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衛(wèi)華
地錦草又名血見愁,被記載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其來源為大戟科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干燥全草。在我國廣西、廣東均有分布,在夏秋兩季采收,去除雜質、泥土陰干可用[1]。地錦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涼血止血、清脈熱、愈傷的作用,中醫(yī)主要用其治療咯血、便血、痢疾、腹瀉、尿血、崩漏、黃疸等癥狀,屬于中醫(yī)臨床較為常用的中藥材。中藥在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中醫(yī)學的瑰寶。中藥飲片是以中醫(yī)用藥理論為基礎,結合中藥炮制方法,將中藥材經過加工炮制后能夠應用于臨床治療中的中藥類型[2]。中藥飲片質量直接影響中醫(yī)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對地錦草炮制加工工藝進行研究,同時對地錦草鑒別要點進行歸納,對中藥材生產中治療量存在問題進行剖析,提供更為有效的應對策略,以保證中藥臨床作用安全有效。
地錦草存在很多混淆品,主產地為江西,最為常見的有通乳草、飛揚草、千根草等5個同屬植物品種,以上品種因為屬于同屬植物差異性較小,需要通過老藥工的經驗鑒別真?zhèn)巍S醒芯繄蟮婪Q可通過顯微鑒別地錦草種子顯微特征辨別其真?zhèn)蝃3]。正常采收季節(jié)因真品和混淆品采收時間相近,容易發(fā)生混淆品混入,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fā)生,對中藥基原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成為鑒別中藥真?zhèn)蔚挠行Х椒??;b別的效果直接關系到臨床用中藥材的質量,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中藥炮制品的質量應從基原中藥源頭抓起,防止偽品和混淆品混入其中。
多為皺縮卷曲,根較小,莖較細,呈叉狀分枝,表面為紫紅色,有疏生白色細肉毛或光滑無毛,質地較脆,容易折斷,斷面為黃白色,中空結構[4]。單葉對生,具有淡紅色短柄或無柄,葉片多有脫落或皺縮,展平后能夠呈現橢圓形,葉面寬為4~6 mm,長度為5~10 mm,帶紫紅色或綠色,通體有疏生細柔毛或沒有細毛,前端鈍圓,并且基部偏斜,葉片邊緣呈現微波狀或小鋸齒狀。杯狀聚傘花序腋生,細小。果實為三棱狀球形,且表面較光滑,種子略小,外型為卵形,呈褐色無臭,味微澀。粉末為綠褐色,葉表皮細胞外壁呈乳頭狀突起,葉肉組織中存有細脈末端周圍細胞,并呈放射狀以圓形排列。顯微鑒別可見非腺毛細胞,直徑約為14 μm,無節(jié)乳管,多碎斷,可見細小片狀淀粉顆粒。
3.1 黃酮類地錦草含有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有山奈素苷、斛皮素苷、山奈素、斛皮素,異斛皮苷等。相關研究報道稱,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能夠從地錦草中分離出木犀草素、斛皮素、山奈酚等物質,也能夠分離出5種黃酮類化合物,化合物為首次植物中分離得到的。通過硅膠柱色譜法,從地錦草中分離出來的羽扇豆醇、羊毛甾醇、斛皮素、芹菜素等。通過色譜技術和溶劑法對地錦草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可有效分離8種化合物[5]。
3.2 萜類和甾醇地錦草中分離出來的萜類化合物有三萜類和倍半萜類,通過鑒定2種萜類化合物,均具有丁香烷型結構,并且具有九元環(huán)和四元環(huán)方式連接。通過硅膠柱層析法能夠提取出三萜類化合物羽扇豆醇。
3.3 酚酸類和鞣質地錦草中富含鞣質,通過大孔樹脂、聚酰胺等色譜方法分離出短葉蘇木酚等酚類化合物,其分別為短葉蘇木酚酸甲酯、短葉蘇木酚、短葉蘇木酚酯。從地錦草中分離出鞣花酸,分離出沒食子酸、雙內酯。2種化合物植物中分離而來,分離出3種可水解新鞣花酸苷[6]。
3.4 香豆素類和內酯地錦草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離出香豆素和內酯,可稱為散形酮、三脈澤蘭素、莨菪亭等。從地錦草中分離出2種香豆素類化合物,短葉蘇木酚酸乙酯。
