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蕾
[摘? 要] 對話是課堂教學的紐帶,是心靈溝通的載體,有效的對話教學是精彩課堂的保障。文章從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這三個方面著手,詳細闡述運用對話教學模式助推生成,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理念的過程。
[關鍵詞] 對話教學;生本對話;師生對話;生生對話
眾所周知,課堂是知識匯集的場所,也是師生情感交融的場所,教學的過程并非僅僅為了教知識,更在于通過心靈的溝通促進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對話是課堂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更是促成師生心靈溝通的有效載體。對話教學是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但對話教學的效果難在是否能實現(xiàn)智慧與激情的碰撞,是否能造就先鋒與新銳的對抗。
事實上,課堂教學離不開對話,對話教學成為當下數(shù)學教學的難點。筆者發(fā)現(xiàn),盡管對話教學逐漸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越發(fā)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有些教師的做法還是有失偏頗的。因此,對話教學是值得研究的,也是需要重視的,有效的對話需要教師用非形式的手段激情演繹,而對話教學則需要通過這樣一種模式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人性化,讓學習者有所生成,有所創(chuàng)造。文章結合多個案例,談一談如何對話教學的幾種主要方式。
一、生本對話——讓學生思維飛揚
數(shù)學文本中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倘若教師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自身的“主導”來掌控課堂,將課堂變?yōu)樽约旱摹耙谎蕴谩?,讓學生被動接受,長此以往,則會讓學生失去主動學習的欲望,造成不會學習的局面,更不要說透徹理解知識的內涵和價值,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了。由此,教師需要提供充足的條件,不僅自己需要與文本對話,更要讓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對話交流中思維的碰撞,讓學生實現(xiàn)對文本知識的自主構建,實現(xiàn)知識的螺旋生長,實現(xiàn)自主學習。
例1? 認識小數(shù)
在本課學習前,通過預習,學生已經對小數(shù)的意義有了一定的認識,對小數(shù)的讀法和寫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師:之前我們學習了分數(shù),今天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下小數(shù)。通過剛才的預習,你們可有什么疑問?
生1:這樣的數(shù)為什么要叫小數(shù)呢?
生2:小數(shù)很小嗎?
生3:那我們看到的小數(shù)點后面有兩位的數(shù)該如何去讀它呢?
生4:該如何表示一個小數(shù)呢?
……
師:看來,通過預習我們的心中有了很多困惑,那下面我們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一一解決以上問題。
意圖:通過課前預習,使得學生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提前與文本對話。在課堂上,教師再一次預留時間,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困惑,自然而然地指導學生與文本的二次對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主動提出自己的質疑和困惑,并通過交流的方式期待予以解決,從而使得課堂教學不再是模仿和接受,而是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與此同時,整個對話過程不拖泥帶水,通過對話文本構建本節(jié)課教學的基本研究思路,可較快切入正題,并為整節(jié)課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師生對話——實現(xiàn)心靈的交融
當前,不少教師追求將知識講深講透,整個課堂中師生對話總是以“對不對”“是不是”這樣的方式推進,此時教師扮演的是一個解說家,而學生仍是一群傾聽者,無法表達自身真實的見解和觀點,終究難以形成自身獨特的感悟,因此,這樣的師生對話也并非有效的師生對話。新課改下的師生對話應該是以語言的形式進行的雙向溝通活動,對話中平等、互動、充滿激情,實現(xiàn)了思維的碰撞和心靈的交融,使得每個學生的人格得到尊重,能力得以提高,價值得以實現(xiàn)。
例2? 算式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
PPT出示:7×8,8×7;6×2,6×20;15×2,15×20。
師:從以上算式中,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學生嘰嘰喳喳展開討論,但似乎找不到結論)
師:一起來看下一組算式“14×2, 14×12”,思考14×12的結果是多少?
生1:168。
師:你們有沒有覺得14×12似曾相識?
