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祥
摘要: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投入最小的精力與時間,獲得最大化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不斷被暴露出來,教師需要進行課堂教學的不斷探索研究,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才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根本途徑。高中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增進師生互動交流,可以組織小組討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還可以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多媒體教學、實驗教學的方式,從而促進活躍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方法
引言
高中物理作為高中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物理能力的提升以及物理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成才與發(fā)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與深化,傳統(tǒng)的一支筆、一本書,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構建高效化的高中物理課堂,成為廣大高中物理老師教學實際中,致力實現(xiàn)的理想教學目標,同時也是擺在廣大高中物理老師面前的重要課題,需要在這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研究。
1 革新教學思想,增進師生互動交流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及時革新思想觀念,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摒棄自己主講的教學模式,學會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引導學生互動。因為只有互動,老師才能夠明確學生們的問題點,才能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工作,同時,充分交流還能提高學生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1]。例如,在教學“平拋運動”時,可以先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在體育課上都玩過投鉛球嗎?”學生:“玩過。”老師:“你們說一說怎么樣才能投的遠呢?”學生:“拋出的時候用力大一些。”“把球拋的高一些?!崩蠋煟骸盀槭裁??”學生:“拋出的時候用力越大,鉛球的加速度就越大,拋出的距離就會越遠。”“拋出的時候,鉛球在空中持續(xù)運動的時間越長,鉛球拋出的距離就會越遠?!崩蠋煟骸巴瑢W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又存在問題,誰能說明?”學生:“如果是斜向下拋鉛球,拋出的距離就不會遠。”“水平拋力小,即使球的運動時間再長也拋不遠。”老師:“如果兩個方面都要兼顧,誰能運用物理知識說明一下拋的遠的原因?”學生:“拋出的力量越大,鉛球的水平速度就越快,拋出的球相對高一些,會延長鉛球的運動時間,所以拋出的距離也就最遠?!?/p>
2 組織小組討論活動,培養(yǎng)自主探究意識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的思考學習,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是核心素養(yǎng)中的重要內容。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組織開展小組討論活動,科學劃分學習小組,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某個問題共同討論分析,通過這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學生加深了學習體驗,對于物理知識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并且還實現(xiàn)了團結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2]。在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均衡分配學習小組,注意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明確提出合作探究任務,教師做好相應的組織協(xié)調,必要時給予啟發(fā)和指導,從而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牛頓運動定律”這一章學習中,就可以組織學生分別對教材上的牛頓三大定律進行對比分析,通過討論明確每個定律都是用來解決什么問題的,組內各成員分工明確,相互幫助,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實現(xiàn)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3 創(chuàng)設多樣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1)密切聯(lián)系生活,展現(xiàn)情境。高中物理中很多物理知識與規(guī)律都與實際生活存在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但同時這些知識的內容又是非常抽象的。正是由于高中物理所具有的特點,給學生的學習造成很大的難度。為此,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當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結合,通過與學生生活實例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將物理概念、規(guī)律還原到學生熟悉的實際生活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原有的認知與生活體驗[3]。例如,在“摩擦力”教學中,讓學生考慮人騎自行車、人推自行車時,前后車輪受到的摩擦力的情況;在“慣性”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回想乘坐汽車的情景,當汽車突然啟動或剎車時,乘客運動狀態(tài)的變化;這些現(xiàn)象都是學生在生活中熟知、卻未曾深究的。當教師將其呈現(xiàn)在課堂上時,不僅能幫助學生感悟“物理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2)設計實驗操作,構建活動情境。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既是物理學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學研究的手段。一些抽象、理性的知識教學可以借助物理實驗,創(chuàng)設直觀而有趣的實驗情境[4]。如教學“力”時,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比較抽象,因為是重點,也是難點內容。做好伽利略斜面實驗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完全可以改作學生實驗。通過路面不同:分別是粗糙(毛巾)—較光滑(木板)—光滑(玻璃),從實驗過程中的做和現(xiàn)象的思考中理解此知識的實質。
(3)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優(yōu)化組合多種媒體,不但能展示活動內容的某些細節(jié)和動態(tài)變化過程,激發(fā)學生多種感官協(xié)調活動,而且可以節(jié)省活動的時間和拓寬活動的空間。如宏觀過程中的天體運動,微觀過程中的布朗運動、氣體壓強的微觀解釋、原子結構組成、原子核的人工衰變等,這些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演示,在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的直觀性呈現(xiàn),幫助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革新,根據(jù)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優(yōu)化教學活動開展的方式方法,開展多元化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從而促使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最終實現(xiàn)高效物理課堂的建設。
參考文獻
[1]馬浩君.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48):141-142.
[2]陳澤宇.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與實施[J].科技資訊,2018,13(34):174-175.
[3]鄭作毅.基于高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4):69+76.
[4]任鴻雁.試論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7):59.
(青海省格爾木市第七中學?青海?格爾木?816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