4.1 炮制現狀中藥材的成分較復雜,所含多種化學成分,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會存在有效成分,也會含有有害或無效成分,所含化學成分的差異性導致疾病治療中的效果各有千秋。中藥炮制的目的是根據臨床需要對藥材中的有效成分進行保留,對有害成分減少其含量。通過中醫(yī)長期經驗總結,根據中醫(yī)藥理論,成為炮制工藝的理論依據,炮制工藝更為合理,增加藥物有效成分含量。中藥炮制方法有很多,在炮制過程中需要較強的經驗性,難以進行規(guī)范管理。
4.2 炮制標準地錦草炮制方法在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記載為切段[7],較有地方特色的炮制方法為將地錦草粉碎成粉末后再炒制。中藥炮制方法較多,主要方法有凈制、炒制、蒸制、水飛等。在炮制過程中要求炮制人員具有較強的經驗,并且按照規(guī)范進行炮制操作。如在炒法中最難解決的為“火候”的掌控,在炒制過程中火力的強弱、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到中藥材的性味。對地錦草炮制缺乏相應的管理標準,同時缺乏相關工藝參數。對地錦草進行細粉后炒制,炒制溫度和初始溫度的要求不宜過高,在鍋底溫度達到220 ℃后,需要炒制20 min,不利于大規(guī)模生產。當溫度超過300 ℃后,藥物會發(fā)生自燃,炮制溫度需要控制在260 ℃左右,并且控制炒制時間少于10 min,在炮制生產中能夠降低成本,保證中藥飲片質量。
4.3 炮制后化學成分地錦草炒制時間延長,吸收的熱量也增加,經過炒制后的藥材會隨著炒制時間呈現不同的狀態(tài),被炒炭后的地錦草,所含的鞣質會被分解產生沒食子酸,但沒食子酸的幅度增加并不明顯[8]。地錦草繼續(xù)炒制會發(fā)生碳化,沒食子酸也隨之分解而含量逐漸下降。采用游離沒食子酸含量反映地錦草炮制狀態(tài)以控制產品質量。地錦草炒制后鞣質類成分能夠分解為沒食子酸,有利于在體內吸收,并且使地錦草的收斂作用增強,有利于發(fā)揮地錦草止血、止瀉的作用,以增強藥效[9]。對地錦草炮制前后沒食子酸含量比較,有利于制定炮制工藝標準,使炮制現代化和規(guī)范化。
4.4 炮制應對策略
4.4.1 加強源頭質量控制傳統(tǒng)炮制工藝因受到生產條件和地域限制,導致炮制工藝標準不一致[10]。中藥飲片更為規(guī)范化需要對傳統(tǒng)炮制工藝進行創(chuàng)新和工藝改進,以建立統(tǒng)一的炮制標準,從炒至黃黑、炒至變黃、碳炒等模糊術語,很難適用于現代的大規(guī)模生產中,現代炮制生產應制定相關參數,并進行有效控制,制定標準操作規(guī)程,減少工藝炮制差別[11]。炮制飲片需要對多方面水平進行控制,以保證中藥飲片質量[12]。
4.4.2 加強鑒別能力培訓中藥飲片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能夠有效治療疾病,中藥飲片質量直接關系到中醫(yī)治療效果。隨著中藥飲片的市場不斷擴大,其質量監(jiān)管難度也在增加[13]。近些年隨著中藥飲片的需求量加大,加上商業(yè)利益的驅動,在市場上多存在以次充好、摻假的現象,如不能及時鑒別會導致成藥制劑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威脅患者健康,提高飲片質量能夠保證治療效果。
4.4.3 制定標準傳統(tǒng)飲片炮制受到加工條件限制,多為手工操作不能大規(guī)模生產,因地域不同炮制方法也各不相同,直接影響炮制品療效。中藥飲片炮制現代化進程,主要取決于炮制方法和工藝加工標準[14],并對臨床效果進行研究,以建立統(tǒng)一的炮制方法,減少使用炒炭、炒黑、炒黃等模糊術語的存在,以制定地錦草的具體炮制標準和規(guī)程,以減少在大規(guī)模炮制中出現的偏差,飲片和原料的標準制定應根據指標制定。
在目前的中藥材市場上,地錦草存在混淆品種,并且與真品區(qū)分較難分辨,在炮制過程中存在相對正規(guī)的炮制控制手段,根據目前存在的炮制問題[15],此文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在生產企業(yè)加強中藥材源頭質量控制,相關生產企業(yè)應按照協(xié)調發(fā)展、統(tǒng)籌規(guī)劃、基原復雜的藥材,根據GAP的要求進行規(guī)范化中藥材的治療,同時加強專業(yè)技術培訓,以提高相關專業(yè)人員中藥材鑒別的能力,以加強中藥炮制研究,促進炮制標準的統(tǒng)一,保證中藥飲片質量安全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