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楠,張赫,于秀麗,徐兆寧,樸麗
(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 婦科,吉林 長春130000)
中國約有12.5%的育齡夫婦患有不孕癥[1],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術作為目前治療不孕癥的輔助生殖技術被廣泛應用[2],但其治療過程復雜,治療效果不確定, 往往導致患者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產(chǎn)生抱怨、憤怒等不良情緒,甚至焦慮、抑郁,進而降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治療結局[3-5]。 心理彈性,是指個體面對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過程[6]。 心理彈性好的個體在面對壓力時能夠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和應對方式, 對應激事件有較強的緩沖能力,能夠承受更強的壓力,是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護因素。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移植失敗的次數(shù)越多,其心理彈性水平越低;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 可提高重復接受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的心理彈性水平和自我尋求幫助及解決問題的能力[7]。正念減壓療法是指通過正念冥想、身體覺察、瑜伽喚醒內(nèi)在專注的意識,提高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從而緩解壓力、減輕疼痛和治療疾病[8]。目前, 將正念減壓療法應用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 干預其心理彈性及正念注意覺知水平的研究甚少報道。 本研究采用正念減壓療法干預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以期為改善其心理彈性,提高正念注意覺知水平提供一定的參考和依據(jù)。
采用方便抽樣方法,選取2018 年9 月—2019 年1 月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生殖婦科住院的既往有移植失敗史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18 周歲;(2)意識清楚,認知功能正常;(3)無精神病史;(4)之前沒有練習瑜伽或冥想;(5)知情同意并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1)嚴重軀體殘疾或精神??;(2)合并嚴重的慢性疾?。唬?)近期遭受過重大創(chuàng)傷事件(例如近親離世、車禍、生病等); (4)正在參與其他心理干預研究。退出標準:(1)不能按要求完成全部課程;(2)中途因個人原因要求退出;(3)練習中斷;(4)在研究過程中已受孕者。本研究通過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2018 年)臨審第(2018-372)號]。共納入符合標準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50 例,研究過程中有2 例中途退出(1 例懷孕,1 例失去聯(lián)系),最終完成48 例。
2.1 常規(guī)護理 (1)責任護士在患者入院當日與其進行一對一訪談,了解導致其負性情緒的原因,針對性給予心理干預。(2)治療過程中,播放音樂,減輕壓力與疼痛,緩解負性情緒。 (3)鼓勵家屬與患者積極交流,關心鼓勵患者。 (4)必要時請心理衛(wèi)生科醫(yī)生會診,給予一對一心理疏導。
2.2 正念減壓療法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因反復治療失敗,常會有自責、內(nèi)疚、孤立感,且處于負性情緒中, 較少甚至從不采用任何一種開放方式去接觸痛苦的內(nèi)在心理狀態(tài);常常糾結于過往的生育經(jīng)歷和對未來不可預測的治療結果的擔憂, 例如取卵后會不會有腹水、胚胎是否會著床、著床后會不會死胎等。因此,本研究基于傳統(tǒng)的8 周正念減壓療法課程內(nèi)容和框架,借鑒正念分娩和育兒[9]中的干預元素,結合此群體特點以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創(chuàng)建為期8 周的正念減壓療法課程, 包括每周1 次正式干預課程(每次2 h)和每日家庭作業(yè)。每次小組接受干預人數(shù)為10 人,由通過培訓且考核合格的3名主管護師進行授課, 上課時間為每周六的12:00-14:00 和14:00-16:00。 出院后的患者,研究者提前2 d 打電話與患者確定上課時間,如其不能按時參加,在干預后1 周內(nèi)到醫(yī)院,由授課老師為其補課。 家庭作業(yè)包括每天15~45 min 的正念練習, 以及將正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的練習,例如行走、交談和進食等,研究者每日提醒患者練習,并完成家庭作業(yè),進行微信打卡;如有患者沒有打卡練習或完成家庭作業(yè), 由研究者負責聯(lián)系該患者,督促其練習及完成家庭作業(yè)。干預前建立個人檔案, 由授課老師負責將家庭作業(yè)及問題記錄到個人檔案中。 根據(jù)正念減壓療法課程的合格性指標,必須參加75%以上的課程,并且每周至少練習6 d。 所有的課程干預內(nèi)容見表1。
表1 正念減壓療法課程具體干預措施
2.3 研究工具
2.3.1 一般資料調(diào)查表 參考國內(nèi)外已正式出版的關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類似調(diào)查的相關文獻[9-12],自行編制。 (1)基本情況:年齡、居住地、文化程度、就業(yè)狀況、職業(yè)和家庭月平均收入;(2)生育情況:不孕不育時間、生育史、流產(chǎn)次數(shù)、不孕不育原因和既往婦科手術史;(3)治療情況:治療年限、既往移植次數(shù)和既往治療史。
