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超英
摘要:多文本閱讀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熱點,為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現(xiàn)代人的知識多是通過閱讀獲得的,而傳統(tǒng)的逐字逐句的閱讀已經(jīng)無法適應知識快速的更新,而多文本閱讀教學恰好可以傳授給學生一些閱讀方法,使之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終身受益。
關鍵詞:多文本閱讀教學;課例;散文
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不同版本語文教材的編排總是散文占的比例最大,無論是平常語文小測試還是中高考關鍵測試中的閱讀材料散文所占的比重也不容小視,因此語文課堂散文閱讀教學就不容忽視,而多文本閱讀散文教學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增加學生散文閱讀的量,如何高效的在中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多文本閱讀散文教學活動呢?下面就以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上冊《再塑生命的人》為依托,采用1+X的閱讀教學模式(“1”即精講一篇文章,“X”即指導閱讀其他文章)談一談多文本閱讀教學在散文教學中的應用。
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和多文本閱讀教學理念,精心設計了一堂議題為“教誨如春風·師恩深似海之典型事例中悟師情”的多文本閱讀散文教學,期待通過這種新型模式的課堂教學激起學生對散文的熱愛,從而愛上閱讀。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大量的閱讀,但課內(nèi)教學將課堂教學時間安排得非常滿,難以騰出課內(nèi)教學時間對孩子進行閱讀指導,拓展孩子的課外閱讀量?;谶@些我以“單元整合.多文本閱讀”策略為指導,選取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十課《再塑生命的人》和七年級語文上冊經(jīng)典讀本《往事依依》兩篇文章組文,并推薦閱讀冰心的《我的老師》和魏巍的《我的老師》,以“典型事例悟師情”為議題,以“局部立意式”作為本節(jié)課的重要研讀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讀、思、議、悟,正確理解,細心品味,感情朗讀,片段取材、廣泛勾連、同類整合,有意識的突出本組專題。在統(tǒng)編教材單元教學的處理上,調(diào)動學生課外閱讀的積極性,課堂上給學生搭設展示閱讀收獲的平臺,探討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困惑。
課堂現(xiàn)場
一、談話導入新課
利用智慧課堂的優(yōu)勢讓學生搶答從古到今贊美老師的詩句、名言或教師節(jié)感恩老師的短信。
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P漢卿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斯大林
敬愛的老師,您的諄諄教誨如春風,似瑞雨,永銘我心。祝福您:康樂如意——來自網(wǎng)絡信息
教師總結引入新課學習
孩子們,自古以來恩師總是人不可缺少的機遇。老師可以使懵懂的人生變得越來越有智慧,可以化解心頭陰霾,使人生更加燦爛。春滿江山綠滿園,桃李爭春露笑顏,東西南北春常在,唯有師恩留心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兩位老師,感受老師的深情。
此環(huán)節(jié)采用談話的方式旨在談話是平等交流,容易被同學們接受,教師有目的的引導性談話直接在新課和學生認知結構建立聯(lián)系,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
二、重點學習《再塑生命的人》
(一)速讀整體感知文意
思考: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記敘的主要事件,并找出文章的綱領句。
小組討論,學生代表展學。
1.主要寫了兩件事:
⑴老師教我認識具體事物。
⑵老師引導我認識“愛”的含義。
2.文章的綱領句是:
“對我啟示世間真理,給我深切的愛”。
(二)相遇恩師
1.速讀文本思考:沙利文老師都教了海倫什么?海倫有什么收獲和感受?
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表格讓學生依據(jù)文本內(nèi)容填寫。
2.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悟師情
海倫.凱勒在黑暗的世界里遇到沙利文老師是多么的幸運,因為遇見讓她的世界從此有了陽光、溫暖,讓幾乎絕望的心靈找到了希望之門。
(三)相識恩師
掃視文本,談談你認為沙利文老師是怎樣的一位老師?
