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
【摘要】“微課”教學指的是通過視頻、圖片、文字、課件等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教學材料、教學評價等多種教學手段來實現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正確掌握“微課”的基本原理,并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和實踐,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微課;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
前言
小學信息技術是基于時代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與時代緊密聯(lián)系的一門學科,它涉及到大量的專業(yè)術語和抽象的科學概念。因此,如何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信息技術,了解信息技術對時代、對人的重要作用,本文認為,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實行微課是一種有效的方法,下面將對其進行詳細的論述。
1.“微課”熱效應后的冷靜思考
1.1因人而“微”
在小學信息技術微課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由于處在一個特殊的發(fā)展階段,對知識的認識和領悟能力較差,容易沉迷于新奇的事物中,喜歡玩游戲,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不能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良好的自我控制和管理。因此,在實施微課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課程的要求,進行有效的微課教學[1]。
1.2因地而“微”
在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過程中,微課的目的是實現教育知識的有效傳播,增強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和實踐的能力。然而,微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并不理想,理論與實踐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差距。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在利用微課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簡單方便的微課教學方法,同時注意軟件教育中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的規(guī)律性,從而實現與其他教具和教學方法的有效結合使用。
2.基于冷靜思考下的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實踐
2.1選擇微課學習的時間
微課教學的時機選擇與否,直接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目前許多小學信息技術課程都是以顛倒課堂的形式進行教學,將所要學的內容放在課前,讓學生進行預習,然而,面對的卻是學生利用有限的微課學習時間,所以老師要在適當的時機來指導學生進行整節(jié)課的學習。教師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第一,課堂教學。我國的教育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以學習的方式來應付考試,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壓力很大,作業(yè)量很大,而學生課下利用微課學習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微課進行信息技術的教學,具體的過程是:學生們在課堂上進行自學,學習結束后,大家交換意見,總結問題,老師回答,然后學生再根據實踐來擴展和提高自己的技能,這樣就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還能促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另外,老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全程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進而減少學生課后作業(yè)的壓力。例如,Word的文本格式設定,老師在課堂上的操作,就是讓學生先看一段錄像,然后在電腦上模擬,然后再由老師提供一份文件,說明字體的調整、段落的設計等,最后再讓學生將某個段落的字體從小四改為五號,或者改變字體的顏色,這樣就能讓學生掌握到具體的操作。第二,課后學習。微課有視頻、音頻、文字等多種形式,可以反復播放,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復看。結合信息技術的教學,學生可以將課堂上播放的影片、文字資料下載到自己的電腦里,從容可以促使學生根據微課內容自己在課后進行溫習,也就是說在微視頻播放完之后,可以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練習,這樣就可以避免知識上的脫節(jié)。因此,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對課程進行優(yōu)化,并將教學內容納入到設計中,使整個教學流程得到優(yōu)化。即在選擇教材的內容時,要突出重點和難點,保證學生在運用知識后能有效地應付考試,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而在過程中學生的自我操作,則是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的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是說,在學習“計算機界面的窗口操作”的時候,老師可以通過微視頻,讓學生按照上面的步驟來做,同時老師也可以根據視頻內容進行具體講解,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目的。另外,在課堂中增加了實踐練習,可以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溫故知新。在完成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后,教師要對其進行評估,并依據評估的結果,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使學生能更好地了解所需的知識,縮短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果。
2.2進行重點難點的講解
在小學的信息技術課程中,有些特殊的技術術語和計算機有關的概念比較抽象,對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很難理解這些概念,但這些概念的理解和認識是信息技術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要了解一些抽象的信息技術知識,光靠理論講解是遠遠不夠的,但透過課堂上的微課教學,可以把這些知識變成可視的、直觀的、可操作的實物,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信息技術學習的難點和要點[2]。
3.結語
微課與小學的信息技術相結合,是一種新的教學手段,既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促進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需要反思自己在使用微課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方案,優(yōu)化教學內容,添加載體,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從而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顧偉青."微課"熱效應后的冷思考——關于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的實踐分析[J].考試周刊,2018(10):129,137.
[2]劉劍鑫."微課"熱效應后的冷思考-小學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的實踐分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