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芬芬
摘? 要:賞識教育是以表揚、贊賞為特征的一種教育方式。它是一門藝術,不同于簡單的贊美。所以它也是讓人將自身能力發(fā)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因此,賞識教育不僅僅是一個方法的問題,更是一個教育觀念的問題,在初中德育課堂中實施賞識教育至關重要。本文首先闡述了賞識教育的意義,進而分析了當前德育課堂中賞識教育存在的誤區(qū),在此基礎上著重探討了賞識教育在初中德育課堂的具體實踐方法。
關鍵詞:初中德育;賞識教育;實踐方法
初中生正處于身體和心理共同發(fā)展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對他們進行正確引導是十分重要的。教師有責任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和自身素養(yǎng),增強他們認識自我的能力。因此作為初中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課堂必須要被教師重視起來。在德育課堂中,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賞識教育”,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內在動力。
一、“賞識教育”的意義
所謂賞識教育,直觀來講就是對學生的言行就行欣賞鼓勵的評價行為。但是賞識教育的真正意義既在于此,也不限于此。賞識教育還包括對學生自尊心和信心的維護,學生的信心通過教師的肯定得以增長,學生就會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他們就會更愿意接受教師的評價指導,并從中進一步發(fā)掘自身的優(yōu)點,進一步提升自我。
二、當前德育課堂中賞識教育存在的誤區(qū)
1.教師缺乏賞識意識。在當前的德育課堂教育中,依然有些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缺乏賞識意識,信奉嚴師出高徒的觀點。在這樣觀點的影響下,他們對學生的進步視若無睹,認為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一旦學生出現(xiàn)了學習上的誤區(qū),他們就會加倍嚴厲。實際上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綜合成長,學生的德育需要賞罰分明,在賞識教育中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有做好德育行為的潛力,進而增強自己的信心和學習積極性。
2.教師容易先入為主。很多教師總是習慣通過分數(shù)將學生評為三六九等,他們認為成績好的學生在德育方面一定也更加優(yōu)秀,成績差的學生在德育方面則有所欠缺。事實上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由于很多教師擁有這樣先入為主的觀點,因此他們在德育課程中,很難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進行合理的賞識,導致很多所謂差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不被教師所重視,十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三、“賞識教育”在初中德育課堂的具體實踐方法
1.賞識教育要把握度。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在這個時期他們的自尊心很強,如果教師能在德育課堂上正確引導,那他們就能化自尊心為動力,進一步開發(fā)出自身的潛能;但如果教師沒有把握好“紅線”,學生對德育教育將會產生抵觸的心理,不利于他們從生活和學習中感受正能量。而這所謂的“紅線”就是度。教師在實行賞識教育時也要注重把握好度,正確有度的賞識將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熱情和關懷,進而將教師的教導記在心里;而過度的賞識教育極其容易弄巧成拙,讓學生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由自信轉變?yōu)樽源?。因此教師在賞識教育時要對學生準確評價,即便是面對優(yōu)秀的學生也要讓其端正態(tài)度,從客觀理性的角度出發(fā),做到贊賞和批評雙管齊下。教師要秉承的原則是,不能因為學生的過錯較多就無視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不能因為學生的優(yōu)秀而忽視對他們的批評。所謂“瑕不掩瑜”,反過來也同樣適用。
2.賞識教育要具體恰當。教師在進行賞識教育時,不能對學生做得好的地方僅僅用一句“你真棒”、“做得好”來進行鼓勵,而是應該具體地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分析,否則學生對自身的行為容易產生懷疑或者盲目自信。比如,當一名學生在校內拾金不昧,撿到了10元錢并將其交給了老師,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德育課堂上這樣說:“今天某某同學在校內撿到了10元錢,但是他沒有把這10元錢放進自己的口袋,而是將其交給了老師。對于他這種拾金不昧的行為,我們表示肯定!”像這樣將具體的行為表達出來并進行贊賞,對學生的價值觀影響將會是更加有效的。
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注意的是,在具體的賞識教育中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募为?。這是因為學生在面對夸獎時往往心理并不能得到滿足,如果能有一件獎品或者得到更多人的認同,他們的自尊心就會受到極大鼓舞。比如在上面提到的拾金不昧事件中,教師可以為拾金不昧的同學準備一些獎品,對他們形成物質上的滿足;或者教師可以讓班級同學對拾金不昧的同學鼓掌,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具體地感受到自己的行為得到了賞識,今后也會繼續(xù)努力;而其他學生也會以此為標榜,進而進行不自覺地效仿??梢哉f,具體恰當?shù)馁p識教育對所有學生都將帶來一種鞭策效果。
3.賞識教育要注重個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整體,每個學生之間的個性也是迥然不同的。教師應該看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并以此為基礎對他們進行不同的賞識教育。比如,有些學生樂觀開朗,教師在對其進行教育時不妨直接一點,直截了當?shù)乜洫劵蚺u;而對于內向、自尊心強的同學,教師可以適當放大贊賞,同時用委婉的態(tài)度批評,這樣可能更有利于學生接受。針對個性的賞識教育一定要注意避免形式主義,否則很容易讓學生對自己乃至教師產生一種不信任的態(tài)度。但是教師也要注意,在德育課堂上的教育不能失去底線,不能為了照顧學生而失去公正,過分夸大賞識的行為往往適得其反。
總之,在初中德育課堂上注重“賞識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認清自我,增強信心,還能為他們今后做出正確的判斷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不僅要保證賞識教育的適度,還要正確把握賞識教育的時機,讓學生的內在潛力通過自我肯定得到有效激發(fā),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金花.贊美是美德的影子——“賞識教育”在初中德育課堂的實踐[J].教書育人. 2019年16期.
[2]周海瑩 陳培茂 黃曉桃.賞識教育與班主任工作[J]. 教育藝術.2018年05期.
[3] 劉東.淺談賞識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1年02期.
(作者單位:南京市溧水區(qū)明覺中學,江蘇?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