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北宋】蘇軾
春來幽谷水潺潺,
灼爍梅花草棘間。
一夜東風吹石裂,
半隨飛雪度關山。
【注】這首詩寫在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的途中。
梅花
【南宋】陳亮①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②,東君③正主張。
【注】①陳亮:南宋詞人,一生極力主張抗金,反對投降,有著強烈的愛國精神。②三弄:指笛曲名“梅花三弄”。③東君:司春之神。
【模擬練習】
1.兩首詩中的梅花形象具有怎樣的特征?
2.蘇詩中的最后兩句符合“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評論,請簡要分析。
3.“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句中的“橫”和“點”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賞析。
4.兩首梅花詩分別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參考答案】
1.蘇軾詩中的梅花生長在幽谷之中、草棘之間,并且遭到了狂風暴雪的猛烈摧殘,處境十分惡劣,它雖受打擊,卻堅強不屈。陳亮詩中的梅花清瘦明麗,敢為花先;傳報春信,傲雪凌霜。
2.蘇軾是在寫梅花,也是在寫他自己的不幸遭遇。表面上寫梅與風的搏斗是怎樣的慘烈,凋落的梅花漫空飛舞,隨雪飄過遙遠的關山,實際上是象征著小人骯臟的嫉妒與邪惡的陷害并沒能使詩人屈服,他的傲骨沒有被折斷,他承受著風霜刀劍,迎接春天的來臨。
3.“橫”寫出了稀疏的梅枝斜逸的姿態(tài),同時表現出白雪覆蓋下梅枝的潔白如玉、剛勁有力;“點”寫出了白雪下的梅花花萼晶瑩剔透,點綴著梅枝,表達了作者愛梅、惜梅之情。
4.蘇軾借梅花表達了自己遭受迫害后的痛苦以及堅貞不屈的情感。陳亮借梅花寄予了自己對梅花高潔、堅韌品格的由衷贊美之情,和對抗金充滿了必勝信心的愛國之情,以及讓梅花及其品格永留世間的美好愿望。
【下水美文】
梅花點點
◎劉德福
獨自一人時,我總是愿意走上這座梅花盛開的山坡。春寒料峭時節(jié),我忽然覺得我是站在時光的高處,那一首首帶著先賢哲思和情感的詩詞隨著寒風撲面而來。
說來奇怪,在萬物蕭條的冬天,卻有一種鮮花盛開,它們的生命在寒冷中也能如火如荼。仿佛冰雪是她的密友,寒風是她的戰(zhàn)旗,既有孤絕凄清的一朵兩朵,也有漫山滿坡的千枝萬枝。這就難怪有那么多筆觸伸向你,有的為你寫詩文,有的為你描畫像,更有歌唱家為你的高風亮節(jié)一展歌喉。
梅花,似乎是一枚枚飽含能量、富有沖擊力的子彈,一次次擊中中國文人的心靈。“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在酷寒中用香氣點燃這個世界。它真的像一個戰(zhàn)士,在四面受敵的嚴酷環(huán)境里,仍然用鏗鏘的風骨為這個世界留下一道美麗的風景。梅花點點,氤氳出了一個高雅圣潔的世界。
詩人們賦予梅花高雅的品格,人與梅花的關系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這些美麗的詩句往往膾炙人口,被譽為千古絕唱。
三國時,陸凱有個文學摯友,名叫范曄,住在長安。陸凱在春回大地、早梅初綻之際,自荊州摘下一枝梅花,托驛使轉贈范曄,并附短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弊躁憚P始,以梅花傳遞友情,被世人傳為一段佳話。南宋愛國詩人陸放翁的《卜算子·詠梅》里寫道:“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詩人借梅表現了自己懷才不遇的寂寞,以及遭受挫折也永遠保持高風亮節(jié)的情操。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tài)美和高潔的品性,詩人以此比喻自己孤高閑逸的生活情趣。
元代的王冕更是以《墨梅》名揚天下:“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tài)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毛澤東《詠梅》詞中為梅花精神賦予了新的時代內容:“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钡拇_,梅花一身正氣,堅強無畏,屹立于嚴寒里,凌雪吐香,獨立奮進,不依附于他物,正是中華民族堅強氣魄、高潔氣節(jié)的象征。也正因如此,梅花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國花,它在鑄就中華民族的氣節(jié)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桃花杏花陶醉在春風里,荷花海棠花沉溺在夏日的熏風中,菊花在白露秋霜中被冠上不懼風寒的桂冠。然而,在極寒的冬天,只有嬌柔嫵媚的梅花和六角形的雪花可以相媲美,它們一樣圣潔,一樣迷人。當我們在刺骨的寒風中走近梅花,才能真正地明白,唯有梅花才能用“孤絕”這個詞稱呼。肅立在茫茫風雪中,冷峻的寒意深入骨髓,此時,或濃或淡的梅香裊裊飄來,給這個寒涼的世界捎來了一絲暖意。
我常常在傾聽大自然的聲音時,覺察到一些隱沒在時光深處的話語。譬如梅香,點點綻放的姿態(tài)里隱約流露著感動的成分,堅定而又執(zhí)著。此時,我沉浸在這樣的節(jié)奏中不能自拔。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也許冷酷無情,但不能失去堅韌的精神和圣潔的品格。人的精神就如點點梅花,看似柔弱,卻迸發(fā)出感天動地的堅強。人生總要穿越許多次風雪交加的夜晚,總要邁過許多回山崩地裂的溝渠,彼時彼刻,我們需要在心里植下一棵梅樹,讓生命在最寒冷的時節(jié)綻放花朵,如此我們就能在穿越風雨與風雪的時候,具有令人感動的風姿。
事實上,在無數次的行走和尋覓中,我總能聽到一些獨屬于自己心靈世界的話語和歌唱。史鐵生——二十歲最狂妄的年齡失去了雙腿,于是,輪椅成了他行走世界的雙腳,可是他竟然硬生生地在人生的絕地上開辟出了波瀾萬丈的精彩世界。他手中的那支筆,既是穿越生命風霜雨雪的武器,也是大寫人生的獵獵戰(zhàn)旗。捧讀著他用生命血淚凝結而成的文字,我仿佛站在了梅園的山坡上,披風戴雪的同時,亦聞到了梅香點點。朱婷——河南大朱樓村的一個窮困家庭的女孩兒,曾經在輟學打工的邊緣徘徊,然而在生命的低谷,她沒有沉淪,也沒有對這個世界心生怨憤,而是將命運的風雪砥礪成生命的養(yǎng)分,于是,一朵寒梅叱咤于世界排壇。她是那樣的堅韌自信,又是那樣大氣磅礴,作為中國女排隊長,她帶領著姐妹們不斷地為國爭光。她是山野上綻放的一朵梅花,嚴酷的環(huán)境造就了她的自強不息,風雪的磨礪成就了她的堅忍不拔。
我行走在梅園的山路上,也是行走在一條鋪滿歌聲的路上。詩詞的馨香,穿越時空,彌漫著中華文化的韻味;先哲的思緒,樹起一座座清香四溢的豐碑。此刻,我確乎聽見了自己內心深處的獨語,真實而清澈,那是塵世中高蹈而又雅潔的梅花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