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第二屆李寧穿線師大賽冠軍,穿線師梁宇。去年10月16日,我接到了比賽的邀請。大賽面向全國的李寧穿線師,我從那個時候開始備賽。作為一名穿線師,每天都要穿數(shù)不清的拍子,但因為是專業(yè)穿線師比賽,所以穿線標準要比普通球友用的高得多。比賽要求的磅數(shù)是32磅甚至更高,所以我直接準備了一百條比賽時用的球線和比賽用的球拍,進行專門的練習。我為此還買了一個指力訓練器,鍛煉手指扶線時的穩(wěn)定性,保持競技水平。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特別緊張。我們有一個群,不少穿線師在上面曬自己的成績。今天這個十分鐘穿完,明天那個十分鐘穿完,我心理壓力很大。每天晚上,我都要熬夜訓練,穿完一次,剪斷重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每次不得不回家的時候,總覺得要是能再穿一根線就好了。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能提高穿線的速度,就像從海綿里擠水一樣,從起線、擴孔、打結(jié)等環(huán)節(jié)調(diào)整動作細節(jié),去爭取一兩秒的時間。練習階段,我的最好成績是11分20秒,距離10分鐘還差得很遠,我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北京。
等到進入了賽場,我被場館震撼了??粗_上的大屏幕和臺下的攝像機,原本緊張的心情又增添了激動,我感到身邊的參賽選手也都在摩拳擦掌。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我想每個穿線師都會腎上腺素飆升,想要保持冷靜淡定幾乎是不可能的。
比賽選用的是李寧一號線,線徑是0.65mm,很細,在穿線過程中出現(xiàn)應力集中的情況時,稍微處理不當就可能出現(xiàn)斷線,有的參賽選手在起線的時候就斷了,直接淘汰。線長都是固定的10米,而且比賽過程中不允許提前剪線。為了把不確定因素降到最低,我特意選擇了一雙軟硬適中,而且表面光滑,不會刮到線的鞋。
比賽的分組賽事組委會在賽前以直播形式進行抽簽分組,第一輪比賽是三人一組兩兩對決。我正面有一個計時裁判,旁邊還有一個裁判來回走。在我穿第一個拍子的時候,我緊張得不行得了,手心出汗,手也在抖。其實,在訓練的時候我就想到了解決手汗的辦法,就是不喝水,比賽當天我沒怎么敢喝水。
等到第二輪的時候,我的心態(tài)就已經(jīng)平靜了很多。最后的成績,第一輪是11分30多秒,第二輪是10分31秒。小組出線現(xiàn)之后,22進16時,我以10分48秒排名第一晉級。
隨著比賽的推進,后來一路過關斬將,選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八強的時候,有一個選手的水平很高,他的質(zhì)量分跟我一樣,速度僅只比我慢7秒。而且從八強開始,比賽設置了大屏幕的倒計時,現(xiàn)場還也有了觀眾,氣氛一下就緊張起來,我穿完線,頭發(fā)都是濕的。進入到半決賽后,除了穿線,外還有一個知識問答環(huán)節(jié),我對器材了如指掌,自然沒有任何問題。
最后的決賽穿線流暢度和拍線質(zhì)量分是要由裁判交叉打分的,計時也由兩名裁判負責,所以比賽很公平。我的成績是11分04秒,比到這個階段,體力下降很明顯,能在保證質(zhì)量的情況下拿到這個成績已經(jīng)是我的極限了。八強后是在舞臺上進行穿線,臺上的暗場氛圍加追光燈效果更增加了緊張的氛圍。高手過招,只差毫厘,決賽遇到的這名選手最后只比我慢了兩條線,我拿下來拍子的時候,他已經(jīng)穿最后一條線了。
在完成評分宣布結(jié)果之前,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贏。所以,在最后宣布成績的那一刻,這一個月的拼命訓練,每天夜里在穿線機前的汗水,這段時間的焦慮,就像放電影一樣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些努力一下全都有了回報。站在臺上,我的淚水就在眼眶里,我一下理解了運動員拿到金牌時,難以抑制的激動心情。我證明了自己。
其實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決賽上與我相遇的對手也是從長春報名的,我們兩個的店鋪只隔了一條街,所以當時主持人問我有什么想說的,我說:“咱們兩個誰贏,都是把這座獎杯帶回家?!?/p>
現(xiàn)在,這座獎杯就擺在我店里最顯眼的地方。穿線是我的職業(yè),梁宇是一名職業(yè)的穿線師,對于一名職業(yè)穿線師而言,它就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
就像歌詞里唱的“時間會回答成長,成長會回答夢想”,我相信我現(xiàn)在穿的每一根線,都將匯聚成一張編織我夢想的網(wǎng)。冠軍只是起點,成績代表過去,生活還要繼續(xù)。,我會對得起這個“冠軍背后的冠軍”,繼續(xù)穿好每根線,為球友服務,為運動員服務,為中國羽毛球事業(y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