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梅
家庭是幼兒接受教育的第一場所,家庭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對幼兒的行為習慣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并采取恰當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诖?,筆者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談談家長如何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不少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在教育幼兒時容易陷入誤區(qū)。例如,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長會盡量滿足幼兒的物質需求,而較少關注幼兒的內心想法。當幼兒出現不良言行或犯錯時,個別家長會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認為“長大就好了”。此外,部分家長沒有意識到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習慣包辦幼兒的生活,導致幼兒沒有機會獨立做事,生活自理能力較弱。在與幼兒交流時,一些家長習慣站在自己的角度,指責幼兒或強迫幼兒接受自己的觀點。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大多缺少系統(tǒng)性的教育計劃,沒有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甚至出現錯誤的教育觀念的情況。以上這些家庭教育中的誤區(qū)影響了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效果,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產生了負面影響。
(一)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是家長開展有效家庭教育的前提。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尊重幼兒,與幼兒進行平等的溝通與交流,并根據幼兒的興趣和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應改變以往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當幼兒犯錯時,家長應讓幼兒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以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意識。當幼兒遇到問題需要幫助時,家長應鼓勵幼兒,并引導幼兒自主解決問題,以增強幼兒的信心,培養(yǎng)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因此,家長應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幼兒在溫暖、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幫助幼兒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養(yǎng)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兒的模仿能力較強,且喜歡模仿身邊人的言行舉止。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幼兒的這一特點,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讓幼兒模仿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達到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目的。
(一)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是幼兒最基礎的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按時作息、按時進餐、飯后散步等,有益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是幼兒良好精神面貌的基礎。家長應從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出發(fā),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引導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幼兒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
(二)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幼兒受益終身,家長應著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習慣時,家長應以身作則,多陪伴幼兒。例如,家長可以每天和幼兒約定一個時間,與幼兒一起看繪本,或給幼兒講故事,或陪幼兒涂鴉,讓幼兒習慣每天有一段時間坐下來安靜地學習,讓幼兒逐漸適應學習活動。這可以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專注力,還可以增加家長與幼兒的相處時間,從而增進親子關系。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幼兒喜歡看動畫片、玩手機,究其原因是缺少家長的陪伴。家長應盡量多陪伴幼兒,每天安排一些時間陪幼兒看圖畫書、玩玩具、涂鴉等,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一些家長向筆者抱怨幼兒不喜歡閱讀。對此,筆者與這些家長進行了深入的交談。經過溝通,筆者發(fā)現了幼兒不喜歡閱讀的原因。原來,這些家長大多沒有為幼兒樹立學習的榜樣,也沒有帶領幼兒進行閱讀。其中,個別家長在要求幼兒看書的同時,自己卻在做其他的事情影響幼兒,如玩手機、看電視等。這樣無法有效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習慣,甚至會對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產生負面影響。當前,智能手機已經成了現代人離不開的娛樂、休閑工具。但幼兒的身心發(fā)育尚不成熟,自制力較差。為避免幼兒受到影響,家長應盡量不在幼兒面前使用手機,尤其是在幼兒看書、閱讀的時候。家長應發(fā)揮榜樣作用,利用閑暇時間帶領幼兒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以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習慣。
(三)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習慣
適度的勞動有助于開發(fā)幼兒的大腦,增強幼兒的身體素質。但很多家長不愿讓幼兒參與家庭勞動。一方面,部分家長認為幼兒的能力不足,無法完成家庭勞動;另一方面,一些家長認為幼兒的時間應該用來學習知識。出現此類現象的原因是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勞動觀,沒有意識到勞動習慣對幼兒發(fā)展的重要性。對此,教師應為家長提供必要的指導,讓家長意識到勞動習慣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教師要鼓勵家長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習慣。家長應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逐步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習慣。家長可以先引導幼兒為自己服務,如穿脫衣物、洗漱、整理玩具、洗襪子等。接著,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做一些簡單的家庭勞動,如倒垃圾、掃地、擦桌子等,以逐步提升幼兒的勞動能力,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培養(yǎng)幼兒勞動習慣的過程中,家長不應用物質獎勵吸引幼兒,而應讓幼兒明白家庭勞動是家庭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勞動觀,促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家庭勞動。
(四)培養(yǎng)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
文明禮貌習慣是幼兒行為習慣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家長應在日常的待人接物過程中以身作則,并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幼兒知道怎樣做是正確的。例如,家里來客人時,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向客人問好、為客人端出水果、給客人倒水等;當客人離開時,家長可以引導幼兒向客人告別。生活即教育,日常生活中蘊藏著許多教育契機。家長要善于發(fā)現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影響。家長應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并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以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長江鎮(zhèn)港城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