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楊祥民 副教授 南京郵電大學傳媒與藝術學院
19世紀30年代攝影術發(fā)明,終結了“存形莫善于畫”的歷史,對于寫實性繪畫帶來較大的消極影響,但是對于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的影響并沒有這么大,而且隨著圖像生產和圖像閱讀的日益普遍化,圖像時代進一步呼喚書寫視覺史詩的歷史責任和創(chuàng)作意識,圍繞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的歷史梳理、價值重建、命題思考等是美術家、美術理論家關注的焦點。其中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的命題思考十分關鍵,因為主題先行是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特征,這種方向性問題關乎藝術語言敘事的成功與否。藝術語言本身可以形成不同個性的藝術風格,如何運用藝術語言建構不同主題的藝術世界尤為重要。
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自古有之且歷久不衰,留下一大批經典名作,例如《女史箴圖》《歷代帝王圖》《韓熙載夜宴圖》《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康熙南巡圖》《姑蘇繁華圖》等皇皇巨制。經典美術理論對這類美術創(chuàng)作有很高評價,例如《畫品》中贊“圖繪者,莫不明勸戒、著升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續(xù)畫品》中寫“云閣興拜伏之感,掖庭致聘遠之別”,這些論述表明了主題性美術創(chuàng)作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主題價值作為作品價值的重要構成,也構成了美術史學習研究的重要內容。
但是,縱觀中國美術史發(fā)展軌跡,由于文人畫思想漸漸興起,“內在關心”日益超越“外在關注”而主導了藝術創(chuàng)作大局。唐宋以來“師心源”“師造化”“師古人”,再到近代“師夷長技”,中國美術家對于外在世界的關注變得不太突出,而是傾向于內心的發(fā)掘、古代的回溯和技藝本身的提升。南朝姚最《續(xù)畫品》提出“心師造化”仍以“造化”為旨歸。到唐代張璪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則是“造化”與“心源”平起相論。再到宋代蘇軾“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元代倪瓚“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已經是幾乎完全忽略外在世界信息,而只專注作者自我心靈的感受。元代趙孟頫“古意論”把“古”推崇備至,提出“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對于所處現(xiàn)實世界的關注則已然淡化近無。
趙孟頫是以宋室后裔而入元為官,這種失意與避世心態(tài)也具有廣泛代表性。趙孟頫妻子管道升曾填《漁父詞》,對此心態(tài)有生動寫照:“人生貴極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爭得似,一扁舟。弄風吟月歸去休?!被驗樽詩省⒒驗楸苁赖墓糯娜水?,也就無意關注現(xiàn)實世界的主題性創(chuàng)作。正因為此,中國傳統(tǒng)繪畫雖然不乏主題性精品力作,但在古代美術史及美術理論中并不居于主體?;仡櫘嬍飞系脑募?、明四家、清六家、揚州八怪、金陵八家等,其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主要藝術面貌并非現(xiàn)實性主題創(chuàng)作。
20 世紀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中國美術界出現(xiàn)“新文人畫”運動,南京也是這一文化現(xiàn)象重要陣營?!靶挛娜水嫛彼囆g家便是傾向于“內在關心”的創(chuàng)作群體,他們的作品追求寫意精神而非現(xiàn)實精神,體現(xiàn)出遣興抒懷的審美趣味。美術理論家陳綬祥先生著成《新文人畫藝術―文心萬象》一書,其中心思想總結為“文心萬象”,直接對應著“中得心源”“象由心生”的傳統(tǒng)文人藝術思想。
