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蓮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財經系,安徽 淮北 235000)
智慧教育催生了智慧課程,在智慧教育的影響下,各教育領域都發(fā)生了巨大轉變,基于智慧教育背景下,高職財務會計教育也迎來新的曙光。一線教師通過引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不斷開闊學生思維,幫助學生掌握了更多前沿技術以及實踐技能,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質人才。
“智慧”這個詞在詞典中的解釋是“辨析判斷、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能力”。智慧教育從表面上來理解,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教育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我國智慧教育研究人員認為,智慧教育正在不斷升級和優(yōu)化,現(xiàn)在正從1.0版向2.0版升級[1]。智慧教育1.0版研究的內容是智能的大環(huán)境,學習環(huán)境、教學系統(tǒng)、教學應用等,只是停留在智能的層面。而智慧教育2.0版,在1.0版本基礎上,升級到更高的層次,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實現(xiàn)智慧學習、智慧教育、智慧評價,智慧教育的目標也發(fā)生轉變,從原本“知識人”變成“智慧人”。學者祝智庭教授認為智慧教育內涵是:為學生營造一個智慧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和幫助學生開展智慧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推動學生向智慧型發(fā)展[2]。智慧教育理念在教學中進行應用,形成智慧課堂。智慧課堂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個是智慧課堂能夠給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數(shù)字化學習環(huán)境,豐富學習方式的種類,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多種學習需求;第二個是智慧課堂的創(chuàng)設人員,要保持創(chuàng)新的思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融入一些新的教學內容,使得教學課程內容更具時效性;第三個是智慧課堂能夠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圖1為智慧教育體系圖。
圖1 智慧教育體系
高職院校開設財務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yè)的重要課程之一,這門課程基本都是在第二學期開設,每周安排6課時以上。然而由于財務會計課程內容比較多,知識點繁雜,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3]。實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能采取高效的教學手段,教學效果不會十分理想。再加上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學習起來十分困難,所以,學生在面對難度較大的財務會計課程時,就會表現(xiàn)出很多問題。
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yè)學生都明白財務會計課程十分重要。學生們都想學好這門課程,然而因為高職學生的基礎存在一定差異,一些學生是高考進來的,一些學生是從中職學??歼M來的,學習能力差異較大。高考的學生文化成績相對較高,在學習財務會計課程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4],而對口升學的學生,已經有一定財務會計專業(yè)基礎知識,學習起來相對容易。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對口升學的學生因為已經學習一些會計知識,所以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希望內容可以更深入。所以,高職教師在授課時,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能夠進行針對性的開展教學[5]。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信息化的高速發(fā)展,高職學校的學生基本人人一部手機,每天都有接觸網絡的機會,然而,高職學生借助互聯(lián)網學習的時間并不多,幾乎多數(shù)時間都消耗在娛樂上,如使用手機看視頻、聊微信、打游戲,還有一些學生沉迷于各種網站,這使得高職學生對電子產品產生較大的依賴性。高職院校如何引導學生理性使用手機,如何從網絡中開展學習,怎樣利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智慧課堂,都是高職院校需要明確的內容。
高職院校結合財務會計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充分分析當前教學方式、環(huán)節(jié)等問題,優(yōu)化教學模式,結合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特點,構建高校財務會計課程的智慧課堂,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高職學生有效應用電子產品,進行智慧學習。
高職院校的財務會計課程設置有十二個不同項目,如貨幣資金業(yè)務的核算、金融資產業(yè)務的核算、存貨業(yè)務的核算等[6],高職院校的教師在授課時,基本都是將課程內容分成三類:新課、練習、提升。高職學生進行學習時,學習方式主要為聽、做、思、用,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利用多媒體和網絡。新課開展就是教師利用網絡和多媒體,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多種教學環(huán)節(jié),為學生講授一些新的知識點。
