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燕英
摘要: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抽象能力正處于發(fā)展關鍵時期,而高年級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想讓學生全面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則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善于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為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掌握提供強大助力,豐富數學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抽象數學知識轉變?yōu)橹庇^形象數學知識,幫助學生解讀數學知識,有效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在一起,注重對于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改革,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改善學生數學學習態(tài)度,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直觀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并在無形中促進學生數學智力的發(fā)展。
一、借助信息技術突破數學關鍵性知識點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將重難點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數學知識點,同時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打造活躍課堂氛圍,將抽象數學知識直觀呈現在學生面前。教師在信息技術輔助下,完成數學教學任務,引領學生對于數學重難點內容展開講解,詳細化掌握數學知識點,了解完成數學學習任務,激勵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點。
比如《小數除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小數除以整數”教學內容展開教學,借助信息技術模式為學生呈現數學情景:小王堅持晨練,他計劃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應跑多少千米?學生根據數學情景列出數學式子:22.4÷4=?然而面對小數除以整數的式子,學生卻犯了難,不知道應該如何計算,教師則為學生講述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規(guī)則,其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規(guī)則進行計算,然而小數中有個小數點需要注意,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教師的講述可能會比較枯燥,大部分學生處于半知半解的狀態(tài),之后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方式為學生演示小數除以整數的過程,從第一步按照整數除法的法則去除,第二步注意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第三步,下面不用寫小數點,具體演示過程如下:
學生掌握了小數除以整數的方法之后,再次回歸到最初的問題,計算小王平均每周應當跑多少千米呢?22.4÷4=5.6千米,學生在信息技術輔助下完成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知識學習任務,從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技術打造活躍輕松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正處于好玩的年紀,難以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領,將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借助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為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提供豐富教學資源,擴展教學形式,打造豐富課堂教學氛圍,引領學生走進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樂趣,便于學生后續(xù)展開持續(xù)性學習。
比如《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教學過程中,如果讓教師給學生準備較多數學材料,可能會有部分教師無法準備,因此借助信息技術的方式則可以將不同數學教學資源展現學生面前,教師為了讓學生掌握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知識,借助信息技術方式為學生展現分數的意義,信息技術中呈現將一個蘋果平均分給兩個同學,每個人分得的蘋果的個數如何表示呢?學生面對視頻中一個蘋果被劈成兩半,其中一半應當如何表示正在發(fā)愁,教師繼續(xù)進行講解,我們將一個蘋果看成是一個整體,將其平均分成了兩份,那么其中一份則是這個整體的二分之一,之后為學生講述分數的概念,一個物體、一些物體都可以看作是整體,將這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者幾份都可以用分數表示,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分數的意義,也為學生后續(xù)分數加減乘除知識學習做好鋪墊。
三、借助信息技術方式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
數學知識學習要求學生具備強而有力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重點關注學生數學思維力的培養(yǎng),注重優(yōu)化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改進教學方式,引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形成良好思維力,善于將數學知識串聯起來,掌握數學基礎知識點,促進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升。教師借助信息技術方式將數學內容連接起來,直觀展示數學思維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有效降低學生數學知識學習難度。
比如《圓》教學過程中,學生之前已經學習過圓的圖形,但是對于圓的性質了解不是十分的清晰,之后教師則借助信息技術方式為學生展現“圓”圖形,之后提出問題,圓是軸對稱圖形嗎?有幾條對稱軸?讓學生進行猜測,之后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演示圓的折疊過程,并從中發(fā)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然而圓卻有無數條對稱軸,之后繼續(xù)進行追問,圓心在哪里呢?學生持續(xù)進行尋找,發(fā)現無數對稱軸都會經過一點,并大膽猜測這個點可能就是圓心,之后教師肯定學生的想法,并設計數學問題,引領學生展開探究與思考:請找出下列各個圖形的對稱軸,并相互交流,交流中分析它們分別有幾條對稱軸。
在信息技術幫助下幫助學生完成了圓形的學習任務,深化學生對于圓形知識的認知,完成數學學習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教學模式輔助數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重點解決數學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引領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在深入探索環(huán)節(jié)中完成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并學會運用所掌握數學知識解決實質性問題。同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重點完善自我信息技術技能,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打造豐富數學課堂氛圍,引領學生高效完成數學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1]周振永.關于在信息技術支持下優(yōu)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2):25-26.
[2]孫慧玲.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課堂深度融合的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2,(0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