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蘭, 屈 慧, 樊丹丹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急診科,陜西 西安 710061
急性腦梗死是常見的腦卒中類型,具有起病急、致死率與致殘率高、疾病進展快速等特點[1-3]。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是國際上常用的評估腦梗死嚴重程度的量表[4],是急性腦梗死治療方案決策的重要依據(jù)[1]。有研究顯示,NIHSS評分與腦梗死總體結局具有良好的相關性,首次NIHSS評分是最有力的預測腦梗患者預后的指標[5-6]。急性腦梗死近期預后多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進行評估,其與首次NIHSS評分的相關性研究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性腦梗死患者30 d預后與首次NIHSS評分的相關性,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現(xiàn)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2020年3—5月收治的161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發(fā)病24 h內;年齡>18歲;住院期間經檢查證實為急性新鮮腦梗死;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年》[1]中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排除標準:肝功能及腎功能不全者;病例資料不全者。根據(jù)mRS評分將其分為預后良好組(評分≤2分,n=112)與預后不良組(評分≥3分,n=49)。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颊呔炇鹬橥鈺?。
1.2 研究方法 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腦梗死史、腦出血史、吸煙史、飲酒史等。所有患者均于住院后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檢驗相關指標,包括空腹血糖、超氧化物歧化酶、D-D二聚體等;采用NIHSS評分對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進行首次評估,由專業(yè)人員嚴格按照NIHSS評分標準完成[4]。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預后良好組患者男性比例、超氧化物歧化酶高于預后不良組,空腹血糖、D-D二聚體、首次NIHSS評分低于預后不良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其他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計數(shù)資料)比較/例(百分率/%)
表1-2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計量資料)比較[中位數(shù)(25%四分位數(shù),75%四分位數(shù))]
2.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首次NIHSS評分為預測急性腦梗死患者30 d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2.3 首次NIHSS評分對急性腦梗死發(fā)病30 d預后預測價值 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下面積為0.953,首次NIHSS評分截斷值為5,靈敏度為85.71%,特異度為91.96%,95%可信區(qū)間0.908~0.980。首次NIHSS評分>5分,提示預后不良。見圖1。
圖1 首次NIHSS評分與急性腦梗死30 d預后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
急性腦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評估患者的病情并預測預后至關重要。NIHSS評分是評估腦卒中嚴重程度的常用量表,可有效反映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4]。有研究顯示,NIHSS評分與中重度中風的預后相關[7-9]。mRS評分可評估急性腦梗死患者預后,評分>2分表示預后不良。本研究結果顯示,首次NIHSS評分為預測急性腦梗死30 d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7-9];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顯示,首次NIHSS評分在預測30 d預后方面有較好的靈敏度及特異度,首次NIHSS評分截斷值為5,提示首次NIHSS評分>5分時,患者近期預后不良。
本研究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低于預后良好組,原因可能為超氧化物歧化酶能催化自由基(超氧陰離子)發(fā)生歧化反應,以清除氧自由基保護細胞免受損傷[10],與徐貴等[11]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還顯示,預后不良組患者的D-D二聚體高于預后良好組。這提示,腦梗死患者體內高凝狀態(tài)在預后不良患者中更為顯著[12-13]。高血糖為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14-15],急性腦梗死發(fā)生時,腦細胞缺血、缺氧,糖無氧酵解是腦細胞的主要能量,高血糖會使無氧酵解增加,乳酸產生并堆積,會加速腦細胞的損傷、水腫甚至死亡,因此血糖值越高,預后越差,與孫成銘等[15]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入院后首次NIHSS評分是預測急性腦梗死30 d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首次NIHSS評分>5分,提示預后不良。本研究為單中心的調查研究,入選患者數(shù)有限,隨訪觀察時間較短,需進行多中心、長時間隨訪及更大樣本量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