南京自古為中國畫藝術的高地,明末清初龔賢為首的“金陵畫派”,注重以造化為師和實景寫生的“外在關注”,創(chuàng)立獨具江南特色的山水畫風。20 世紀60 年代以傅抱石為首的江蘇畫家,繼承了“金陵畫派”的創(chuàng)新精神,通過兩萬三千里全國寫生而直面現(xiàn)實世界,舉辦了以“山河新貌”為主題的大型畫展,“新金陵畫派”由此崛起并享譽畫壇。
“外師造化”是指外在世界信息的學習,形成藝術作品的客觀內容知識?!爸械眯脑础笔侵竷仍谑澜缜楦械谋憩F(xiàn),形成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兩者可以分別對應“新金陵畫派”與“新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思想,在對比中更清楚地感受到藝術表現(xiàn)有所側重的內在世界或外在世界,也是對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在藝術世界的權衡。以“新金陵畫派”為代表的江蘇畫家,從“外師造化”傳統(tǒng)中形成現(xiàn)實主義精神,用傳統(tǒng)筆墨去表現(xiàn)更為宏大的家國主題,實現(xiàn)了從摹寫傳統(tǒng)詩意山水到為祖國現(xiàn)實山河立傳的轉變。當時《光明日報》對此有一段非常中肯的評述:“江蘇的畫家們巧妙地運用了傳統(tǒng)的筆墨,表現(xiàn)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而且還突破了舊筆墨的束縛,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新筆墨。這幾年來,他們在黨的正確文藝方針指導下,刻苦鉆研,基本克服過去在某些國畫作品中表現(xiàn)的熱情有余而藝術水平不高的缺點,使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新內容與傳統(tǒng)筆墨之間的距離大大地縮短了?!盵1]“新金陵畫派”推動中國畫“筆墨當隨時代”的創(chuàng)新,選擇符合時代精神的表現(xiàn)對象,選擇筆墨與生活相結合的新樣式。這就跳出傳統(tǒng)文人畫創(chuàng)作局限,解決了新時代中國畫出古入今的重大轉變問題,并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畫發(fā)展。
“外師造化”是指外在世界信息的學習,形成藝術作品的客觀內容知識?!爸械眯脑础笔侵竷仍谑澜缜楦械谋憩F(xiàn),形成藝術家內心的情思和構設。兩者可以分別對應“新金陵畫派”與“新文人畫”的創(chuàng)作思想,在對比中更清楚感受到藝術表現(xiàn)有所側重的內在世界或外在世界,也是對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在藝術世界的權衡。正因為此,并非所有美術作品都有鮮明突出的主題,基于美術作品的視覺形式和多元格局,在主題層面可形成不同的類型。一種是“無題”類型,作品以形式為主體,視覺形式超越視覺內容,作品題目即為《無題》或以編號代之;第二種是“多題”類型,由于一般性美術形式表達的多義性、包容性,形成的內容主題解讀起來并不唯一,并且可以有多種不同的題目設定;第三種是“專題”類型,美術創(chuàng)作題材內容清晰而明確、詳實且具體,由此形成具有針對性和唯一性的美術創(chuàng)作主題,也就是獨一無二的美術“專題”―這在“百年江蘇”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中多有體現(xiàn)。
“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充分體現(xiàn)新金陵畫派現(xiàn)實主義藝術精神在當代江蘇的繼承與弘揚,是現(xiàn)實意義重大、黨史意識鮮明的江蘇美術界盛事。從歷史的真實到藝術的真實,需要藝術家的藝術加工、凝練和提取,對歷史碎片信息進行整合、還原與提升?!鞍倌杲K”通過回顧光輝歷程,觀照時代社會,在創(chuàng)作題材內容的選擇上,最常見的有如下三種基本類型:
第一種是重大歷史事件還原?!督K首個黨組織·銅山火車站支部》《泰州白馬廟人民海軍誕生》《八路軍新四軍白駒會師》等作品都屬于此類,直接描繪重大歷史事件本身,其中必然會涉及有關人物。
蘇中女杰高鳳英 朱智偉 雕塑 120cm x 90cm x 40cm 2021 年
江蘇首個黨組織·銅山火車站支部 周林平 中國畫 240cm x 199cm 2021 年
