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潔
(杭州市保俶塔申花實驗學校,浙江 杭州 310000)
英語詞匯教學是指引導學生理解、記憶、掌握和運用的全過程,重點包括詞匯語音和詞義結(jié)構(gòu),引導學生們真正理解詞匯含義,實現(xiàn)詞匯概念的全面理解。英語詞匯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們?nèi)嬲J知并熟練運用詞匯,既要完成音形義的教學,同時也要實現(xiàn)聽說讀目標,實現(xiàn)學生英語詞匯量提升和詞匯運用能力發(fā)展。不少小學低段學生沒有扎實掌握詞匯基礎,使后期的英語學習吃力且乏味。通過詞匯教學策略的多維度、多樣化,能夠引導學生們更加有效地融入詞匯學習過程,豐富詞匯教學體驗,實現(xiàn)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全面發(fā)展。
1.1 英語單詞的音。音,即讀音。學生在學習新單詞時最先感受到的必定是詞音。我們既可以通過聽覺,又可以通過跟讀來感知單詞的讀音。通常讀詞音的途徑有:國際音標、自然拼讀。但這對低段學生來說都相對抽象,他們需要將讀音具象化。因此,音的教學發(fā)人深思。
1.2 英語單詞的義。義,即含義。與漢語相似的是,英語單詞也存在一詞多義、一義多詞等現(xiàn)象。單詞的含義隨著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增加而增加,因此,難度也慢慢增大。幫助學生理清詞義,正確運用成為當務之急。
1.3 英語單詞的法。法,即詞法。萬物皆有法,詞亦是。或者,本研究中可以將其理解為使用之方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使用不是孤立的,它必須以語境、語篇為依托。
2.1 延長單詞記憶周期。課堂上大多數(shù)學生對單詞的記憶都是短時記憶,如何將短時記憶積極轉(zhuǎn)變?yōu)殚L時記憶?除了學生自主認真聽講外,教師的方法更重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地喚醒學生對詞音的記憶,加深正確讀音的印象,對夯實低段學生英語基礎尤為重要。
2.2 豐富單詞含義網(wǎng)絡。英語單詞的詞義隨著學習內(nèi)容的增加而日漸豐富。人們常說背好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實則不然。譬如一詞多義若只了解其一,那么必將在日后使用中遇釜底抽薪之事。豐富并理清詞義網(wǎng)絡體系的重任不應壓在小學中高段,低段需要開個好頭。
2.3 拓寬單詞運用途徑。將單詞置于語境,如將魚兒放入水中。水越多,魚兒游得越自在。同樣,英語課堂提供給學生的運用支架、語篇、語境越多,學生就運用得越靈動。
在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中,語音教學往往被忽視,只從單詞的解釋與用法出發(fā)進行詞匯教學。實際上,語音教學能夠讓學生學會從語音層面出發(fā)來理解與掌握單詞,并且能夠記憶更多的單詞,也鍛煉了學生英語學習中“聽、讀”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認識到語音教學的優(yōu)勢,在進行詞匯教學時,充分利用語音教學,使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更加深刻。
1.1 手耳眼三管齊下,感知語音。
1.1.1 原聲浸潤,耳無旁騖。課文音頻不容忽視,原聲音頻是學生學習課文發(fā)音的有效資源。低段英語課堂常常為了增強趣味性,直接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讀音。但部分孩子容易受視頻內(nèi)容影響,并不能靜心感受新詞發(fā)音的美妙。
回歸本源,課堂既需要充滿吸引力的豐富活動,也需要簡單淳樸的聆聽感受?!癈lose your eyes, try to 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閉上眼睛,耳無旁騖,靜聽發(fā)音,盡力模仿。
1.1.2 小手指讀,音形相遇??磮D說詞這一目標對低段孩子而言,較容易達成。常常困擾孩子和教師的,往往是看詞讀詞。在低段英語課堂教學中,增添趣味固然沒錯。但音形分離會讓孩子的英語認知與今后的英語書面認讀脫節(jié)。如何在增添趣味的同時,幫助學生平穩(wěn)過渡,是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容易被忽視的認讀技巧——指讀,應該融入低段英語教學日常和學生課后鞏固中。
教師先導,將指讀融入日常教學。教師在朗讀示范時,指尖隨讀音而移動;學生在模仿發(fā)音時,由教師指到自己指過渡。
家校合作,將指讀融入課后鞏固。低段學生家長對輔導學習充滿熱情,但不少家長不知從何入手。教師不妨在新生家長會時,就將指讀的技巧告知,便于其日后輔助指導,幫助孩子養(yǎng)成指讀的習慣。
1.2 巧妙游戲來加持,識別語音。
1.2.1 單詞傳聲筒,練習發(fā)音。傳統(tǒng)的單詞發(fā)音練習,一般請學生按小組“開小火車”輪流讀。抑或是改變開火車的口令,沒有形式上的變化。低年級孩子剛?cè)雽W時興致勃勃,但慢慢地他們開始疲倦,以下半學期為尤。打破固有發(fā)音練習模式,積極促進學生練習發(fā)音。
1.2.2 單詞來找茬,糾正發(fā)音。我們學習一門語言,既要能說,又要會“辨”。即能辨別發(fā)音是否正確,是否屬于同一個音。如果我們認為學生“會讀”是第一步,那么“會辨”是檢測第一步的目標是否達的有效方法。幫助教師即時掌握學情,輔助孩子及時自我修正。
2.1 猜猜演演樂體驗,初識含義。
2.1.1 一詞多猜,趣識詞義。在學習單詞play時,教師呈現(xiàn)打籃球動詞,隨即學生A提問:“Play是什么意思呀?”那我們就來猜一猜,“Look! That is‘play’!”
