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國良(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市中醫(yī)醫(yī)院老年病科主任)
動脈隨年齡增長而逐漸硬化,這是一種退行性的不可避免的改變。
但是,積極防治動脈硬化病,可以讓“老化”來得更晚一些。
目前,動脈硬化患者大多長期處于穩(wěn)定期,適宜中醫(yī)中藥治療。從中醫(yī)角度來講,動脈硬化主要歸納為以下四種證型。
主要表現(xiàn)為倦怠,容易疲勞,體重超標,脘腹脹滿,食后腹脹,大便溏薄、黏而不太成形,口中常有黏膩感、不爽利,舌質淡胖,苔白膩,脈弦滑。
治療:選用四君子湯,痰濕較重者可加陳皮、半夏,濕熱重者加竹茹、茯苓、瓜蔞、膽南星等?,F(xiàn)在很多人喜歡喝薏米水除濕氣,但薏米屬于寒性食材,對于濕熱型的人群比較合適,但對于寒濕型的人群,最好配合黃芪、黨參、白術等一起服用。
表現(xiàn)為體倦乏力,腰膝酸軟,耳鳴眼花,晚上睡覺容易出汗,心煩,手腳心發(fā)熱。
治療:可用六味地黃丸、二陰煎等加減,常用藥物有首烏、枸杞、麥冬、沙參、黑芝麻、桑寄生、黃精、杜仲等。平時保健,閆主任推薦選用生地、枸杞、沙參、黃精等口感相對較好的中藥煎水代茶飲。
表現(xiàn)為面紅耳赤,心煩易怒,口干,大便干結,往往伴有高血壓,平時脾氣比較急躁、情緒容易激動,常常肝火上炎。
治療:可用天麻鉤藤飲等,常用藥物有天麻、鉤藤、葛根、決明子、制大黃、生地、黃芩、菊花等。其中,菊花具有清肝火明目的作用,可以泡茶喝。
表現(xiàn)為胸悶、頭痛、胸痛,特點是以刺痛為主,位置固定。外周血脈瘀阻可表現(xiàn)為手痛、腳痛;瘀阻在頭部則表現(xiàn)為頭痛;瘀阻在心臟則表現(xiàn)為胸痛。
治療:可用丹參飲、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等,常用藥物有丹參、蒲黃、紅花、川芎、三七、益母草、益母子、赤芍、田七等活血化瘀的藥物。中醫(yī)認為,“氣行則血行”。在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時,加一些理氣的藥物效果會更好,比如柴胡、枳殼、木香、陳皮等,可以推動血液的運行。此外,還有一些單方、經(jīng)驗方也有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