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麗
天津市第一醫(yī)院藥劑科 300231
小兒消化不良屬于兒科常見疾病,由胃動力不足引發(fā),癥狀為上腹部不適、嘔吐腹瀉、食欲減退等,若不及時治療,對患兒生長發(fā)育影響較大[1-2]。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小兒消化不良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引起臨床高度重視[3]。西醫(yī)多采取藥物治療雖能取得較好療效,但存在一定不良反應,且療效并未達最佳[4]。四磨湯為中醫(yī)古方,可快速排出胃腸積滯作用,調(diào)理患兒消化功能,促進患兒胃腸功能恢復。中藥敷貼為較為常用的中醫(yī)外治方法,臨床應用效果良好。本次筆者選取院內(nèi)2015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0例消化不良患兒分組研究四磨湯聯(lián)合中藥敷貼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5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300例消化不良患兒,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5]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50例。對照組中男80例,女70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7.45±1.35)歲,病程2~10個月,平均病程(5.35±1.11)個月,其中輕度腹瀉60例,中度腹瀉60例,重度腹瀉30例;觀察組中男85例,女65例,年齡3~13歲,平均年齡(7.49±1.32)歲,病程2~11個月,平均病程(5.39±1.19)個月,其中輕度腹瀉62例,中度腹瀉61例,重度腹瀉2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參照羅馬Ⅱ消化不良患兒診斷標準[6]:(1)過去12個月內(nèi)患兒表現(xiàn)出上腹部正中疼痛、噯氣、腹脹、嘔吐等癥狀,至少持續(xù)12周,可不連續(xù);(2)患兒排便后以上癥狀不緩解,與患兒大便次數(shù)及性狀無關;(3)實驗室、B超等檢查未發(fā)現(xiàn)器質(zhì)性病變。
1.3 入選標準 (1)納入標準 :①患兒家屬知情,簽署協(xié)議參與研究;②患兒對本次治療方法耐受。(2)排除標準: ①其他消化道疾病患兒;②正參與其他研究患兒;③年齡3歲以下,15歲以上患兒;④精神障礙、癡呆患兒。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所有患兒均服用思密達[博?!嫫丈?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690]治療,3g/袋,2~3袋/d,根據(jù)患兒病情及身體情況合理調(diào)整每日服藥劑量,連續(xù)治療15d。觀察組患兒則給予四磨湯及中藥敷貼治療,四磨湯組方包括木香、枳殼、檳榔、烏藥等中藥,制成四磨湯口服液(湖南漢森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044)方便患兒飲用, 10ml/支,3次/d,患兒進食前30min服藥,連續(xù)服藥15d。中藥敷貼:以滑石粉及白胡椒、雞內(nèi)金研磨成粉末,比例2∶2∶1,共計5g,并以6cm×6cm麝香虎骨膏貼敷于患兒肚臍,隔日更換1次,敷貼治療15d。
1.5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治療前后癥狀積分、癥狀消失時間、治療前后患兒胃動素及P物質(zhì)水平、不良反應?;純函熜гu估:顯效為治療后患兒各項檢查均恢復正常,癥狀消失;有效為患兒癥狀改善,各項檢查指標好轉(zhuǎn);無效為患兒癥狀無改善,臨床檢查指標異常。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癥狀積分:包括腹部不適、嘔吐腹瀉、食欲減退等癥狀,各項積分0~3分,0分為無癥狀,1分為輕度,2分為中度,3分為重度,總積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2.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為98.67%,高于對照組的94.00%(χ2=4.624 1,P=0.031 5<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癥狀積分相當(P>0.05),治療后兩組癥狀積分改善,觀察組治療后癥狀積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分)
