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雪云
【摘要】隨著我國信息化社會的不斷加深,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日常教學中,而多媒體教學方式正逐步在語文教學中嶄露頭角。多媒體教學以其豐富有趣的教學體驗,吸引著小學生學習語文,同時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實踐與思考;研究
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是現(xiàn)代信息社會發(fā)展的新的教學方式,其趣味性、教學內(nèi)容豐富等特點,非常符合我國目前教育發(fā)展的形勢。在達成既定的教學目的同時,也減輕了教學的負擔和學生的學習壓力。
一、多媒體教學在小學實踐的意義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教師缺乏教學手段、意識不強等條件限制,教師一般在課堂上對知識直接進行講授,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體驗,只是注重語文知識的培養(yǎng),沒有對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進行關注。而通過多媒體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內(nèi)容,讓語文課堂變得豐富有趣,師生在互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1]。
二、對多媒體在語文教學實踐的思考
(一)利用好現(xiàn)代技術豐富多媒體教學內(nèi)容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備課時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查找相關的教學資源,將自己查找的資源按照教學安排,存儲至電腦,制成多媒體教學課件,在對重難點進行標記的過程中,可以用彩色筆,同時將圖片、視頻素材嵌入多媒體課件中,吸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2]。
例如,在講授小學二年級《找春天》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收集相應的春天素材,如春景圖、小草、鳥鳴、樹木等,將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的春天事物的圖片和視頻,導入到多媒體教學的課件中,在重點語句和陌生詞匯上,可以使用彩色進行標記,以突出教學重點。教師把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按照課件順序進行教學,既豐富了教師教學的內(nèi)容,也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二)緩解教師教學壓力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中的知識點需要教師不斷反復進行教授,而一個班級的學生較多,教師想要顧及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是非常困難的,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而多媒體教學通過生活化的圖片和視頻,對教材中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加工,降低了語文學習的難度,學生更容易理解。
(三)增加師生互動
小學語文的多媒體教學擺脫了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獨自講授的特點,教師利用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和學生展開互動,學生在與教師互動中主動參與到語文的學習中,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對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是非常有意義的。
例如,在講授三年級《花的學?!芬徽n時,教師備課時可以提前收集網(wǎng)絡中花朵盛開的微觀特寫視頻,將花盛開的全過程引入到自己多媒體教案中。教師在課堂上先播放花盛開的視頻,讓學生觀看,之后回放雨景花盛開的第二種視頻,讓學生大聲朗讀出來,學生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伴隨輕柔的音樂進行朗誦,很容易融入教材的場景中。之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學生互動交流,把本課的知識難點和重點自然而然地融入教學中。學生在這種放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容易和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增加學習體驗。小學語文教師利用多媒體和學生互動,使得語文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在交流中鍛煉了自己的表達能力,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現(xiàn)代信息化時代,多媒體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十分廣泛。小學語文教師將多媒體教學應用到語文教學中,能夠豐富語文教材的內(nèi)容,將教材中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小學生易懂、易理解的圖片和視頻素材,由于這些素材和學生生活非常貼近,學生更容易接受。同時,小學語文教師應用多媒體教學也減輕了自己的教學壓力,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開教學,使得自己的教學更有目的性,更加有條理。
參考文獻:
[1]狄憲忠.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85-86.
[2]許俊.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9,000(00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