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芳
摘 要:當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暴露出明顯的刻板化和程式化特征,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實際上,教師要從個性化的角度切入閱讀教學,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明確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從而提升閱讀教學品質。文章主要圍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
閱讀是個體與文本之間進行對話和交流的過程,對于小學階段的個體來說,閱讀既是一種個性化的學習行為,也同樣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基于文本進行閱讀能夠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深度,并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得到精神層面的塑造。由于個體具有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學習基礎,對于文本的認知也是別具一格的,在開展小學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別,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運用個性化閱讀打開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思維,進而得到思想層面的熏陶。針對小學語文開展個性化閱讀,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落實。
一、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內涵
所謂個性化閱讀,指的是不同于一般大眾化閱讀形式的新型教學方法。從教學的角度上看,個性化閱讀指的是在原本大眾化閱讀的基礎上,讓個體能夠從自己獨特的特色出發(fā)開展閱讀的行為。每個人基于不同的認知基礎,對于文本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語文閱讀這一模塊本身就具有濃厚的個性化色彩,學生在與作品進行對話的過程中,內心深處與文章形成的情感共鳴完全基于個體的實際情感體驗[1]。所以,如果僅僅用所謂的標準答案作為衡量學生閱讀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既不客觀,也不利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主動去品味、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個性化閱讀體現(xiàn)的是語文學科對于實踐及人文精神的重視,在開展個性化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能關注到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學習基礎及訴求進行閱讀?;趥€體差異進行閱讀教學的改革,也是當下新課程的改革要求。通過個性化的閱讀,能夠增強個體閱讀的主動性,加深對于文本的理解,讓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過程的樂趣,進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開展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的相關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閱讀空間
讀者對于文本有著千差萬別的理解,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認識到閱讀本身的獨特性,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感悟分享出來。教師不能將自己的見解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這種刻板的教學方式只會扼殺學生的個性及想象空間。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只是閱讀課程開展的組織者以及學生閱讀的促進者,教師要能夠帶動學生和文本進行積極地對話,而不是生硬地要求學生必須接受標準答案的約束。
很多教師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學生看作差異性的個體,而是習慣性地將自己的理解以及標準答案強加到學生的認知體系中,一些教師甚至不允許學生質疑,在課堂上也沒有留下足夠的提問空間,只顧完成教學任務,忽略了閱讀教學的質量。教師要能夠切實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通過營造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放下思想包袱,調動各種感官,加強對文本的理解,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智慧、讀出情趣。
良好的閱讀氛圍也需要教師能夠營造和學生之間平等溝通的氛圍,讓學生愿意和教師分享,這樣學生才能夠在良好的個性化閱讀氛圍中找到心理安全及心理自由,在此基礎上通過積極的思考,把握文本和賞析文本,讓閱讀變成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主動投入其中[2]。只有在學生接受的氛圍下開展閱讀教學,才能真正強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感受,發(fā)揮閱讀對個體認知以及情感發(fā)育的構建作用。
(二)指導學生有效開展個性化閱讀,為學生插上張揚個性的翅膀
為了有效推進個性化閱讀,教師也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掌握方法之后,在閱讀中快速提取信息。閱讀方法也是開展良好閱讀的必要條件,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做出閱讀數(shù)量的要求。從個性化閱讀以及閱讀能力促進的角度上看,個體只有具備一定的閱讀量,占有大量信息,才能為個性化閱讀打下扎實的基礎。具有更為廣泛閱讀面的學生,具備的知識體系也會更加豐富且扎實,教師要盡量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能夠在豐富的知識儲備帶動下,加深對文本的認知和理解。
在為學生選擇個性化讀物時,教師要注重結合課本的單元內容和主題,向學生提供一些備選的課題,然后讓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延伸。處于小學階段的個體,不同年齡段有著不同的閱讀偏好,教師要能夠基于學生的年齡特征,為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推薦。同時,教師也要在個性化閱讀文本選擇的過程中,考慮到和課本內容的契合程度,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內的教學重點將之延伸到課外,引導學生閱讀同一題目下的作品,或者閱讀同一個作者不同時期的文本,讓學生能夠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強化對課本文章的理解深度。教師對個性化閱讀文本的推薦,也要盡量選擇具有一定深度和知識性的內容,避免學生只是閱讀一些門檻低且不具備一定沉淀價值的讀物。
