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娟
(許昌龍耀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許昌 461700)
壓瘡主要指的是皮下組織局部損傷,損傷位置主要是骨隆突處部位,壓瘡后的表現主要是皮膚壓紅或者開放性潰瘍等,且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情況,手術壓瘡是胸科手術患者術后并發(fā)癥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多發(fā)生于手術后2d左右,主要是由于患者手術后活動不方便,處于被動體位[1]。隨著醫(yī)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相應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也在不斷完善,針對性護理是其改善的主要措施,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進行手術治療的胸科患者中隨機抽取的76例作為研究對象,觀察針對性護理的實施對胸科手術患者受壓部位的保護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進行手術治療的胸科患者中隨機抽取的7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兩組,對照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齡(26~49)歲,平均年齡(36.6±2.0)歲,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13例,開胸肺癌根治術患者10例,胸膜剝脫術患者8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7例,手術操作時間(4~5.9)h,平均手術時間(4.8±2.6)h;研究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齡(27~48)歲,平均年齡(36.8±2.2)歲,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11例,開胸肺癌根治術患者11例,胸膜剝脫術患者8例,食管癌根治術患者8例,手術操作時間(4.1~6.2)h,平均手術時間(4.5±2.3)h。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患者均為擇期手術,無急診手術情況;患者均無任何手術禁忌證;患者手術實施效果均較好,患者手術時間均超過4h;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目的、內容以及參與要求均完全知曉,且自愿配合。
1.2 方法 對照組根據患者基本情況以及手術要求開展相關護理工作,解決患者手術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研究組患者圍術期實施針對性護理:① 手術前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對患者的手術過程以及手術時間進行評估,根據手術時間評估結果安排各項預防護理措施,避免患者手術操作時間過長,護理措施不完善,增加患者各類壓傷情況的發(fā)生率,并與患者家屬進行詳細溝通,介紹壓瘡的危害以及預防處理措施,引導患者家屬配合提升對壓瘡的護理質量;② 患者手術完成后搬運過程中需要避免對患者進行過度牽拉,全面觀察患者手術中皮膚是否存在受壓情況,詳細與病房護理人員以及家屬介紹患者皮膚狀況,避免患者手術治療中受壓部位再次受到壓迫,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壓瘡損壞位置進行監(jiān)察記錄,根據患處變化情況不斷完善相關護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 詳細統(tǒng)計76例患者護理后硬結、壓痕、水皰、壓紅以及破潰的發(fā)生情況,分組計算發(fā)生率后進行對比;使用護理滿意度評分表請76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進行評分,評分項目包含護理態(tài)度、護理時效、護理技術以及健康教育,各項評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滿意度越高[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 20.0軟件對數據分析,(±s)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后皮膚損傷情況 研究組38例患者護理后硬結、壓痕、水皰、壓紅以及破潰情況發(fā)生率為13.16%,對照組38例患者護理后硬結、壓痕、水皰、壓紅以及破潰情況發(fā)生率為36.84%,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皮膚損傷情況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684,P<0.05),見表1。
表1 76例患者護理后皮膚損傷情況的發(fā)生率分組對比(n,%)
2.2 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76例患者對護理態(tài)度、護理時效、護理技術以及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評分對比來看,研究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76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分組對比(±s)
表2 76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分組對比(±s)
組別 n 護理態(tài)度 護理時效 護理技術 健康教育研究組 38 94.2±1.2 95.6±2.2 95.5±2.3 94.8±1.8對照組 38 80.3±3.6 84.3±3.1 85.5±2.9 80.3±3.2 t 22.580 18.325 16.654 24.345 P 0.000 0.000 0.000 0.000
3.1 應用價值 胸外科患者實施手術治療中加強對于壓瘡的預防對手術治療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壓瘡的預防效果,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硬結、壓痕、水皰、壓紅以及破潰情況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胸部手術患者治療中實施針對性護理能夠有效避免各類不良情況的發(fā)生,確保皮膚的完好,緩解患者手術后的痛苦。研究組患者對護理態(tài)度、護理時效、護理技術以及健康教育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見,胸外科患者治療中針對性護理的實施對于患者的舒適性也有顯著提升,能夠有效提升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程度,對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有非常重要的促進效果。
3.2 護理體會 針對性護理在胸外科患者手術中的實施首先要對患者的基本情況進行充分評估,預測患者手術中以及手術后可能出現的風險事件,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根據患者的評估結果開展動態(tài)的護理監(jiān)控,確?;颊呤中g的安全性[3]。另外,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需要加強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溝通,保持足夠的耐心詳細向患者介紹壓瘡預防的重要性以及主要措施,指導患者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4]。
綜上所述,胸科手術患者手術后受壓部位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護理質量,降低受壓部位各類不良情況的發(fā)生,完善各項護理干預效果,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對于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也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