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作
“007”詹姆斯·邦德的大名人人皆知,但你知道“007”的原型是誰嗎?他是真實存在的間諜精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憑借超凡魅力與一身孤膽,向左假裝納粹德國的“死忠線人”,向右實為英國軍情五處“秘密間諜”,他的經(jīng)歷驚險又刺激,一直被西方諜報界奉為“傳奇”……
1974年,南斯拉夫郊外一棟老宅的庭院內(nèi),一位年邁的老人獨自坐在藤椅上,他顫巍巍地翻看記錄著自己腥風血雨一生的回憶錄——《間諜與反間諜》,鷹一樣的目光停在了“狼穴”這個字眼上,老人的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1940年2月那個冷風陣陣的寒夜……
那時,正在南斯拉夫家中度假的波波夫沒有想到,信差送到自己手上的并非往日城中富商明星們的“Party邀請函”,而是久未聯(lián)絡的大學老友約翰尼·杰布森的“求救急電”。波波夫折起信箋二話沒說,吻別了親人,發(fā)動汽車,火速奔向了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大飯店。
客套話對于知己已是多余,他們一見面便開門見山:“說吧,如果我能幫上你……”波波夫的開場白給了約翰尼極大的鼓勵,他馬上毫不掩飾地向這位值得信賴的朋友道出了自己的請求。
“希特勒有強大的間諜網(wǎng)絡,現(xiàn)在有五艘德國船只被扣在了特里斯特,其中一艘是我的,其實我早拿到了許可證,想把這些船賣給中立國,不過一旦英法拒絕承認許可證,買賣就泡湯了!如果你能神不知鬼不覺地用你的人脈幫我一把,我想這一切都不再是問題!”波波夫馬上明白了約翰尼話里的深層含義,他想要拉攏自己為納粹效力。為了兄弟情誼波波夫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并很快幫德國人促成了這筆生意??墒?,誰能想到他的這次仗義出手,卻成了他進入諜報界的第一步。
約翰尼帶著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的興奮勁兒,再次找到恩人波波夫。原來,上次向波波夫求助的提議,是德國軍情局總頭目的意思,他們從上次的事中,看出波波夫能力超群,而約翰尼當時已是德國間諜之一,自然希望朋友能與他一起效命于德軍。可以說,波波夫這位后來的“諜報天才”已被德國人惦記很久了。波波夫念在與老友的交情上點頭答應此事,轉(zhuǎn)身望著客廳墻上掛滿的自己云游四海的照片,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將開始全新的篇章,但內(nèi)心卻有無數(shù)的念頭在糾纏!
不想淪為納粹走狗的波波夫,找到了當初替他在英國打點關(guān)系的商務參贊。波波夫站在英國人門外的等待,像是一次心靈回歸,他準備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現(xiàn)在,我已是一名納粹間諜,但我愿意為正義的盟軍而戰(zhàn),納粹的詭計我可如實地向你方匯報,只希望那些無辜的生命能多過幾天安生日子!”英國人對波波夫深入納粹“狼穴”的選擇給予敬意,從波波夫的誠懇與坦然中,英國人看出了他正義的信念。于是,雙方一拍即合,英國人同意讓波波夫繼續(xù)潛伏在德軍內(nèi)部,同時,“納粹冷血間諜”也被盟軍貼上了新的標簽。
從那天起,除了納粹德國間諜“伊萬”的代號外,果敢的波波夫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英國軍情五處“偵察兵”?!半p面間諜”的冒險生活正式開始,波波夫?qū)⒔?jīng)歷重重挑戰(zhàn),心跳指數(shù)也將步步升級。
納粹德國集中營里每天都會飄出焚燒尸體的氣味,多少無辜的猶太人被無情地處死。波波夫看著此刻在自己身邊正與德國軍官聊得神采飛揚的約翰尼,他疑惑了,他不知道大學時認識的那個積極正義的兄弟哪兒去了。波波夫暗自慶幸著,幸虧自己這幾次給納粹的都是些沒什么太大價值的情報,要不然后果一定不堪設(shè)想。波波夫抬頭望著高聳的煙囪里冒出的滾滾濃煙,握緊拳頭,發(fā)誓要讓這人間慘劇早點兒結(jié)束……
蕭索的秋風吹起落葉的聲響,打斷了年邁的波波夫的回憶。他整理了一下掛在腿邊的毛毯,繼續(xù)翻看著回憶錄,默念起那最令他難忘與遺憾的“珍珠港事件”,想起那次自己如同“先知”一般的經(jīng)歷……
1941年7月,納粹為了獲取更多情報,將“一級諜報員”波波夫派往美國,要他在那里組成諜報小組,繼續(xù)為德軍服務。波波夫滿口答應,表面上是要為納粹拋頭顱灑熱血的模樣,實際上卻時時將德軍的軍備情況與近期計劃匯報給英國。從各種大小情報中,波波夫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驚天的秘密——日本即將使用重型武器轟炸美國珍珠港!
那時,波波夫只有一個念頭,就是必須將這條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通知美方,而美國人的反應令他非常失望!英國軍情五處幫助波波夫爭取了與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會面的機會,但一看到胡佛的眼神,閱人無數(shù)的波波夫就知道,這個美國人壓根兒沒把他放在眼里。
胡佛對波波夫的鄙視是毫不掩飾的,在他眼中,波波夫只是一個“花花公子”,他心想:這樣的人跟我說出的驚天秘密,怎么可信?如果我真的信他,到時日本人又沒有動靜,美軍豈不是大丟顏面?所以,胡佛選擇了敷衍,想要這個自作多情的“富二代”灰溜溜地退下……
無論波波夫用怎樣誠懇的態(tài)度與真誠的眼神,都感化不了固執(zhí)的胡佛,他只有帶著遺憾離開了美國人的領(lǐng)地,祈禱著盡可能多的人能在那天逃過劫難。但1941年12月7日還是到來了,悲劇如期上演,伴著快要震破耳膜的轟炸機的響動,珍珠港瞬間變成一片廢墟。胡佛含淚抱憾,而波波夫在無線電波的新聞聲中嘆息,沉重的心情一時間難以化解,他沖向衛(wèi)生間,狠狠地將自己泡在冷水盆里,發(fā)誓要盡己所能,讓以德軍為首的邪惡勢力覆滅……
為了使正義的一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取得勝利,波波夫始終不懼危險地游走在正反兩方之間。他還親手設(shè)計了著名的“馬基維計劃”,將假情報放在英國軍官的尸體上騙德國人,制造盟軍即將攻打希臘的假象,結(jié)果德軍撲了個空,盟軍卻輕松占領(lǐng)意大利西西里島。
在整個大戰(zhàn)期間,波波夫還將約翰尼勸為盟軍間諜,他巧妙周旋,既受到丘吉爾的重用,又得到希特勒的信任,出色地完成了各種秘密使命。他憑其個人的魅力,既保住了性命,又用機智助盟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勝利,也成為“007”經(jīng)典故事最生動的原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