一猜,看打球動圖?!皃lay是打籃球!”
二猜,看下棋圖?!皃lay是下棋!”
三猜,看演奏樂器視頻?!皃lay是玩兒樂器!”
低段孩子的認知常常高于其英語學習內(nèi)容。因此,對課本知識做適當?shù)难a充和延伸,給看似單調(diào)的課本內(nèi)容增加了挑戰(zhàn)性。更能激發(fā)低段孩子對英語的求知欲。
2.1.2 一詞多做,妙解詞義。fly一詞在現(xiàn)實生活中較難展示,尤其是I can fly.更遠離實際生活。因此,只有將該詞帶入動畫場景中,才能完成超乎日常的行為。隨后,回歸日常生活,用已學單詞kite做串聯(lián),幫助學生理解fly a kite。讓學生在看一看、做一做中,理解詞義。
2.2 雙向歸類成詞串,助解含義。
隨著學生掌握單詞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對于拼寫相似、意思相近或是存在關聯(lián)的單詞,學生就會出現(xiàn)混淆的問題,且對很多單詞的印象也會逐漸模糊。想要解決學生的問題,教師就要重視詞匯分類教學,將同種類型的單詞進行歸類,再通過詞匯的對比,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也讓學生能夠清楚記憶一類單詞,避免詞匯間的混淆。
2.2.1 正向分類,鞏固詞義。例如,當學習到一個水果的單詞時,教師便可以將有關水果的單詞列出來,如banana、apple、lemon、orange 等,同樣,在學習文具相關的單詞時,也可以進行分類,將 pen、book、ruler、rubber歸為一類,或是歸納服裝類單詞trousers、skirt、shirt、sweater 等。
有效解決學生混淆單詞的問題,方便了學生的記憶。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其他的分類模式,比如可以將意思相近或是相反的單詞歸為一類,像是 well、good、fine,解釋時都是“好”的意思,但使用時是有區(qū)別的,教師就可以在歸類后,針對其用法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確單詞的使用。也可以將反義詞small和 big、tall 和 short 等放在一起進行教學,使學生對英語單詞中的近義詞與反義詞有更好地理解與掌握。因此,在進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時,教師要重視詞匯分類教學,并利用這一詞匯教學方法解決學生詞匯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深化學生對于詞匯的掌握。
1.1 轉(zhuǎn)變記憶模式:將長時記憶常態(tài)化。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表明,學生學習英語也是遵循遺忘曲線規(guī)律的。但是教師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及時鞏固復習。因此,將有助于學生長時記憶的符號和方法融入其朗讀常規(guī)中,融入其課堂活動中,將其常態(tài)化。
1.2 重組編碼體系:將詞匯網(wǎng)絡豐富化。運用思維策略,將所學詞匯編碼聯(lián)結(jié)。在入門階段就介入思維導圖等工具,則學生腦海中最先編碼的詞匯體系即是清晰的?;谇逦木幋a,日后學習才能將其豐富化。
1.3 提升運用能力:將語言輸出創(chuàng)新化。當學生掌握了較多英語詞匯并能夠?qū)崿F(xiàn)詞匯分析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們逐漸提升詞匯運用能力,引導學生們逐漸形成英語思維并實現(xiàn)詞匯學習與詞匯運用的結(jié)合。英語詞匯與語音、語法、句型等存在密切關聯(lián),學生們在聽說讀寫過程中必須要運用詞匯,教師在詞匯教學中必須要適時引入相關內(nèi)容,使學生們能夠不斷提升詞匯運用能力。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小學低段英語詞匯有了一定的收獲,而如何更好地優(yōu)化詞匯教學,也產(chǎn)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希望在后續(xù)研究和實踐中得到重新認識和解決。
2.1 創(chuàng)建層級式詞匯學習?;诘投螌W情,繼續(xù)探索基于詞匯教學的活動策略,創(chuàng)建情境式語言體驗活動,針對不同階段設立不同的培育目標,設計不同的培育內(nèi)容,建立不同的評價標準,形成分層、漸進式的詞匯教學策略。
2.2 拓展詞匯教學設計庫。詞匯教學融入生活情境,需要建設并拓展教學設計資源庫,真正做到教有法、學有效!整合課內(nèi)外詞匯學習資源,真正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研究著,收獲著,思考著,發(fā)現(xiàn)著。在新的研究階段,我們展望未來,期待新的發(fā)現(xiàn)。且行且思,我將進一步研究,在教學實踐和反思中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