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文
(遼寧省大連市第七十九中學小學部,遼寧 大連 116000)
英文繪本的趣味性更強,以圖文結(jié)合的方式將英語知識內(nèi)容教給學生,因為裝幀十分精美,所以很受小朋友們的喜愛,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可以有效地利用英語繪本,能夠達到擴充學生詞匯量和語言知識的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合理利用英語繪本,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繪本作用發(fā)揮不出來,嚴重影響了對學生的英語培養(yǎng),這也是本文進行英語繪本和英語教學相融合策略分析的意義所在。
在新課改背景下,運用英語繪本對學生教學,主要是希望學生能夠在英語繪本的幫助下,實現(xiàn)在比較輕松的學習狀態(tài)下,學習英語知識的目的,提高英語的運用能力,能夠開口表達。更深一步的目標是,讓小學生們可以在老師的幫助下,進行英語的故事表演。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是比較差的。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更加關(guān)注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的學習,缺乏和學生的互動,也不能及時、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和實際學習情況。所以在學生學習的時候,對感情的把握情況一直不太好,無法通過閱讀繪本產(chǎn)生感情共鳴,更不用說書本中文化內(nèi)涵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與掌握了[1]。
另外,繪本教學的時長和英語課程的相比,是比較短的,所以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展開對英語繪本教學的反思,在繪本教學理念的把握上總是會有些偏差。因為教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所以受教師教學思路不清晰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頭緒也是混亂的,學完以后思維得不到拓展,英語學習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在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說”這個部分的學習時,是讓學生機械的、重復性的朗讀繪本上面的內(nèi)容,英語老師認為讀完繪本上面的內(nèi)容,能夠?qū)崿F(xiàn)對學生理解和記憶內(nèi)容的目的,能夠完成大部分的教學任務。但是在這種單調(diào)、乏味、機械化的閱讀學習中,英語繪本的鮮明色彩也被涂抹掉了,學生會對這樣的繪本學習產(chǎn)生抵觸感。很多教師希望通過帶領(lǐng)學生精讀繪本,實現(xiàn)提高他們英語能力的目的,但是實際情況卻是,在精讀繪本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已經(jīng)被撲滅了,他們深受英語語法和結(jié)構(gòu)的困擾[2]。
在授課的時候,教師總是希望可以把生活化的場景融入繪本教學,但是卻總是會忽視,小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與接受能力等是否能夠適應這樣的教學,過于關(guān)注和追求情景教學的積極作用了。在授課的時候總是采用快問快答的這種方式,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很短,交流的時間也被剝奪了,其實這樣的情景只是教師們心中理想化的模樣,和學生們想要的,以及他們心中理解的樣子相去甚遠??傊?,在這樣的境創(chuàng)設(shè)模式下授課,不僅不能帶來理想的教學效果,反而還給學生增添了新的學習負擔,得不償失。
于英語教師而言,他們在多年教學的過程中深受傳統(tǒng)的字詞教學模式的影響,不可避免地會在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把文字放在首要位置,關(guān)注重心永遠是繪本中的單詞、語法,對繪本圖片的教學一直停留在表面層次上,缺乏對圖片中傳達的感情和藝術(shù)的深層次挖掘,導致學生們雖然學習的是繪本,但卻偏偏對圖片缺乏理解。
比如說在學習“Why do you like Australia?”一課時,如果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教學生理解每一個句子的意思,那么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效率,更談不上提升學生的學習思維了。教師需要做的是教會學生對繪本中內(nèi)容的理解,感受繪本中人物的對話交流思維。本篇文章講的是兩個小伙伴在聊天的時候,關(guān)于“I really like Australia.”以及“why do you like Australia?”內(nèi)容展開的討論,在最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問一下學生們,他們最喜歡的地方是哪以及為什么喜歡它,等學生們說完以后,教師在帶著他們自然地過渡到書本上這兩個小姑娘喜歡的地方上來,這樣的話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對對話內(nèi)容進行理解。只有把握內(nèi)容以后開展學習,才能讓學生理清繪本的故事緣由,理解其中的意思。
通過讓學生自己說一下喜歡的地方,以及喜歡的緣由以后,學生們也能明白文中兩個小姑娘的交流內(nèi)容大體是一個什么樣的流程了,理解起來會更加的順暢、自然。那么接下來教師需要讓學生們重點關(guān)注一下,兩個小姑娘交流的這種情景。在最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兩個人們說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時,激動的、開心的那種畫面,直接向?qū)W生們展示什么是“Love”、什么是“l(fā)ike”。在學生理解以后,再讓他們轉(zhuǎn)換場景,切換至課本上,讓他們通過閱讀、問答或者是跟讀的方式,把文章中的內(nèi)容理順清楚,把喜歡的國家是哪、那個國家說什么語言、有什么動物都明確出來。等學生做完這部分的內(nèi)容以后,讓他們開始角色扮演,把一開始閑聊時的閑適感、說到自己喜歡國家時的激動、開心、表示疑惑時的迷茫等都表達出來。通過這種情景展現(xiàn)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們把繪本的內(nèi)容更加深入地把握住,能夠明白繪本的主題是什么。