2.3.2 心理彈性量表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DRSC) 由Kathryn[13]于2003 年編制,用于測量促進個體適應逆境的積極能力, 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89。 于肖楠等[14]于2007 年翻譯及跨文化調(diào)適, 用于評估護士壓力、 腦卒中患者、老年人及惡性腫瘤患者等人群的心理彈性[15-19],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91。 該量表包括樂觀(4 個條目)、堅韌(13 個條目)及自強(8 個條目),共3 個維度25 個條目。 采用Likert 4 級評分,按從來不這樣~一直如此(分別賦值0~4 分)。 總分0~100 分,得分越高說明受試者的心理彈性越好。本研究正式調(diào)查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920。
2.3.3 正念注意覺知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 由Brown 等[20]于2003 年編制,用于測量個體在日常生活中當下的注意覺知水平,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871。 陳思佚等[21]于2012 年翻譯及跨文化調(diào)適,用于評估護士、乳腺癌患者及造口患者等人群的正念注意覺知水平[22-23],量表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890,2 周后重測信度為0.870。 該量表為單維度,共15 個條目,從幾乎總是~幾乎從不分別賦值1~6 分。 總分15~90 分,得分越高代表受試個體的正念注意覺知水平越高。本研究正式調(diào)查中該量表的Cronbach α 系數(shù)為0.875。
2.4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由研究者分別于干預前、 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對受試對象進行調(diào)查。 其中,干預前調(diào)查入院24 h內(nèi)于患者床旁完成;干預后1 周末、干預后3 個月末的調(diào)查則以微信聯(lián)合電話隨訪的方式完成, 微信發(fā)送電子版問卷(https://www.wjx.cn/jq/84242278.aspx),1 日后由研究者通過電話與受試患者溝通, 按問卷內(nèi)容逐條詢問并核實。評估調(diào)查時,研究者均采用統(tǒng)一、規(guī)范的指導用語。共發(fā)放問卷50 份,收回有效問卷48 份,有效回收率為98.0%。
2.5 質(zhì)量控制 本研究設計課程初期邀請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心理衛(wèi)生科專家(教授2 名)、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護理專家(主任護師1 名、副主任護師1 名)召開專家小組討論會,討論并制定科學、實用和可行的干預方案;由通過專家小組組織的院內(nèi)正念減壓療法課程培訓且考核合格的3 位主管護師實施干預,講解內(nèi)容制定統(tǒng)一用語,如遇疑問,商討后確定統(tǒng)一用語再告知研究對象。整個過程由護理專家(主任護師)及心理專家(教授)監(jiān)督。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督促研究對象每日練習,保證其依從性。
2.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16 雙人雙錄入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1.0 分析數(shù)據(jù)。 計數(shù)資料采用頻數(shù)構成比描述;對計量資料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 描述,不同時間點心理彈性和正念注意覺知得分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 檢驗。 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一般資料 48 例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多為年齡>30 歲,31 例(65%);34 例(71%)居住地為城市;21 例(43%)文化程度為本科或大專;在職29 例(60%);20 例(42%)家庭平均月收入<4 000 元;24 例(50%)不孕不育時間為2~5 年;7 例(15%)有生育史;34 例(71%)無流產(chǎn)史;不孕不育原因:女方因素13 例(27%),男方因素8 例(17%),男女雙方因素8 例(17%),原因不明19 例(39%);13 例(27%)既往有婦科手術史;治療年限:1 年23 例(48%),2 年11例(23%),3~5 年6 例(12%),>5 年8 例(17%);25 例(52%)既往移植次數(shù)<3 次;既往治療史:西醫(yī)療法12 例(25%),中醫(yī)療法為13 例(27%),中西醫(yī)結合療法8 例(17%),其他15 例(31%)。
3.2 干預前、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心理彈性得分比較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干預前、 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心理彈性總分及堅韌維度、自強維度、樂觀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37.710、112.846、78.619、109.540,均P<0.001)。見表2。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干預后1 周末、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心理彈性總分及堅韌維度、自強維度、樂觀維度得分,均高于干預前(P<0.001);干預后1 周末與干預后3 個月末心理彈性總分及堅韌維度、自強維度、樂觀維度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52,0.180,0.189,0.110)。
表2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干預前、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心理彈性得分比較(n=48,±S,分)
表2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干預前、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心理彈性得分比較(n=48,±S,分)
?