2.3 兩組患兒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4 治療前后兩組患兒胃動素及P物質(zhì)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胃動素及P物質(zhì)水平相當(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胃動素及P物質(zhì)水平改善,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胃動素及P物質(zhì)水平比較
2.5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兒治療不良反應低于對照組(χ2=4.054 1,P=0.044 1<0.05)。見表5。
小兒消化不良屬于中醫(yī)“厭食”“痞滿”等范疇, 小兒稟賦不足、脾胃難安,久病或飲食寒涼故而導致脾胃功能損傷,患兒氣虛健運失常,胃腐熟運化不能,水谷不化,形成積滯,患兒發(fā)育遲緩,形體消瘦[7-8]。四磨湯可較好改善消化不良患兒癥狀,促進患兒康復。四磨湯是一種理氣劑,來自《重訂嚴氏濟生方》卷二,主要木香、枳殼、檳榔、烏藥等中藥?!夺t(yī)方集解》指出:“此手太陰藥也,氣上宜降之,故用檳榔、沉香,檳榔性如針石,沉香入水獨沉,故皆能下氣;氣逆宜順之,故用烏藥;加人參者,降中有升,瀉中帶補,恐傷其氣也?!薄督痂b》中記載:七情隨所感皆能為病,然壯者氣行而愈,弱者氣著為病。愚者不察,一遇上氣喘息,滿悶不食,謂是實者宜瀉,輒投破耗等藥,得藥非不暫快,初投之而應,投之久而不應矣。若正氣既衰,即欲消堅破滯,則邪氣難伏,法當用人參先補正氣,沉香納之于腎,而后以檳榔、烏藥從而導之,所謂實必顧虛,瀉必先補也。四品氣味俱厚,磨則取其氣味俱足,煎則取其氣味純和,氣味齊到,效如桴鼓也?!冻煞奖阕x》中記載:“以檳榔、沉香之破氣快膈峻利之品,可升可降者,以之為君;而以烏藥之宣行十二經(jīng)氣分者助之;其所以致氣之逆者,虛也。若元氣充足,經(jīng)脈流行,何有前證?故以人參輔其不逮,否則氣暫降而郁暫開,不久又閉矣,是以古人每相需而行也。若純實無虛者;即可去參加枳殼?!狈街心鞠憧纱碳せ純何葛つな茹t細胞,產(chǎn)生胃動素,從而加快胃腸排空;枳殼可增加胃腸蠕動節(jié)律性及頻次;檳榔可增強胃腸蠕動,增加消化液分泌;烏藥可抑制福酰胺內(nèi)肽酶,調(diào)節(jié)胃腸運動,諸藥共行補齊扶正、破滯降逆功效,治療小兒消化不良效果良好。
許建軍等[9]指出,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療效佳,安全可行。蒙麗等[10]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采取中藥穴位敷貼等中醫(yī)外治方法可較好改善患者癥狀,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效果良好,引起臨床重視。故而本次筆者在給予消化不良患兒四磨湯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中藥敷貼治療,選取滑石粉及白胡椒、雞內(nèi)金中藥研磨成粉末敷于患兒臍部,具有良好治療效果?;劬哂锌咕?,保護皮膚及黏膜的作用;雞內(nèi)金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經(jīng),具有健胃消食;白胡椒可溫中散寒,醒脾開胃;臍為神闕穴,屬于任脈,與患兒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皮肉筋膜均聯(lián)系密切,敷貼后經(jīng)臍皮膚吸收,刺激患兒經(jīng)穴通過經(jīng)脈循行,使得患兒氣血流暢,臟腑安合。本文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癥狀積分、胃動素及P物質(zhì)水平水平優(yōu)于對照組,且癥狀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四磨湯聯(lián)合中藥敷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療效佳,可顯著提升患兒治療有效率,可較好改善消化不良患兒臨床癥狀及胃腸功能。四磨湯聯(lián)合中藥敷貼可加速患兒康復,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綜上所述,四磨湯聯(lián)合中藥敷貼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療效佳,患兒癥狀改善,恢復快,且胃腸功能恢復好,不良反應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