七嘴八舌談老師,利用智慧課堂的功能學生搶答
歸納:有愛心、循序漸進、有講究、有智慧等
(四)相知恩師
品讀文本,品析文本文字所藏的內(nèi)涵。
思考:海倫凱勒再塑生命成功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歸納: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明確:充滿愛心(見面抱我)、耐心(掃地上洋娃娃的殘片,遞帽子給我)、了解兒童心理(手指游戲),講究教育方式(井房把我的手放在噴水口下,教我理解水這個單詞),善于抓住教育時機,教學循序漸進,是一個教育藝術家
(五)感悟師生情
教師小結引導學生感悟師生情
她平凡而又偉大,以慈母般的情懷,呵護了一個生活在黑暗無聲世界中的孩子。
她和藹而有耐心,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一個絕望的孩子走向新生。她用愛與智慧,喚醒了海倫的生命熱情。
她用細膩的情感和善良的心,塑造了海倫的傳奇人生
安妮.沙利文老師是一位好老師,是值得讓她的學生感恩一生的好老師。正是遇到了這樣一位好老師,才使海倫凱勒走出黑暗,走進光明,創(chuàng)造奇跡,因此海倫凱勒深深感激自己的老師,她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首先要長久的凝視我的老師——安妮.沙利文。
同學們當代著名的教育家于漪也遇見了一位好老師,正是這美好的遇見成就了一位教育界的大咖,請同學們速讀于漪的《往事依依》。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精學《再塑生命的人》旨在培養(yǎng)學生整體認知的能力,學會概括事例的方法,并在品讀中通曉典型事例中展現(xiàn)情感的寫法,為拓展閱讀夯實基礎。
三、類文自主學習《往事依依》
(一)速讀整體把握文意
請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所記敘的主要事件。
(1)看圖畫——有身歷其境之妙——熱受自然
(2)讀詩歌——領略祖國風物之美——愛國、愛美、愛生活
(3)聽講課——使我深受感動——愛課外閱讀
(4)聆教誨——使我銘刻在心——熱愛文學
(二)作者這些事的敘述中,你最喜歡哪一段的敘述?為什么?
(提示學生從多角度如精美的語言、形象的描繪、大量引用詩句增強形象性等去思考討論)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交流中穿插有感情的朗讀。
預設研讀文本第五段
國文老師都教了于漪什么?于漪什么收獲和感受?
學生通過此前的學習可以從文本中順利解決此問題。
(三)瀏覽文本思考
作者回憶的幾件往事,都與讀書(畫)有關,你從中獲得哪些啟發(fā)?你能從她的《依依往事》探尋到她成長的源頭嗎?
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國文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對中文著名文學作品著迷……
(四)感恩老師
于漪將老師的教誨“多讀書,讀好書,能豐富知識,增添智慧,成為一個志趣高尚的人。”銘記在心,一生受用不盡,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恩師的感激之情。
PPT資料鏈接補充于漪的介紹
此環(huán)節(jié)在于通過此前的學習掌握了閱讀此類文章的方法,并嘗試運用,達到觸類旁通,真正做到授之以漁。
四、梳理統(tǒng)整比較異同升華認識
兩篇文章學生的自身條件不同但都遇到了相同的老師——好老師。
同學們師愛如一股涓涓細流,雖無聲卻能滋潤干涸的心靈,雖平凡卻能在平凡中孕育著一份驚人的偉大,又是,教師愛是一劑特效藥,可以拯救行將就木的靈魂,有時教師愛又是一束光,引導我們走出迷途,追隨光明。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份沉甸甸的師愛,有誰能夠掂出他的分量,又有誰能夠真正償還得了呢。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完成同類整合,突破一點,讓學生在多文本閱讀教學中學會統(tǒng)整,廣泛閱讀,實現(xiàn)學生閱讀的需求。
五、推薦閱讀
冰心的《我的老師》和魏巍的《我的老師》
此環(huán)節(jié)依據(jù)多文本閱讀教學理念,旨在引導學生以已有的信息源為抓手,真正走進文本內(nèi)核,掌握閱讀同類文章的方法。
六、課后作業(yè)
小練筆:以我身邊的好老師為話題寫一篇小短文,表達對老師的感激之情。
散文教學的困難就在于要讓學生通過文字感受作者的獨特經(jīng)驗,朱自清曾說:“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訓練,所獲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為思想也就存在語匯、字句、篇章、聲調(diào)里,中學生讀書而只取思想,那邊是將書中的話用他們自己原有的語匯等重記下來,一定是相去很遠的變形。這種變形必失去原來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輪廓,沒有什么用處?!弊詈蟮木毠P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學會運用文字書寫自己的人生獨特的經(jīng)驗,實現(xiàn)真閱讀。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