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懷生
【摘要】新時期的課程改革對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只能讓初中生的思維停留在表層,無法使其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知識,推進初中物理深度教學改革刻不容緩。在本文中,筆者從課堂教學出發(fā),對情境教學、問題教學、活動教學、反思教學提出了幾點深度教學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深度學習;策略
深度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學習思維,使其辨證的看待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彌補傳統(tǒng)教學深度不夠的教學不足。初中物理教師要明確深度學習理論內涵,將理論內容合理融入到傳統(tǒng)教學當中,為學生呈現(xiàn)出有邏輯、有內涵、有深度的物理課堂。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樹立意識、情感、能力、思維四個層面的教學目標,推進初中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導入教學情境,激發(fā)深度學習意識
物理概念較為抽象,一些學生將死記硬背當做物理學習的捷徑,最終只會適得其反[1]。深度學習理論下的物理教學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只講解概念的表層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注意對概念內涵、概念本質進行探究,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針對性的教學情境,在情境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噪聲的危害和控制》一課的教學中,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播放音視頻營造教學情境。先播放音樂《茉莉花》,在傾聽音樂材料的過程中提出問題:“聽到這首樂曲你有什么感受?”“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讓學生將答案記在心里。之后播放噪聲音頻與噪聲的聲波圖,并提出問題:“你更喜歡《茉莉花》還是噪聲音頻?為什么?”“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噪音問題,你會怎樣處理?”在情境中讓學生切身感受噪聲的等級和危害,使其對噪聲等級的劃分、噪聲的類別、減弱噪聲的途徑等問題產(chǎn)生深度研究興趣。這時教師再對分貝值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分別對應的聲音與對人體的影響。以情境為依托,循序漸進的引入物理知識,讓其將物理概念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從多方面對物理問題進行思考,樹立深度學習、深度探究的學習觀念。
二、直面學習錯誤,升華深度學習情感
回避錯誤無法使學生弄懂物理原理,導致其物理認知永遠停留在表層,其所學內容勉強能夠應付考試,卻無法被良好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教學中教師不應怕麻煩,應鼓勵學生就自己不理解的、存在疑惑的內容提出疑問,并對其進行細致的講解。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錯誤,并指導其按照相關線索、相關提示探究自己的錯誤所在,使其了解“是什么”、“為什么”,解決其內心的學習疑團,使其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升華其物理學習情感[2]。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平面鏡成像》一課的教學中,很多學生誤以為平靜的水面成的景物的像是倒像、平面鏡成像一定能用肉眼觀察到。只根據(jù)“正立、等大、等距、虛像”這一成像規(guī)律很難讓學生解決以上困惑,教師就需用試驗演繹、假設分析的方法對學習誤區(qū)進行改正:(1)運用平面鏡模擬水面,先將平面鏡橫放讓學生觀察鏡上的影像,再慢慢將平面鏡豎起,讓其觀察鏡內影像,使其真正理解“正立、等大”的意義。(2)播放Flash動畫模擬平面鏡成像,讓學生知道“平面鏡一定能成像,但由于觀察角度不同,人的肉眼不一定能捕捉到像”。只有深度剖析學習錯誤,才能解開學生“物理學習難”的心結,使其以孜孜不倦的態(tài)度研究物理問題,升華其情感。
三、表象思維并重,培養(yǎng)深度實踐能力
物理活動教學存在表象教學重于思維教學的問題,使學生只了解物理實驗的操作程序與注意事項,并不了解具體操作背后的意義。這就導致了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物理實驗,實踐能力嚴重不足[3]。深度學習背景下,教師要均衡表象教學與思維教學二者之間的關系,不僅要講解物理實驗的淺層知識,還要對試驗內容的內涵、原理、性質進行講解,使其能夠在原有試驗學習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對試驗進行創(chuàng)新。
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一課的活動教學中,教師先對凸透鏡成像的特點、原理進行分析,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同一個凸透鏡為什么能成不同的像?”通過深度討論為物理實驗奠定理論基礎。之后,教師指導各小組清點器材,比如凸透鏡、蠟燭、光屏等等,并引導其根據(jù)理論探究結果設計“擺放”、“找像”、“虛像”、“記錄”等試驗操作內容,讓學生記錄、時的成像情況及像距,探討出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在此過程中,讓在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深層邏輯。
四、引導反思總結,發(fā)展深度科學思維
在課上引導學生反思、總結所學內容能夠進一步提升其思維深度。教師要注意為學生提供課上反思、學習總結的機會,使其在與教師交流、與同學互動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學習中的不足,實現(xiàn)取長補短。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自身的學習過程進行反思,比如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其他同學是怎樣做的等等,在反思過程中確定改進策略;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總結,找到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重合部位,使其探索具體物理知識的內部聯(lián)系,加深其對具體指示的感悟。反思與總結可在課上進行,也可在課后與教師單獨交流。此外,教師還可設計以下問題:(1)你認為在學習本課知識時你的那些方法值得提倡?(2)你認為本課知識與生活中的那些現(xiàn)象有關系?(3)你還有哪些未深度理解的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深度科學思維。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深度學習理論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要積極將先進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堂教學當中,為提升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深度做好準備。同時,教師還要注意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在探究問題、反思總結的過程中引發(fā)其深度思考,使其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養(yǎng)成理性觀察、辨證思考、深度探究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岳俊杰.深度學習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策略[J].學苑教育,2020(31):51-52.
[2]郜建輝.依標扣本: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有效切入點[J].基礎教育參考,2020(12):46-48.
[3]高華. 初中物理深度學習:從理解到發(fā)生[C]//2020年中小學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2020:380-382.DOI:10.26914/c.cnkihy.2020.05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