導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由地探索知識,以釋放幼兒的天性,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昆山高新區(qū)翰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