生2:前段時間剛剛在“隊列表演”時,以點子圖的形式探究過算式14×12。
師:非常好,那當時計算14×12時,我們想到了哪些方法呢?
生3:可以將14拆成兩個數(shù)“10和4”,用4×12=48,10×12=120,120+48=168。
師:生3是將14拆開的,其他同學也一樣嗎?
生4:我是將12拆開的,2×14=28, 10×14=140,140+28=168。
生5:我也是拆的12,但和生4不一樣。
師:說一說呢!
生5:我將12拆成1和11,算11乘以14,兩邊拉中間加,即可得出154,154+14=168。
師:真是獨特的拆法,真能干!
生6:我是將兩個數(shù)都拆了……
師:你們的方法都很棒,但是有些麻煩,是否有更好的辦法呢?
生(齊答):寫豎式!
師:是嗎?那誰會寫豎式呢?(學生爭先恐后地想要表現(xiàn))
師:大家都會啊!今天的豎式可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你們果真都會?
生:會!
師:那我們就行動起來吧!先將題目抄下來,再試著用豎式計算14×12。
……
意圖:以上案例中,對話再也不是單一的傳統(tǒng)模式對話,教師以自身的教學智慧來精準提問課堂,為師生對話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話過程中教師準確運用提示語,啟發(fā)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形成有意義的學習心向,在對話中不斷疊加問題,不斷推動教學活動的進程,引出新的課題和知識線索,從而使每個學生在接下來的豎式計算中有了精彩的創(chuàng)造,新知的建構自然水到渠成。
三、生生對話——讓課堂激情四射
學生都是獨具個性的個體,其思維具有個性化和主觀化的特征,從而對數(shù)學知識方法的感悟往往是參差不齊的。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對話交流的機會,并學會充當孩子忠實的聽眾,讓學生在數(shù)學活動中充分交流,發(fā)表自身的見解和觀點,使他們勇于探究、善于交流、樂于體驗,讓他們的感悟在思維的碰撞中深化,在意趣的交融中升華,從而讓課堂更富有靈氣,讓課堂激情四射。
例3? 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幾
問題:黑羊有6只,白羊有8只,黑羊比白羊多幾只?
師:這個問題一定難不倒我們的,下面同桌兩個人一組,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學生很快投入討論中)
師:誰愿意來講一講你的方法?
生1:我覺得可以用擺小棒這個方法來解決?!昂谘?只”我擺6根小棒,“白羊8只”我擺8根小棒,再將這些小棒一一對應就可以很快發(fā)現(xiàn)白羊多了2只,所以得出結果“黑羊比白羊少2只”。
生2:我的方法和生1不同。大家看,白羊8只,黑羊6只,就知道了白羊多,黑羊少,用多的減少的就是多出來的只數(shù),也就是通過減法算式8-6=2,就可得出結果。
生3:我覺得畫圖的方法更好!我先畫出一條表示6只黑羊的線段,再畫出一條線段表示白羊,因為黑羊比白羊少,所以白羊的線段更長一點,再通過減法算式8-6=2,就知道結果了。
……
師:大家的思路都非常棒,那你們覺得誰的方法更好一些呢?你更喜歡用哪一種方法來解決?
……
意圖:生生對話這種高效對話方式,可以讓每個學生親歷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創(chuàng)造思維的交鋒,最終生成深刻的數(shù)學體驗。以上案例中,學生為了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全身心投入學習之中,更加積極地進行思考和表達,使問題在自由對話中得到解決,并生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整個過程中,教師以欣賞的眼光直面每個學生,充當學生忠實的聽眾,認真傾聽并精心調控,讓課堂迸射出更多精彩。
綜上,在對話教學引領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更加注重活動的設計,注意教學進程的安排,將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落到實處,將學生推向課堂教學的前臺。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中學會探究,提升思維品質,從而有所生成,有所創(chuàng)造。
397450190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