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鋼,郭建青,李建成,路子云,冉紅凡
(1.河北北方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2.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河北 保定 071000 )
傳統(tǒng)農田病蟲防治模式以人工操作各類植保機械完成農藥噴灑,其效率比較低;同時,雖然采用的是植保機械進行藥物噴灑,但是也難以保障藥物能夠均勻覆蓋整株農作物,其防治質量欠佳,這就會影響到農作物的經(jīng)濟收益。將植保無人機應用于農田病蟲害防治中,將能夠解決上述問題,因此,該文研究具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
在使用植保無人機之前,需要做好相關調研,例如,地形、具體的病蟲害等,然后選擇綜合性能較好的無人機,有針對性完成工作,因為不會受到地形因素的限制,所以,相比傳統(tǒng)手動操作模式來講,效率更高;同時,藥物具有針對性,而且能夠達到均勻噴灑的效果,能夠保障病蟲害防治質量。此外,植保無人機由操作人員進行遠程遙控實現(xiàn)高空作業(yè),這樣能夠避免藥物對操作人員的傷害,因此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1]。
有針對性均勻噴灑是無人植保機的一大優(yōu)勢,不僅能夠針對某種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治,而且能夠適當節(jié)省噴灑用水以及藥劑,一定程度上縮減成本。此外,植保無人機不僅能夠降低土壤污染程度,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夠抑制農藥殘留,意味著環(huán)境效益將會得到明顯提升[2]。
植保無人機的性能以及操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將直接關系到農田病蟲害的防治成效,因此,為了能夠充分滿足農田病蟲防治的需求,植保無人機綜合性能必須滿足實際需求;同時,也需要由專業(yè)人士進行操作。通常來講,植保無人機常用于大規(guī)模的農田植保服務,而傳統(tǒng)機械噴灑將花費大量人力、財力、物力,而且無法保障噴灑作業(yè)的規(guī)范性與均勻性。植保無人機能夠根據(jù)農田地勢情況以及病蟲害情況制定植保方案,在防治惡劣病蟲害方面效果突出,例如,蚜蟲、草地貪夜蛾,可見,植保無人機能夠滿足農田病蟲害的多元化需求[3]。
在農業(yè)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趨勢下,中國農業(yè)機械化程度不斷加深,但是很多機械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地形、地勢的限制,難以發(fā)揮其價值。對于農田病蟲害防治而言,倘若農田規(guī)模較大,而且地形、地勢復雜,依靠人工操作將難以達到良好效果。將植保無人機用于農田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植保服務對象的地形、地勢進行調查,比如說,農田地形、地勢比較復雜,特別是坡度比較多,那么在使用植保無人機之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路徑進行精準規(guī)劃;同時,植保無人機體型小,不需要構建升降平臺,只需要一定的空地在安全距離范圍內就可以完成遠程操控。此外,由于植保服務對象的任務具有多樣性的特征,所以,植保無人機操作還需要組建無人機集群,并結合實際情況分配任務、規(guī)劃路徑,無人機集群協(xié)同執(zhí)行任務主要流程是:調查研究、任務分配、目標點幾何以及全覆蓋作業(yè),通過這樣靈活多變的模式,將能夠滿足各種各樣的地形要求[4]。
為了能夠保障植保無人機的病蟲害防治成效,就必須結合病蟲害有針對性噴灑藥物。以小麥蚜蟲為例,在小麥種植過程中,蚜蟲是常見的蟲害,一旦染病,將會對小麥進行刺吸,會逐步降低小麥的光合作用。在小麥抽穗之后,蚜蟲的發(fā)病率比較高,且主要集中于小麥的穗部,從而影響到小麥的產(chǎn)量。蚜蟲對于小麥的影響引起農業(yè)部門的重視,僅依靠傳統(tǒng)植保機械模式將難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基于此,需要對施藥技術進行改造,將選擇采用植保無人機進行防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選擇能夠保障蚜蟲天敵的藥物進行噴灑;同時,還要盡可能將藥物噴灑的數(shù)量與次數(shù)減少。在針對小麥蚜蟲進行防治時,需要做好相關調查,如果天敵與蚜蟲之間的比例為1:50,那么建議可以不用藥物進行防治。小麥蚜蟲防治的重要時期應該是小麥抽穗期,此期間做好相關調查,然后采用植保無人機,按照每667 m2用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將能夠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5]。
以玉米草地貪夜蛾為例,草地貪夜蛾善于鉆蛀玉米心葉,進而直接危害玉米,因此,如果要有效防治草地貪夜蛾,那么就需要將藥劑精準噴灑到玉米植株的喇叭口內。對于植保無人機而言,因為是一種低空、低容量的噴霧作業(yè)機械,所以,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存在著水分蒸發(fā)漂移風險,因此,霧滴能夠難以集聚到玉米心葉之中,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防治效果。隨著植保無人機技術的發(fā)展,正好利用玉米植株型具有喇叭口的特點,將采用顆粒農藥劑。從實踐來看,植保無人機將顆粒投入到玉米植株葉片之后,因為顆粒是圓形的,加之重力作用,便能夠滾落到喇叭口內部,這樣就讓藥劑能夠集中到草地貪夜蛾危害玉米的部位,能夠對草地貪夜蛾進行精準防治。
植保無人機在農業(yè)精準噴灑、均勻噴灑、滿足各種地形地勢需求、空中作業(y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很明顯的優(yōu)勢,同時,還能幫助農戶獲得更多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但是要發(fā)揮植保無人機的價值,不僅要在使用之前做好地形、地勢以及病蟲害調查,而且要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對各個部件進行檢查。植保無人機的所有重力一般是由機架承重,當飛機降落時,底部將會承受較大的沖擊荷載量,因此,不僅需要在研究與設計上進行完善,而且還要檢查無人機底座有沒有破損、斷裂的情況,如果有要及時進行維修。此外,按照說明做好無人機保養(yǎng)以及管理,用完之后要規(guī)范進行儲存。
植保無人機在農田各類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還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如今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果要發(fā)揮無人機的作用,不僅需要無人機綜合性能達標,還必須要有專業(yè)的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如今,植保無人機處于全面推廣的趨勢中,在基層推廣必須要由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推廣以及操作,但是專業(yè)人才缺乏將是阻礙植保無人機有效推廣與使用的關鍵?;诖?,建議中央以及地方政府能夠引起重視,制定相關政策與措施支持植保無人機專業(yè)人士的培訓,比如說,由農業(yè)部門牽頭聯(lián)合其他部門構建植保無人機的專業(yè)培訓機構,同時,為專業(yè)操作人員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等激勵機制,使其能夠將所學知識能夠深入基層進行推廣與應用。只有植保無人機團隊不斷強大,才能更好發(fā)揮植保無人機的價值。此外,建議高校能夠開設與植保無人機有關的專業(yè)課程,有助于深入研究植保無人機,從而推出更多新技術[6]。
綜上所述,植保無人機在農田各類病蟲害防治中有著顯著的成效,其未來的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該文對植保無人機的實踐策略進行了分析,但是研究范圍有限,未來還需要深入研究,擴大植保無人機的使用范圍,尤其是性能、藥劑等方面還需要結合各類病蟲害進行針對性研究,這樣才能真正發(fā)揮植保無人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