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
摘?要:小組合作有效的契合了新課標新教義,對傳統(tǒng)語文課堂不足進行了改進,有利于學生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與交流,應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大力推動。但是受到傳統(tǒng)教學因素影響,目前的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如教師認識不充分、小組管理失當、學生參與度不高、評價體系不到位等一系列問題。要做好小組合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扭轉(zhuǎn)教師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科學開展課堂活動,巧妙引導小組學習;豐富小組生態(tài),在小組制度設計上下功夫;構(gòu)建完整的評價體系,激勵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03-0141-02
【Abstract】Group cooperation effectively conforms to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new doctrines,and improves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room,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cultivation and exchange of students' learning quality,which should be vigorously promoted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However,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factors,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such as teacher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improper group management,low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and inadequate evalu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carry out group cooperation effectively,teachers' traditional teaching ideas should be reversed;classroom activities should be carried out scientifically to guide group learning;group ecology should be enriched a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on the design of group system;and a complet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built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ore group cooperation.
【Keywords】Group cooperation;Primary school Chinese;Classroom effectiveness
小組合作是指多學生構(gòu)建多人學習模式,以組隊方式進行合作學習、探索知識、完成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在組隊到最終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合作與分工,充分探索發(fā)掘多人智慧,帶動全面思維,最終有效強化了學習效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師中心主義的課堂構(gòu)造模型,學生在課堂上將更加主動與溝通。
1.小學語文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與新課標新教義相融合
小學語文新課標強調(diào)了語文學習應避免死板、機械現(xiàn)象,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進程、最終促進其各方能力的提升。而小組合作契合了新課標語文的內(nèi)涵,通過小組結(jié)對的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學生通過群策聚力,形成一股合力,有效凝聚共識,最終形成強大共識。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分工培養(yǎng)了自身專長,培養(yǎng)收集、獲取知識的能力,通過交流培養(yǎng)協(xié)作的能力。這些都是和新課標的教義相契合的。
(2)規(guī)避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的缺陷
傳統(tǒng)課堂過分強調(diào)教師中心主義,賦予學生的自主探究的權(quán)利很少。長此以往,對學生而言,機械被動式吸收知識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最終傳導到課堂上就是課堂沒有節(jié)奏感、生機感。新教改就力圖改變這種教學現(xiàn)狀,讓學生成為課堂主人翁。小組合作就是教師將探究權(quán)利“部分讓渡”給學生,學生通過組隊方式實現(xiàn)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讓課堂重新煥發(fā)生機,讓學生更有課堂的融入感。
(3)有利于學生學習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與交流
作為教師,一定要有格局。將來的社會日益激烈,只能成為學習機器的人一定不會很好的適應這個社會。所以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僅僅傳授知識,還需要傳授學習的品質(zhì)和做人的道理。通過小組學習,學生可以有效樹立競爭意識、合作意識、互幫互助的品德、團隊協(xié)作的精神,自我探究的素質(zhì),這些都是當今時代所呼喚的寶貴品質(zhì)。
2.語文小組合作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1)教師對小組學習認識不充分