教師對學生個性化閱讀文本的推薦也要考慮到學生自身的自主選擇權,教師不可以完全限定或指定學生閱讀,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避免影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3]。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閱讀的主人,在文本閱讀時要能夠從整體出發(fā),把握內容、理解思路,并將積極的情感以及思維融入閱讀中,做出自己的判斷和分析。對文本的認知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要提出自己的質疑及思考,教師對于學生在個性閱讀過程中的種種表現(xiàn),也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只要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思考,不管是從什么樣的角度切入,教師都要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不能粗暴地遏制。如果學生的質疑及思考過于偏離,教師則要通過科學的引導,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傊?,教師要避免武斷地對學生進行批評,要讓學生能夠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世界,并進行能力的完善。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和多個層次進行比較閱讀和創(chuàng)意閱讀,讓學生能夠通過個性化的閱讀,塑造聯(lián)想能力和想象力,拓寬思維空間。
(三)關注到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促成個性化閱讀
閱讀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個體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過程,教師要鼓勵學生對閱讀的內容做出個性化的反應,引導學生走出思維的禁錮。每次閱讀結束之后,教師都要讓學生回顧文章,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以及整個文本中自己認為最重要的問題,通過代入思考,和文本進行深度的交流。對于文學作品的理解,教師也不應過于拘泥于標準答案,學生只要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積極地思考,對意義進行探索和建構,就是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行為,教師要予以鼓勵和支持。
教師可以在強化體驗的環(huán)節(jié),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小組內的成員圍繞閱讀的內容進行探討,學生在與同齡人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吸收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且能夠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思維火花的碰撞,強化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相關的活動也可以延伸到課下,讓學生能夠在課下形成個性化閱讀小組,選擇和自己閱讀偏好相近的同學,共同進行個性化閱讀的延伸。
語文教育的目的絕不僅僅在于讓學生學會生字和生詞,語文閱讀要能夠幫助學生讀懂文章的內涵,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實現(xiàn)深層次的發(fā)展,得到思維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的塑造。而個性化閱讀正是構建學生想象力發(fā)展的重要橋梁,教師要能夠把握好個性閱讀和思維訓練之間的關系,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樂趣。
(四)由課內閱讀向課外延伸,讓個性化閱讀永不枯竭
在傳統(tǒng)的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只強調對課本中文本的不斷精讀,學生對于單個文本的認知以及理解深度雖然滿足了教學的要求,但是并沒有掌握閱讀學習的方法,這種精講精讀反而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懈怠心理,失去閱讀學習的激情[4]。實際上,教師要能夠更尊重學生在個性化閱讀中的主體地位,通過組織讀書分享會以及討論會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將自己對于文本的認知和理解分享出來,并在交流的過程中得到口語表達能力的塑造,增強思維理解力以及讀書熱情。這些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教學活動,也需要學生做好足夠的準備,尤其在口語表達之前,學生要能夠理順思路、掌握相應的表達技巧,這種訓練同樣也是個性化閱讀向外輸出的有效策略,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多方面能力的聯(lián)動,在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中得到精神的熏陶及思想的啟迪。在個性化閱讀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注重點評的融入,很多教師采用的個性化閱讀,只關注到環(huán)節(jié)層面,在最后的評價上仍然采用的是一刀切的方式。教師要基于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表現(xiàn),為學生制訂靈活的評價模式。首先,教師要從發(fā)展的角度看待學生,按照學生的能力和水平將學生放到不同的層級中,根據(jù)每個層級的學習目標對學生進行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也要讓學生參與到個性化閱讀評價的行列中,這種帶領學生共同評價的方式,能夠有效緩解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由于負面評價給學生帶來的心理影響,教師要讓學生對自己的個性化閱讀進行自評,或者在同學之間進行互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不足以及他人身上的優(yōu)勢,不斷調整個性化閱讀的方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考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且尊重學生的個體化特征,保留學生對于文本的質疑權利,只有教師能夠真正認識到個性化閱讀的必要性,才能夠在實際閱讀中進行優(yōu)化以及落實,以個性化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實現(xiàn)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正偉.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有效教學初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8(1):113.
[2]王卉.做一個有“個性”的讀者——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思考[J].鋒繪,2018(7):119.
[3]劉毓華.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8(8):233.
[4]周安囡.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開展策略[J].讀與寫,2018(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