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偉 張樣平 劉 佳
(上海綠立方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上海 浦東新區(qū)200120)
蔬菜工廠是繼溫室之后發(fā)展而成的一種高度專業(yè)化、現(xiàn)代化的設施農業(yè),可為蔬菜生長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減少病蟲害的發(fā)生。蔬菜工廠的作物生產計劃性強、生長周期短、種植密度高,且適合開發(fā)功能性蔬菜,是未來農業(yè)發(fā)展的方向[1]。
上海綠立方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葉菜工廠采用淺液流栽培蔬菜[2],較好地解決了蔬菜根系吸收水肥與需氧的矛盾,且該技術對設備要求較低、能耗較小。葉菜工廠實現(xiàn)周年生產除需保持穩(wěn)定的營養(yǎng)供給、適宜的溫濕度及光照條件外,還需采用適宜的蔬菜優(yōu)良品種。適宜的蔬菜優(yōu)良品種不僅可縮短其生長周期,提高產量和品質,還能消除蔬菜作物抽薹等自然特性對周年生產的影響。因此品種篩選是葉菜植物工廠實現(xiàn)周年生產至關重要的基礎工作[3]。
青梗菜深受上海市民喜愛,是當?shù)刂髟跃G葉菜種類之一。作為低溫春化型蔬菜,青梗菜早春栽培時易開花抽薹,降低商品性。目前篩選青梗菜耐抽薹品種多以傳統(tǒng)土壤栽培為主[4],對水培青梗菜研究較少。為篩選出適合上海地區(qū)蔬菜工廠種植的耐寒、耐抽薹青梗菜品種,2018—2019年我們在上海綠立方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孫橋試驗區(qū)進行了青梗菜品種比較試驗,以期為蔬菜工廠青梗菜早春大規(guī)模生產的品種選擇提供理論依據(jù)。
參試青梗菜品種共有33個,具體編號及來源見表1。
試驗設在上海孫橋現(xiàn)代農業(yè)園區(qū)綠立方葉菜工廠試驗區(qū)。每個品種為1個處理,共種植3茬。第1茬:2018年11月26日播種,2019年1月9日定植,3月13日采收,育苗期44 d,生長期63 d;第2茬:2018年12月18日播種,2019年1月30日定植,3月28日采收,育苗期43 d,生長期57 d;第3茬:2019年3月7日播種,3月27日定植,4月26日采收,育苗期20 d,生長期30 d。
采用基質穴盤育苗。將珍珠巖和泥炭按一定比例攪拌均勻后裝入288孔穴盤,每個品種播72孔,播后覆蓋基質、澆透水,將苗盤置于人工光源育苗箱中催芽。種子出芽后將苗盤移至自然光育苗棚內,前期視基質干濕程度澆清水;植株2葉1心時噴施平衡型育苗肥,肥料濃度為1.0 ms/cm;植株4葉1心時將其定植到綠立方孫橋葉菜工廠生產基地玻璃溫室內,每個品種栽48株。采用間歇式營養(yǎng)液供應模式,營養(yǎng)液溫度設定為20℃,營養(yǎng)液配方為該公司內部10號配方,每天監(jiān)測營養(yǎng)液的pH值及EC值,保持其EC值1.5~2.0、pH值6.0~6.2。前2茬的試驗環(huán)境控制以保溫為主,上午7時左右收攏內保溫,打開天窗和側卷膜進行通風除濕,16時關閉天窗和側卷膜、展開內保溫;第3茬的試驗環(huán)境控制以通風降溫除濕為主,無雨時打開側卷膜及天窗,11~13時打開內遮陽和環(huán)流風機。2018年11月白天平均溫度20.0℃、夜間13.3℃,2018年12月白天平均溫度16.3℃、夜間10.2℃,2019年1月白天平均溫度14.2℃、夜間9.6℃,2019年2月白天平均溫度16.5℃、夜間10.2℃,2019年3月白天平均溫度14.3℃、夜間11.2℃,2019年4月白天平均溫度20.9℃、夜間13.1℃。
表1 參試青梗菜編號及來源
采收后每個品種選取8株測量株高并稱重,從中選擇3株縱剖觀察,調查葉片數(shù)、株形、葉片顏色、缺素花葉等植物學性狀。生長速度由慢到快評分為1~5分,束腰性由無到好評分為1~5分,葉片顏色由淺綠到深綠評分為1~5分,缺素花葉由嚴重到無評分為1~5分。第3茬播種時氣溫回暖,春化作用不明顯,因此根據(jù)前2茬試驗采收時植株是否開花、抽薹,將青梗菜耐抽薹性分為3個等級,即采收時已開花表示其耐抽薹性弱、已有抽薹跡象但未開花表示其耐抽薹性中等、沒有抽薹跡象表示其耐抽薹性強[4]。
各參試青梗菜品種的植物學性狀見表2。
由表2可知,青梗菜-1、青梗菜-2、青梗菜-3、青梗菜-4、青梗菜-5、青梗菜-7、青梗菜-8、青梗菜-29的耐抽薹性較強,其他品種耐抽薹性弱或中等;除青梗菜-9、青梗菜-24、青梗菜-25的生長速度較慢外,其余品種的生長速度為中等或較快以上;各參試青梗菜品種的束腰性均為中等以下;除青梗菜-2、青梗菜-7、青梗菜-28的株高低于20 cm外,其余參試品種的株高均高于20 cm;青梗菜-1、青梗菜-7、青梗菜-17、青梗菜-34的單株重均大于60 g,高于其他參試品種;青梗菜-9、青梗菜-18、青梗菜-20、青梗菜-21、青梗菜-23、青梗菜-24、青梗菜-25、青梗菜-40的葉片為圓形,其他參試品種的葉片為長形或“長+圓”形;各參試品種的單株葉片數(shù)量為8~15片;除青梗菜-40的葉片為紫色外,其他參試品種的葉片均為綠色,其中青梗菜2、青梗菜-3、青梗菜-4、青梗菜-5、青梗菜-17、青梗菜-29的綠色較深;各參試品種中,青梗菜-2、青梗菜-5、青梗菜-6、青梗菜-7、青梗菜-8、青梗菜-31、青梗菜-39的缺素花葉發(fā)生較輕??梢?,青梗菜-7的葉片顏色好、單株較重、生長速度快、花葉少、耐抽薹性強,株高18 cm左右,活體運輸時不易倒伏,適合蔬菜工廠早春種植。第3茬試驗時氣溫回升,生長期縮短,青梗菜-7的耐寒耐抽薹特征已沒有優(yōu)勢且單株重偏低,因此青梗菜-7的適宜播種時間為11月至翌年2月。
表2 各參試青梗菜品種的植物學性狀
本試驗采用淺液流間歇式供水模式,雖然配有營養(yǎng)液加溫措施,但在停水間隔期青梗菜根區(qū)溫度不穩(wěn)定,導致青梗菜生長環(huán)境比土培環(huán)境更惡劣,更易使作物出現(xiàn)抽薹現(xiàn)象,因此土培模式篩選出來的耐抽薹青梗菜品種不適用于水培模式[5]。此外,本試驗的種植模式種植密度過高,單株間距為10 cm×10 cm,因此在單株重偏低時就采收,若增加植株間距,青梗菜單株重也會增加。
綜上所述,與其他參試品種相比,青梗菜-7的耐抽薹性好、生長速度快、植株矮而不易倒伏且耐儲運、單株較重、花葉少且葉色翠綠,可作為上海地區(qū)蔬菜工廠淺液流栽培模式早春栽培的耐抽薹主選品種,最適播種時間為11月至翌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