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紅
摘要:語文是初中階段重要的學習科目,但是就目前初中閱讀教學而言,還存在著一些教學問題,影響閱讀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實施,導致閱讀教學停滯不前,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閱讀能力的提升。為了解決閱讀教學問題,鼓勵教師開展主題閱讀教學模式。主題閱讀和普通閱讀相比,是對學生過去學習的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更加全面、科學的知識,把握文章中心思想,實現學、思、拓展有效結合。身為初中語文教師,要不斷學習專業(yè)知識,敢于創(chuàng)新主體閱讀教學策略,注重整合閱讀和閱讀訓練,提高學生主題閱讀積極性,讓語文閱讀課堂煥發(fā)光彩,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主題閱讀;閱讀能力培養(yǎng)
引言:“主題閱讀”是指圍繞某一感興趣的領域或某個問題,搜集相關的書籍,實施多本書籍的閱讀。主題閱讀屬于一種極為有效的分析閱讀方式,將書作為主體,通過分析閱讀去認同和理解作者,能做到真正將書本知識為己所用。近些年來,核心素養(yǎng)逐漸成為我國教育事業(yè)中廣泛出現的字眼,就當下語文學科而言,核心素養(yǎng)由多個方面組成,其中包括:強化學生人文素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提升學生學習方法、語文能力。2018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公示中指出,初中語文教學期間,教師應積極幫助學生歸納知識點、整合信息以及構建知識群等,促進其有目標、有重點地進行語文閱讀。
一、抓住核心思想,提煉主題閱讀
在開展主題教學過程中,都有一個相關主題。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教師要用簡潔的語句或者詞語對主題閱讀的主旨進行概括和提煉,續(xù)而開展主題閱讀教學,其實,只有將主題閱讀核心內涵思想抓住,才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連貫性進行思考閱讀內容,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整體性的閱讀環(huán)境,為后續(xù)課外閱讀材料的解讀提供可靠的支持。一般來講,每篇閱讀材料中,都有關鍵性的語句和詞語將文章的內在深意展現出來,這是文本材料的“核心”,這個“核心”是深化學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渠道,為讀者和作者構建溝通的橋梁,讓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所以,教師在開展主題閱讀教學中,要結合教材材料要求和新課標要求對主題閱讀的核心進行總結和提煉,基于現實角度出發(fā)對文本材料的核心詞進行深度挖掘。比如在學習《背影》這一課時,以“父愛”為主題,引導學生對文本材料中的相關線索進行總結提煉,讓學生深度感受到什么是父愛,了解親情的偉大。在課外時間,教師搜索和父愛相關的課外書籍,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閱讀,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進而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延伸
教師在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不僅要緊扣課本展開教學,還應該要求學生在閱讀課后進行延伸。學生只有閱讀更多的文章,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不斷增強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教師不能忽視了閱讀延伸的重要性。比如,教師在給學生上了《風箏》這一課后,應該讓學生去讀一讀魯迅先生的《野草》,還要讓學生去了解一下魯迅先生的生平。除了讀《野草》這部散文之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去讀一讀這位偉大作家的《阿Q正傳》《朝花夕拾》等,讓學生通過系統(tǒng)地閱讀魯迅先生的文章,了解魯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在當時的背景下魯迅先生為什么會寫出這些作品?讓學生認識到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又比如,在教學《論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讀一讀孔子的其他作品。除了讓學生閱讀孔子的作品之外,還應該讓學生去了解一下與孔子同時代思想家們的作品,比如荀子、莊子的思想,比如墨子、韓非子的思想,讓學生通過廣泛的閱讀來分析這些思想家們的思想,以及結合當時的背景,想一想這些思想家為什么會提出這種思想,并且讓學生從先人的思想中學到為今天所用的知識。又比如,教師在講了《春》這篇散文之后,應該讓學生去讀一讀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如《背影》等;在講了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之后,也讓學生去延伸閱讀,讀一讀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甚至可以讓學生去看電影《駱駝祥子》和《茶館》,通過延伸閱讀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對文章主旨的歸納能力。
三、實施多樣化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提升學生閱讀主動性和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的開展,需緊密圍繞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要求,以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前提,以促進學生終生發(fā)展為最終目標。在評價相關閱讀活動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評價總結性,同時還需注意對整個主題閱讀教學的過程性及形成性加以評價??蓪嵤n案袋式及紙筆式等有效評級方式,也可借助信息化技術的輔助,對課堂評價工作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保障課堂評價工作的有效性。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構建一個自由、開放、民主的語文閱讀課堂,讓學生們能夠透過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了解自身的不足,進而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這樣的主題閱讀課堂也更能調動學生們的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構建一個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師生、生生之間人人平等,更能讓學生們感受到主題閱讀的魅力和趣味。
結語:總之,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多樣化教學,將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為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思維和視野,并根據初中生的發(fā)展需求和認知規(guī)律,精選閱讀教學的主題,選擇與主題契合的相關文章,制定閱讀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強化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其知識面能夠持續(xù)拓展,同時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和魅力,促進其建立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郝希鳳.探究如何建構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97-98.
[2]劉義桂.淺議初中語文主題閱讀教學模式[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