通過檢閱相關(guān)教案,筆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教師在課前準備不充分,不能很好的對教案進行設計,特別是關(guān)于小組合作相關(guān)的引導,而是照搬照用教學參考用書上的教案設計,缺乏課堂演進的自主性思量和把握,忽略了班級學生的個性需求。因此,教師對于自己班級的教案應當個性把控,自主設計,預設前瞻。另外,教師對于小組合作的指導不到位。對于小組之間的討論內(nèi)容和進程,也應該是教師關(guān)注的課堂重點。教師并沒有有效的利用好課堂巡視這一工具,錯失有效把握好課堂的當前進度的機會,也沒有有效的參與到討論的進程上,打破僵局小組不作為的局面。在教學中反思少不注重成果回味是另一個通病。教師們往往只把焦點于本堂課的現(xiàn)場效果,但是課后沒有及時審視自己這堂課存在的得失,通盤下來對課堂策略的轉(zhuǎn)變也就變得緩慢,出現(xiàn)緊急情況后也就顯得手忙腳亂。
(2)教師對小組的管理不當
有的老師進行了小組分組,但是缺乏”領(lǐng)頭羊”。小組內(nèi)成員間意見不一,缺乏統(tǒng)一,也沒有定紛止爭的聲音出現(xiàn)。小組的紀律較差,老師交代的討論任務演變成為了茶話會。因此在進行小組設置前,就應該選出小組長,不僅有上傳下達的作用,也有把控全局,形成共識的目的。此外,還要避免小組身份的固化。每個組員水平不一,但不能成為某個個體的獨角戲,筆者發(fā)現(xiàn)有的小組為了偷懶,每次都指派某人參與。有的小組機會也都被一個活潑的人搶占,其他成員沒有參與展現(xiàn)機會,苦不堪言。這就是小組中容易出現(xiàn)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后果就是學生自主學習不充分,成為某類學生的主場,違背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則,壓抑了其他學生學習的愿望。學生在小組討論、匯報時也能夠不積極參與,學生認為反正都是那些喜歡表現(xiàn)的學生的事情,不關(guān)我的事。
(3)評價體系不完善
目前關(guān)于小組合作的評價機制不到位。按照以往的評價體系,過多的聚焦于最終的成果展示,對于過程性評價太少。所以要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就需要對評價體系進行量化把握,但是哪些結(jié)構(gòu)需要量化,怎么很好的展現(xiàn)量化結(jié)果,這需要學校全體教師達成共識。另外,在評價中課堂表現(xiàn)大多由學生來評價,缺乏多元的聲音,容易出現(xiàn)相互攻訐現(xiàn)象,導致評價失真,不能很好的表現(xiàn)有些小組的真正成績。
3.強化小組合作有效性的對策分析
(1)教師深刻認識小組合作的教學理念
作為新型教學模式,就需要教師認真系統(tǒng)的學習相關(guān)理論知識。能夠有效的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進行外延。在實踐中反復總結(jié),最終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除了對知識的學習和應用,課堂主體的明確和轉(zhuǎn)變也是教師需要做的另一個目標。小組合作,既需要教師的鼓勵讓大家放開了討論,也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與指導。教師在此過程中首先應設置合理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隨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其能夠組隊參與完成對問題的討論、探究、深入。如《釣魚的啟示》一文,筆者在帶領(lǐng)學生深入了解全文后,立刻引導學生探討文中出現(xiàn)“兩次魚”的意思。讓學生放開節(jié)奏去討論。最后針對各組提出的不同意見進行引導、辯駁,大家在友好的氛圍中達成了共識,獲得了“魚”的真正意義。
(2)科學開展課堂活動,巧妙融入小組合作
教師應科學備課,改變備課落腳點。傳統(tǒng)備課節(jié)奏按部就班,沒有設置討論情境,全是教師照本宣科的內(nèi)容。因此在注入了小組合作的內(nèi)涵后,教師在備課階段就應當注重對學生組織性、啟發(fā)性的元素考量。因此,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問題要有目標性,能夠契合學生的特性,讓學生透過問題有所收獲、培養(yǎng)能力。問題要圍繞自主性、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來展開。如筆者在教授《落花生》時,就設計了如下問題,父親透過其舉動是告訴孩子什么樣的道理呢?學生的思維立即被打開,各說各話,課堂氣氛立刻踴躍起來。這就是得益于好的問題設計。最后要保證小組的活躍度,教師應認真觀察小組動向,積極發(fā)現(xiàn)各個小組的可取和可改之處。對于小組提出的有效質(zhì)疑要積極解答,對于小組的困惑也要積極引導。同時小組和教師自己都應該樹立反思意識。
(3)豐富小組制度生態(tài),小組管理要科學
要避免小組討論中空心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每個小組適宜推選出一名小組長,并明確小組長職責。要經(jīng)常召開小組長會議,把好小組合作的命脈,強化小組合作的紀律。讓小組和諧、有序、高效的融入、參與語文課堂的建設。另外,要保證組內(nèi)成員身份不固化,給人人都有表達的機會。不能讓每次回答的機會都落到小組一個人的頭上,要輪流選出“小組發(fā)言人”,向教師匯報討論成果,給每個人參與課堂建設的機會。
(4)構(gòu)建完整的評價體系,激勵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
評價是小組合作的指揮棒。因此小組合作要按照量化評價的標準,圍繞自學、互學、小組形象、成果展示、紀律等多方面設立采分點,引導學生參與課堂小組間的互相評價。用評價將小組成員間緊緊捆綁,促進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此外課堂評價還要完整,除了互相評價,也要給予老師評、自評的機會,避免分歧的出現(xiàn),促進評價體系的多元化。
4.小結(jié)
小組學習作為語文課堂重要的教學策略,需要教師投入嚴謹務實的教學作風,避免小組合作的流程化和虛置化的出現(xiàn)。每個教師要著力打造教師備課、情景引入、小組自學、互學討論、傾聽筆記、匯報評價、總結(jié)反思多位一體的教學流程,讓學生有的討論、有的發(fā)言、有的探究、有的放矢,最終培養(yǎng)一套優(yōu)秀的學習探究品質(zhì)和思維。這也是我們教育教學的最終追求。
參考文獻
[1]張紅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研究[J].課外語文,2016(13)
[2]劉 俊.提高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探究[J].語文學刊,2015(19)
[3]王學榮.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策略研究[J].教育,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