在學習“Why do you like Australia?”的時候,教師讓他們情景展現(xiàn)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對繪本中的內(nèi)容有了一個初步的把握,能夠讓學生明白,繪本中的對話交流是有溫度的,里面摻雜著對話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所以接下來教師在授課的時候,需要做的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讓學生把握住每一篇文章的情感變化情況,讓學生可以培養(yǎng)出繪本感情,即使面對自己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事情,也能做到通過看圖片、看對話感受出那種真實的情緒。
比如說,在學習“Don’t tonch the machines,please!”一課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通過圖片理解一下繪本主人公當時的心情,說一說為什么。如果學生們能通過首頁的第一張圖片分析出睡覺的主人公應該是煩躁的,那么證明學生們能夠通過圖片把握人物內(nèi)心了。因為這一張圖片是其他的小羊們在睡覺而這只羊在屋外跳舞,圖片上跳舞的羊大張著嘴巴,嘴角上揚,明顯是一幅非常開心,開懷大笑的樣子,反觀屋內(nèi)的小羊,它躺在床上,頭上飄著代表著睡覺的標志,證明他現(xiàn)在是在休息,兩相對比之下就能分析出這個圖片所處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當學生分析出這些內(nèi)容以后,在讓他們?nèi)プx句子,他們就能更加精準地把握住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什么樣的一種語氣了。
同樣的道理,在接下來的學習中,還可以通過分析繪本中的句子,讓學生更好地把握繪本主人公的情緒狀態(tài),如“Don’t feed the fish!”一課中,每一句話結(jié)尾都加了感嘆號,如果開頭用的是“Don’t”,則意味著說話的主人公表露出的是一種不贊同、制止或者說是一種嚴厲警告的意思,那么學生們在結(jié)合整句話的意思,以及圖片內(nèi)容就可以明白這句話的情感基調(diào)是什么樣的。
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需要在一開始的時候,給學生一個觀察和分析繪本內(nèi)容的機會,小學的學生本就是充滿童真的,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豐富多彩,只要給他們留下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那么他們就可以給繪本進行情感的潤色,讓繪本上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張圖片都活過來,這于學生們的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聽、說、讀、寫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學生沒有一個開口表達的機會,那么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終究還是浮于表面的,邏輯性和流暢性都得不到提升。
教師可以在帶領(lǐng)學生學習,或者是帶著學生學完“Holiday plan”時,組織學生開展假期生活的交流會,讓他們分享一下自己周末在家做了什么事,放假的時候去哪玩了,或者說一下以后放假休息的時候,打算做什么。如果學生們在教師里面放不開手腳,顯得比較局促的話,那么教師也可以組織大家調(diào)整一下座椅,讓大家看得到彼此,教師也在教室中找一個位置,坐下來融入學生群體,這樣的話學生們會有一種聊天、嘮家常的感覺,表達的時候更加自然。
最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用英語向一些平時比較外向、活潑的學生提問,問他們“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在他們回答完以后,可以鼓勵他們向其他人提問,把課堂氛圍活躍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幫助學生用英語表達他們不會說的單詞,比如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說出去玩的時候買了風箏、吃了燒烤、玩了碰碰車……那么教師可以告訴他們讀音,給他們寫下來,雖然這些單詞不需要他們?nèi)颊莆眨沁@是在他們口語表達的時候,以自然的方式告訴他們,學生們聽起來、學起來會很開心,時間長了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愛上口語表達,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語感,讓他們意識到英語就是一種普通的交流方式,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就能輕松掌握,如此就能發(fā)揮英文繪本教學的作用了。
繪本的每一張圖片、每一個單詞、甚至是每一個標點符號都是有具體意義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能將這些東西忽視掉。首先,教師需要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對繪本人物感同身受的感覺,拉近學生和繪本主人公的距離。其次,教師需要讓他們明白繪本中的一些單詞表達的情緒到底是什么樣的,給他們看看視頻、看看圖片,等他們明白以后再讓他們學習,效果會更好。最后,教師需要讓學生有一個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把知識內(nèi)容有條理、有邏輯地表達出來,這樣方能讓繪本教學和英語知識聯(lián)系起來,發(fā)揮出幫助學生高效學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