第二種是重點歷史人物表現(xiàn)。既有單純描繪人物的作品,如國畫《革命烈士陳延年、陳喬年兄弟》,也有將人物融入事件的作品,如雕塑《五卅運動烈士顧正紅》。與江蘇相關的歷史人物眾多,這類作品也占比最大,如《榮毅仁》《共和國最小烈士宋振中》《兩彈一星元勛程開甲》《農業(yè)專家陳永康》等作品皆屬于此類,江蘇最美奮斗者系列更是匯集了工、農、學、兵各領域的代表人物。
恢復高考 譚雷鳴 中國畫 211cm x 67cm x 3 2021 年
華中魯藝九女投河 王國斌 中國畫 240cm x 200cm 2021 年
第三種是重要歷史場景再現(xiàn)與重要歷史成就表現(xiàn)。重要歷史場景再現(xiàn)如《百年史詩第一部分/起來,起來》,對于中共幾次重要會議地址的描繪,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其實是側面反映場景背后的重大歷史發(fā)展事件。類似的還有十三地市新貌系列、大運河新顏系列等作品,也是對特定時空場景的描繪與禮贊。重要歷史成就表現(xiàn)如《百年史詩第二部分/站起來》《百年史詩第四部分/強起來》,就是對一個時期發(fā)展成就的集中反映。另外《天鯤號》《“蛟龍?zhí)枴陛d人深潛器》《神威·太湖之光》等作品,則是表現(xiàn)非常具體的發(fā)展成果。這些具有標識意義的場景,具有象征意義的成果,構成“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的重要表現(xiàn)對象。
在美術創(chuàng)作主題明確的情況下,創(chuàng)作題材的選擇便成為首要問題。主題引領題材,題材支撐主題,并決定了創(chuàng)作主題能否達成。對于各位美術家而言,主題可以統(tǒng)一,重在深入表現(xiàn);題材可以多元,重在最佳選擇。例如關于江蘇十三地市新貌系列的美術作品、表現(xiàn)大運河新顏系列的美術作品,在這樣的既定主題下,可選擇的創(chuàng)作題材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有不同的畫面內容組織和表現(xiàn)方式。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可選擇性,用一幅畫面集中生動反映一個城市面貌,在典型視角和畫面呈現(xiàn)的選擇上往往會存在分歧。
譚雷鳴國畫作品選題《恢復高考》,這是改變無數青年學子命運的歷史大事件。1977 年鄧小平同志主持召開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作出了立刻恢復高考的決定,當年便有570 多萬人參加了這次考試。高考制度的恢復,激勵成千上萬學子重新拿起書本,并使中國人才培養(yǎng)重新步入了正軌。國畫作品選取了恢復高考的三個代表性情境,左邊是考前積極報名的熱烈場面,中間是考場認真考試的嚴肅場合,右邊是考后查看成績的歡欣場景。作品以三聯(lián)組畫方式進行的畫面敘事,較為深入具體地還原了當年高考的歷史情境,但是該作品題材與江蘇地方的關聯(lián)性信息不容易體現(xiàn)出來。如果表現(xiàn)題材是被譽為“倡導恢復高考第一人”的査全性教授(1925 年4 月11 日——2019 年8 月1 日),可以讓藝術作品選題與“百年江蘇”主題更加貼近。査全性教授出生于江蘇南京,這是從江蘇走出的著名電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77 年面諫國家領導人鄧小平同志,首倡恢復高考并被采納,這是他為中國社會歷史發(fā)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因此表現(xiàn)“百年江蘇”主題下的恢復高考事件,可以將南京人査全性教授作為美術創(chuàng)作的題材內容。
“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中,有些作品主題內容與既往經典美術作品十分接近。如何跳出前人窠臼、拉開兩者距離,也就是在經典之外重塑經典,這對作者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zhàn)。
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東北抗日聯(lián)軍八名女官兵,在背水戰(zhàn)至彈盡的情況下誓死不降,她們集體沉江,壯烈殉國!后來人們依托“八女投江”的感人故事,創(chuàng)作出大量國畫、油畫、雕塑等美術作品,而且拍攝成戲劇影視作品,塑造的藝術形象已經廣為人知、深入人心。著名畫家王盛烈的國畫名作《八女投江》最為經典,現(xiàn)收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另外其他很多著名畫家如全山石、鄧澍、侯珊瑚等,也都創(chuàng)作有同名的主題作品并產生重大影響。
