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娟
廣西梧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廣西 梧州 543000
近幾年來,人們生活方式、生育觀念均發(fā)生很大變化,選擇剖宮產結束妊娠的產婦也越來越多。但剖宮產術后由于麻醉藥物的影響、手術應激,術前準備不足、術后臥床時間長等原因,產婦在剖宮產術后容易出現(xiàn)胃腸功能障礙,如腸脹氣、腸麻痹腸梗阻等不良癥狀。有學者指出,在剖宮產術后實施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對于提高手術治療效果、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積極意義[1]。本文主要分析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對擇期剖宮產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0年7月在我科擇期剖宮產術的產婦,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30.03±6.67)歲。觀察組50例,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0.01±6.70)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經統(tǒng)計學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產婦均為≥37周的足月妊娠,胎兒存活;符合擇期剖腹產指征;產婦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妊娠合并癥、并發(fā)癥者;心臟、肝、腎、腦等臟器合并嚴重器質性疾病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無法正常溝通者;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模式,術前8小時禁食,4小時禁飲,術中常規(guī)補液,術后產婦胃腸功能恢復后指導進食流質飲食,在肛門排氣后進食半流質飲食,術后24小時拔除尿管下床活動。觀察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為:術前6小時禁固體飲食,術前6小時-2小時之間飲用清飲料300~400mL,術前2小時禁飲。術后清醒后,指導咀嚼口香糖,早上、中午、晚上各1小時直至肛門排氣。手術結束2小時開始分次飲用清飲料。術后清醒后,指導床上活動:深呼吸、上肢抬舉運動、踝泵運動等,術后6小時拔除尿管后指導產婦下床活動,循序漸進,先站立后再行,先床邊再周邊,以產婦自覺適宜制定活動時間。當肛門排氣后進食半流質飲食,禁止產婦食用牛奶、豆?jié){等產氣食物,避免腹脹與便秘。
1.3觀察指標 (1)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時間、術后腹脹情況。(2)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本文中考慮并發(fā)癥腸梗阻。
2.1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 兩組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排便時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2.2術后腹脹情況 兩組間腹脹發(fā)生率以及程度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腹脹情況對比(n,%)
2.3并發(fā)癥腸梗阻發(fā)生情況 兩組產婦術后腸梗阻發(fā)生情況:護理后,觀察組產婦發(fā)生腸梗阻0例;對照組產婦發(fā)生腸梗阻2例,發(fā)生率4.00%。
部分產婦在剖宮產術后極易受到麻醉、臥床、留置尿管的不適感等因素影響,給產婦術后活動造成限制,容易出現(xiàn)腸梗阻、腸粘連、胃腸脹氣、尿路感染等不良癥狀,因此,在剖宮產術后配合一定護理干預是十分必要的[2]。既往傳統(tǒng)護理模式往往側重于產婦生理功能的恢復,無法完全滿足其對于潛在危險因素預防以及快速康復的需求??焖倏祻妥o理理念最初于1990年初逐漸在各大醫(yī)院中普遍起來,該種護理模式涉及心理學、運動學等多門學科,提倡所有護理工作均圍繞產婦實際需求開展,在傳統(tǒng)外科護理工作的基礎上,參考循證醫(yī)學以及以往臨床工作經驗、產婦實際需求,對現(xiàn)有問題以及需求進行反思與總結,制定出合理的護理規(guī)劃,最大程度減輕產婦應激反應,促進產婦康復進程,故產婦術后康復時間得以縮短[3]。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術后腹脹發(fā)生率以及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快速康復護理模式要求產婦術后咀嚼口香糖,一方面增加唾液的分泌,促進消化系統(tǒng)恢復;另一方面是以假飼方式,刺激胃腸蠕動,且咀嚼動作可以通過迷走神經興奮機制刺激腸道功能的恢復;盡早進食,縮短禁食時間,有助于緩解其胃腸不適感,加速胃腸蠕動;通過縮短尿管留置時間減輕不適的異物感,降低尿路感染可能性,可促進早期下床活動,增加術后活動量,加速胃腸功能恢復,減少腸梗阻的發(fā)生率,故本文中觀察組無腸梗阻發(fā)生。因此產婦能夠更快更好的進食富含蛋白質、高能量的食物,增加產婦營養(yǎng),促進身體、傷口的恢復和愈合,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住院費用。
綜上所述,在擇期剖宮產術后實施快速康復護理模式,可縮短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有效促進剖宮產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促進產婦身體機能的恢復,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