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強,彭冉東,李中鋒
(甘肅省中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徐浩軍,王雨榕
(甘肅中醫(yī)藥大學·甘肅 蘭州 730000)
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primary osteoporosis,POP)患病率明顯上升,多見于絕經(jīng)后婦女和老年人,嚴重危害著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因此積極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意義重大[1]。溫腎強骨湯是全國名老中醫(yī)王自立主任醫(yī)師治療POP的經(jīng)驗處方,由淫羊藿、杜仲、黨參、白術、骨碎補、續(xù)斷、枸杞子和丹參等藥物組成,具有溫補脾腎、健骨強筋、活血止痛之功效。本研究以72例脾腎陽虛型POP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溫腎強骨湯治療POP的近期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6月—2018年6月甘肅省中醫(yī)院接診的72例脾腎陽虛型POP患者臨床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17版《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診療指南》[2]中POP診斷標準,即雙能 X 線吸收法測定,T值≤-2.5;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有關脾腎陽虛證標準。其中女性38例,男性34例,年齡55~65歲,平均年齡(59.88±4.42)歲,體質指數(shù)(BMI)17~25 kg/m2,平均BMI(22.76±2.15)kg/m2,病程5~8 年,平均病程(6.36±0.54)年。
2.1 治療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進行健康宣教:宣講骨質疏松相關知識;指導膳食飲食;保持充足光照;預防跌倒。給予鈣和維生素D基礎治療:碳酸鈣D3片(惠氏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706056,國藥準字H10950029,規(guī)格:每片含鈣600 mg,維生素D3:125 IU),1片/次,1次/日,口服;骨化三醇膠丸(上海羅氏制藥有限公司;批號:84307,國藥準字J20150011)0.25 μg/次,2次/日,口服。溫腎強骨湯,方藥組成:淫羊藿25 g,杜仲、黨參、白術各20 g,枸杞子、熟地黃、骨碎補、續(xù)斷、煅牡蠣、牛膝、丹參、沒藥、紅花、香附,桂枝、羌活各15 g,甘草6 g;由甘肅省中醫(yī)院制劑室煎制,每袋100 mL,1袋/次,2次/日。連續(xù)治療3個月。
2.2 療效標準
2.2.1 骨痛療效判定標準[4]痊愈:骨痛癥狀消失;顯效:骨痛癥狀得到明顯緩解,積分下降1個級別以上;有效:骨痛癥狀有所減緩,雖不足1個級別,但積分下降至少1分以上;無效:骨痛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
2.2.2 中醫(y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擬定。治愈: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95%,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消失或基本消失;顯效: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70%但<95%,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明顯好轉;有效: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但<70%;無效: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積分減少率(%)=(治療前轉化積分-治療后轉化積分)/治療前轉化積分×100%。
2.3 觀察指標
2.3.1 疼痛程度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5](VAS)對患者治療前及治療4、8、12周疼痛進行分級和分度。0級:無疼痛(0分);1級(1~3分):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且不影響睡眠;2級(4~6分):患者疼痛尚能忍受,并影響睡眠;3級(7~10分):患者劇烈疼痛難忍,睡眠、食欲均受到嚴重影響。
2.3.2 中醫(yī)證候評分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4、8、12 周對腰背疼痛、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食少便溏、夜尿頻多進行積分。癥狀分級量化評分標準為:0分為無明顯癥狀;1分為癥狀較輕或偶爾發(fā)作;2分為癥狀時輕時重,反復發(fā)作;3分為癥狀嚴重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各項得分之和為中醫(yī)證候積分。
2.3.3 安全性指標 治療前后檢測肝、腎功能以及血、尿常規(guī)。并隨時觀察記錄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的名稱、輕重程度、發(fā)生時間、相應處理措施以及轉歸情況。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1.0版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有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治療前及治療后4、8、12周骨痛評分和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采用單因素重復測量方差分析,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骨痛和中醫(yī)證候療效 骨痛療效:治療后臨床痊愈5例,顯效27例,有效34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91.7%(66/72)。中醫(yī)證候療效:臨床痊愈3例,顯效15例,有效4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7.5%(63/72)。
3.2 治療前及治療4、8、12周骨痛評分和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 見表1。
表1 治療前及治療后4、8、12周骨痛評分和中醫(yī)證候評分比較分)
3.3 安全性觀察結果 治療期間患者肝、腎功能以及血、尿常規(guī)均未見異常。3例患者出現(xiàn)腹脹、便秘癥狀,考慮服用鈣及維生素D所致,囑患者調整飲食結構,并指導腹部按摩后癥狀緩解。
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POP)是一種與增齡相關的全身骨代謝性疾病,隨著年齡增加骨形成與骨吸收呈負平衡,骨重建失衡從而造成骨量丟失。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POP患病率高達59.89%,而每年因POP所導致的脆性骨折發(fā)病率約為9.6%,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6]。足夠的鈣攝入量對維持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維生素D作用于骨骼,能夠促進鈣鹽沉積和骨重吸收,從而調節(jié)鈣、磷代謝以及骨骼的礦化。鈣與維生素D是防治POP的基礎用藥,然而對于已確診為POP的患者還需要加用其他抗骨質疏松藥物[7-8]。西藥如甲狀旁腺激素、雙磷酸鹽類、降鈣素類、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jié)劑等在治療和控制骨質疏松方面有特定的功效,但長期使用費用貴,不良反應較多,患者依從性差[9]。中醫(yī)學對POP的認識歷史悠久,中藥作為一種復雜成分載體具有多系統(tǒng)、多靶點等治療特點,與西藥單向調控機制相比,可整體調節(jié)骨轉換平衡。
POP辨病應歸屬于中醫(yī)學“骨痿”“骨枯”等范疇。其發(fā)生與腎虛、脾虛和血瘀關系密切,其中腎虧為主,脾虛為輔,血瘀則是促進因素,治療原則宜補腎、健脾、活血。溫腎強骨湯方中淫羊藿、杜仲溫腎壯骨為共為君藥;黨參、白術益氣健脾,熟地黃、枸杞子滋補肝腎、益精壯骨共為臣藥;骨碎補、續(xù)斷活血療傷,丹參、沒藥、紅花祛瘀通絡,桂枝、羌活祛風除濕止痛,溫通經(jīng)絡,香附疏肝解郁、理氣止痛,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祛瘀、引藥下行共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脾腎、健骨強筋、活血止痛之功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淫羊藿治療骨質疏松癥具有多靶點、多成分的特點,不僅通過激活Wnt、TGF-β、Notch等主要信號途徑直接參與骨重建的細胞分化,調節(jié)骨代謝平衡,還通過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其他系統(tǒng),來干預和影響骨微環(huán)境[10]。杜仲通過提高雌激素水平、調節(jié)骨代謝相關細胞因子、促進護骨素的生成起到防治骨質疏松的作用[11]。骨碎補含藥血清能促進成骨細胞的增殖和成骨分化,增強其抗氧化活性[12]。本文統(tǒng)計結果顯示,治療后中醫(yī)證候總有效率為87.5%,骨痛總有效率為91.7%,且治療過程中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溫腎強骨湯治療脾腎陽虛型POP近期療效療效顯著,且藥物安全性良好。后期需進一步研究,驗證其長期效果優(yōu)勢以及可能的作用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