比如:教師帶著學生學習貨幣資金業(yè)務的核算這部分內容時,這部分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模塊,分別是:庫存現(xiàn)金業(yè)務的核算、銀行存款業(yè)務的核算、其他貨幣資金業(yè)務的核算,不同的模塊內又包含很多的知識技能點,如庫存現(xiàn)金業(yè)務的核算模塊,包含的內容有庫存現(xiàn)金的概念、庫存現(xiàn)金核算的賬務處理等知識,教師在給學生介紹這些內容時,就是在講解新課,新課的內容都是教師之前沒有講解過的內容。
練習課就是在進行新課程的講解以后,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后,借助一些題目來對講解的財務會計知識點進行鞏固訓練,通過練習課進行復習,增加學生對財務會計知識的深度理解。
比如:教師帶著學生學習庫存現(xiàn)金業(yè)務的核算新課以后,設計一節(jié)和本次課程相關的練習課程,課程可以是問答也可以是閉卷答題的方式,通過練習課程,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財務會計知識學習掌握情況,幫助學生強化知識的理解深度,鞏固夯實財務會計知識[7]。
提升課安排在財務會計一個大的項目教學完畢后,教師通過設計一些綜合性的項目任務,來對幫助學生對整個項目內的知識進行夯實,給學生提供一個拓展拔高的平臺。
比如:教師在講解完庫存現(xiàn)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業(yè)務核算的新課以后,針對不同的項目內容,設計出和項目主要內容相關的課程以及相關的題目,拓寬提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教師應該根據不同的課程內容,選擇不同的智慧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開展智慧學習,進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3.2.1 新課的構建思路
高職院校開展財務會計新課教學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基本都是采取復習的方式,利用一些小案例,講解新課內容,最后教師總結課程重點,布置課后任務。傳統(tǒng)的授課模式,還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的思維很難得到拓寬和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構建智慧課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8],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職業(yè)情境,更好的學習掌握財務會計知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收集一些和課程相關的內容,了解新課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了解學習的專業(yè)知識在未來生活和職業(yè)中的作用,轉變學習觀念。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案例完成新課講授,然后讓學生自己總結補充,學生能夠成為課堂主體,主動思考主動總結,提升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更好地掌握財務會計知識。
3.2.2 練習課的構建思路
高職院校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開展財務會計課程練習課時,分成幾個環(huán)節(jié),梳理知識、布置任務、完成任務、任務展示。教師在帶著學生完成知識梳理以后,在布置任務,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做統(tǒng)一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個人水平提高,個性化形成。高職院校在構建智慧課堂時,不需要進行知識梳理,教師直接發(fā)布闖關任務,任務設置分為多種類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關卡,這種闖關模式可以顧及到所有學生的需求。教師在學生闖關時,允許學生使用電子產品,助力完成任務,最后教師讓學生展示出自己的闖關結果,然后學生之間進行自評和互評,進而做好學習知識梳理和提升,構建財務會計知識體系[9]。
3.2.3 提升課的構建思路
因為提升課本身是一個項目內容結束后開展的訓練活動,加上財務會計知識綜合性比較強,學生之間的基礎知識存在較大的差異,提升課的整體難度會比較高,教師把握起來很難。高職院校在構建智慧課堂時,主要是按照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教師在課前給學生一段時間梳理本節(jié)課程的知識點和資源,然后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和練習情況[10],確定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根據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情況,分成三組,分別是:基本掌握、掌握、較好掌握。二是教師按照學生的分組情況,設計出來三個層次的任務,分別是簡單、較難、難,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可以分小組討論,可以使用電子產品來查閱相關的課程內容。三是教師結合學生的完成情況,利用多媒體平臺來公布答案并針對性給學生解析。四是課程結束后,教師要求學生反思總結,提升綜合能力。
由此可見,構建高職財務會計智慧課堂,不僅可以有效提升教師隊伍專業(yè)素養(yǎng)、教育水平,而且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探索、自主學習,結合先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大大提升高職院校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yǎng)實效,推動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