1941 年蘇北夏季反“掃蕩”戰(zhàn)斗中,魯迅藝術學院華中分院八名女學員和一位女記者,在轉移途中被日軍包圍。為了不落入敵人魔掌,她們毅然投入皮岔河中殉國,這是繼東北抗聯(lián)“八女投江”后的又一悲壯之舉。王國斌國畫作品《華中魯藝九女投河》描繪了這一歷史英勇事跡,一方面在主題內容上與東北抗聯(lián)“八女投江”的故事十分相似,而另一方面在藝術形式上,又要努力擺脫現(xiàn)有《八女投江》美術經典的影響。因此,如何在圖式與故事上進行區(qū)分,這是考驗畫家的最大難題。必須在藝術表現(xiàn)中抓取兩者人物個性、環(huán)境特征等方面的差異,例如前者是八位女軍人,后者是八位女學生和一位女記者,才能避免“九女投河”成為“八女投江”的翻版,從而塑造出具有獨立藝術面貌和藝術品格的《九女投河》作品。
蘇中高鳳英是和晉綏劉胡蘭齊名的革命烈士、巾幗英雄,但是劉胡蘭的藝術形象更為人們熟悉和先入為主。高鳳英出生于泰州姜堰區(qū)西郊前堡村一個貧苦漁民的家庭,曾經是游擊隊唯一的女戰(zhàn)士,1947年在高家垛戰(zhàn)斗中被捕犧牲,年僅22 歲。朱智偉雕塑作品《蘇中女杰高鳳英》抓住高鳳英生于水鄉(xiāng)、深諳水性的特點,塑造了一位水面劃船的年輕女孩,船舶一頭簡化成聳起的紀念碑式體塊,用傳統(tǒng)的波浪托起,進而烘托出具有崇高感的革命英雄形象。正因為這些融入江蘇水鄉(xiāng)特點的典型藝術元素襯托,才成就了不同于山西劉胡蘭的江蘇高鳳英形象。
“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具體落實到每件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并非都是宏大敘事方式,小中見大的作品更容易貼近和感化普通大眾。例如王堅如的版畫作品《南京地鐵》就屬此類,選取的藝術視角非常巧妙,描繪了珠江路地鐵站命名“糖果車站”的感人故事。一對外地父母帶著患兒來南京看病,在珠江路地鐵站孩子哭鬧不止。一名地鐵員工送出為自己兒子準備的糖果,安撫并囑咐孩子早日康復,這讓本來傷心的父母感動不已。而且從此珠江路地鐵站員工都帶著糖果上班,拿到糖果的孩子們都親切地把這一站叫做“糖果車站”。該作品形成了遠超越地鐵交通本身的更生動、更深刻的藝術內容,不僅展示了“糖果車站”的感人故事,更展示了南京的“人文地鐵”品牌。
這種從平凡中發(fā)現(xiàn)偉大、在質樸中發(fā)現(xiàn)崇高的美術創(chuàng)作,還包括姜永安的國畫作品《江蘇最美奮斗者·王繼才夫婦》。王繼才、王仕花夫婦克服常人難以忍受的艱難困苦,為祖國駐守開山島32 年。開山島位于黃海前哨,歸江蘇省連云港市灌云縣管轄,島上不通電、無淡水,野草叢生,人跡罕至。國畫作品以意象方式將大海、開山島與紅色國旗營設為平面化的背景,畫面主體描繪樸實無華的王繼才夫婦二人,臉上充滿陽光的笑容令人感動,映射出他們富足樂觀的精神世界和光榮驕傲的愛國情懷。王繼才夫婦把青春和熱血奉獻給祖國的海防事業(yè),感動了億萬中國人。
江蘇最美奮斗者·王繼才夫婦 姜永安 中國畫180cm x 98cm 2021 年
南京地鐵 王堅如 版畫 170cm x 90cm 2021 年
總體來看“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這類小中見大、見微知著的美術創(chuàng)作依舊偏少。在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里,其實是有很多平凡的人,也能體現(xiàn)高尚的情操,有很多平凡的事,合力推動偉大的事業(yè)?!昂媳е荆诤聊?;九層之臺,起于累土?!保ā独献印返?4 章)所以不宜“只見森林、不見樹木”,不能忽視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情,于無聲處聽驚雷,這能從另一角度有力支持重大主題的美術創(chuàng)作。
“百年江蘇”大型美術精品創(chuàng)作工程是文藝精品意識的直接體現(xiàn),整體是以百年時間為“經”、江蘇地方為“緯”,以各時期重要人物、事件生成的“點”,大運河新顏系列、江蘇最美奮斗者系列形成的“線”,再加上江蘇十三地市新貌鋪成的“面”,圍繞著共同的主題逐次展開。在藝術空間上,立足江蘇而面向全國,在藝術時間上,回顧過去且關照當下,所以這是一場凝聚江蘇力量、弘揚中國精神的美術展覽,“百年江蘇”是“百年中國”的集中生動寫照。
注釋
[1]山河新貌——江蘇國畫家寫生作品選[N].光明日報,196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