3.3 干預前、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正念注意覺知得分比較 干預前、 干預后1 周末及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正念注意覺知得分分別為(55.23±16.91)、(64.90±15.71)及(69.46±15.19)分。 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時間點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正念注意覺知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784.386,P<0.001)。兩兩比較結果顯示,干預后1 周末、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正念注意覺知得分均高于干預前(P<0.001);干預后1 周末與干預后3 個月末正念注意覺知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163)。
4.1 正念減壓療法可提高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的心理彈性得分 本研究結果顯示, 干預后1周末、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心理彈性總分均高于干預前(P<0.001)。說明正念減壓療法可提高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的心理彈性得分。 究其原因,多數(shù)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不善言辭,性格保守,且不愿將自己真正的情緒表達出來。 正念減壓療法可通過身體掃描、靜坐冥想、行走冥想等改變與情緒有關的腦區(qū)活動,提高患者的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從而緩解壓力、減輕疼痛和治療疾病,比常規(guī)干預更有效[24]。 且本研究為確保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完全掌握正念減壓療法的每個內(nèi)容,每次授課前,授課老師會查看其家庭作業(yè)完成情況, 對于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居家練習時出現(xiàn)的不能時刻覺察情緒壓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到位、維持時間短、 運動時間長感到疲乏及不耐煩及練習時被外界因素打擾導致精力不能集中等問題, 授課老師與其探討并分析存在的問題,給予解決辦法,指導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覺醒; 按照規(guī)定時間可選擇晚上睡前或早上睡醒后跟隨音樂練習正念減壓療法,從5 min 開始逐漸增加時長;當出現(xiàn)疲乏或不耐煩時,根據(jù)當下身體條件調(diào)整或減緩速度;告知患者不要去在乎動作, 關鍵在于練習時要感覺此刻的覺知和體驗。 授課結束布置家庭作業(yè),并將以上內(nèi)容記錄到個人檔案中。 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督促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練習,確保其完全掌握正念減壓療法的每個內(nèi)容, 更為有效的完成訓練,從而提高其心理彈性。
4.2 正念減壓療法可提高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的正念注意覺知得分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由于治療的復雜性、 長期性及不確定性,使其產(chǎn)生緊張、失眠、記憶力減退、疲勞等負面情緒,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使患者有一種不治之癥的感覺,正念注意覺知水平越來越低。 正念減壓療法可以讓患者在不良情緒下找到一處屬于自己的地方,放松呼吸,認識自己,找到自己,不回避,去接納及正視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1 周末、干預后3 個月末,本組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正念注意覺知得分均高于干預前(P<0.001)。 究其原因, 正念減壓療法能夠培養(yǎng)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采取接納,不回避,不深陷于負面刺激,并為其帶來更多的積極情緒,保持更持久的情緒穩(wěn)定狀態(tài),以及更高的專注力。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通過正念減壓療法系統(tǒng)規(guī)范治療,能真正的學習和領會它的精髓,隨著時間延長能更好地將其更多的應用于日常生活及疾病治療過程中,樹立一種理念,擁有良好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及治療,緩解負面情緒。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在面對身體疾病的痛楚和社會、 家庭以及個人內(nèi)心的精神壓力時,個體失控感和緊張感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從而,使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失敗患者更好地面對不孕癥的治療,接納治療中的疼痛、失落等情緒,進而提高其妊娠率。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研究對像均在同一家醫(yī)院選擇,樣本代表性相對較差。有待于今后聯(lián)合多家醫(yī)院,擴大區(qū)域進行實驗,延長隨訪時間,更進一步探討與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