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陽
思想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建設。在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總布局中,關于思想建黨的內容發(fā)生了變化,同時也對思想建黨提出了新要求。面對新時代黨的建設新要求,思想建黨應當如何適應變化、從何種路徑繼續(xù)向前推進是本文要探討的內容。
一、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對思想建黨提出的新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同時在報告中指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以加強黨的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以調動全黨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為著力點,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這為新時代的思想建黨提出了三個方面的新要求。
首先,思想建黨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應有之義,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以黨章為根本遵循,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逼浯?,思想建黨要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宗旨為根基。中國共產黨與其他政黨的區(qū)別之處,就是有著崇高的政治理想和政治追求。習近平總書記形象的把理想信念比作共產黨員的精神之“鈣”,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精神支柱。再其次,思想建黨要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同向發(fā)力,統(tǒng)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這一要求的提出深刻總結了黨在自身建設中的內在規(guī)律,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只有相互協(xié)同作用,以制度為保障,才能把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新時代黨的思想建設應當牢牢把握這三個方面的新要求。
二、當前黨的思想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分析
這一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一些黨員的理想信念不堅定,對共產主義在一定程度上持有懷疑態(tài)度,在思想建黨主陣地上,甚至出現(xiàn)了個別有損黨的形象的言論;第二,少數(shù)黨員干部存在“兩面人”的問題,在認識和行為兩方面表現(xiàn)不一致,對黨的思想理論、方針政策了然于胸,但在生活中又對腐敗行為和四風問題抱有漠視或接受的態(tài)度;第三,“庸政懶政”現(xiàn)象的發(fā)生,在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給“昏、懶、庸、貪”四種官員“畫像”,指出“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涂的昏官,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不做以權謀私、蛻化變質的貪官”。
具體表現(xiàn)都和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有著緊密關聯(lián),而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在于三個方面。第一,對思想建設和政治建設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地位和作用沒有深刻的認識。思想建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就被擺在黨建的首要位置,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具有許多新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發(fā)生,思想建黨所具有的長期性、復雜性和反復性的特點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則顯得不夠鋒利。第二,思想建黨教育活動的核心要素作用不強。黨的思想建設主要通過各種具體的思想教育實踐活動來實現(xiàn),思想教育的效果是其系統(tǒng)中各個要素共同發(fā)揮作用的結果。思想建黨教育內容的不完善、教育方式和載體不適應新媒體時代黨員干部獲取信息的習慣、教育活動的主體業(yè)務能力參差不齊并對教育對象的情況掌握不足等問題,也在影響思想建黨的實效性。第三,思想建黨的文化環(huán)境保障支持不力。黨內政治文化在思想建黨過程中起到了文化環(huán)境的支持作用。黨的思想建設和黨內政治文化相輔相成,思想建黨過程中所輸出的內容如果與已呈現(xiàn)出的黨內政治文化相符合,就會使黨員干部在內心對思想建黨的內容產生更深層次的認同;反之,如果黨內政治文化與思想建黨的內容不相符,這種反差不僅使黨員干部內心不僅無法產生認同,還會認為思想建設只是“走過場”、“做樣子”。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進展和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黨內風氣有了巨大轉變。但是,好人主義、官僚作風、圈子文化、特權意識等現(xiàn)象仍然存在,它們扭曲了黨內政治文化,成為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的阻礙。
三、新時代加強思想建黨的路徑選擇
1.牢牢把握新時代的新要求作為思想建黨事業(yè)發(fā)展的方針。新時代黨的建設的新要求為思想建黨明確了方針,即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第一,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思想建黨。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黨的建設總體布局的首位,是習近平新時代黨建思想的一項創(chuàng)新。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首先要堅決維護黨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牢固樹立“兩個維護”和 “四個意識”,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其次要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尊崇黨章、維護黨章,嚴格執(zhí)行黨政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規(guī)定。進入新時代,只有旗幟鮮明的講政治、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才能統(tǒng)一全黨思想,凝聚全黨力量,為實現(xiàn)黨的綱領和目標而共同奮斗。第二,把堅定理想信念宗旨作為思想建黨的根本任務。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堅定理想信念是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首先,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解上,建立在對人類社會歷史和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的認識上。其次,理想信念的堅定還體現(xiàn)在實踐之中。共產黨員崇高的信仰、堅定的信念,體現(xiàn)于在實踐中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廉潔奉公、踏實勤懇。第三,將制度建設貫穿于思想建黨。把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思想建設,應當厘清二者的關系,思想是根基,但思想易變動,因此要以制度“固根基”。思想建設最終要落實到制度建設上,靠制度來保證思想建設成效的長期穩(wěn)定。實踐一再證明,制度治黨如果離開科學的思想引領就會迷失方向,而思想建黨如果沒有制度的保障就是空中樓閣。因此,思想建黨要增強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宗旨、引導黨員干部的價值觀念追求,就要做到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fā)力、相得益彰。
2.優(yōu)化思想建黨的核心要素。? ? 優(yōu)化思想建黨的核心要素包括豐富思想建黨的內容、拓展思想建黨的方法和載體、提升思想建黨主體素養(yǎng)。第一,把心理教育融入思想建黨的內容中。思想建黨的核心是其內容,黨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紀教育四個基本內容,構成了黨的思想建設的內容框架,而這四個基本內容及其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均側重于理性認識,而人的認知必然是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因此,應當在四個基本內容之外加上心理教育的內容。首先,要重視黨員干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黨員干部疏解情緒、緩解壓力。其次,要重視黨員干部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強化辯證思維、系統(tǒng)性思維等思維方式的訓練。再其次,加強黨員干部精神品格的塑造,通過“四史”教育,從史實背后挖掘革命先輩和社會主義建設者身上的精神品質、人格魅力,從而對黨員干部產生激發(fā)使命感和強化意志力的效果。第二,借助新媒體拓展思想建黨的方法和載體。思想建黨的方法與載體互為依托,方法依靠載體來呈現(xiàn),載體依靠方法起作用。首先,拓展思想建黨的方法和載體應當把握成人思想觀念形成的規(guī)律和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方式的改變。在此過程中應當注意,隨著黨員的知識不斷豐富,思考能力提升,以說教和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教育已經不能很好的實現(xiàn)教育目的,必須在教育過程中了解黨員干部的需要,注重體驗和啟發(fā);其次,應當借助日益進步的新媒體技術,利用互聯(lián)網優(yōu)勢把思想教育的內容通過手機、平板電腦、數(shù)字電視等新的信息接收終端,在迎合黨員干部新的閱讀和學習習慣的同時,把正確的、科學的、權威的思想和言論展示出來,從而達到教育目的。第三,提升思想建黨教育活動主體的素養(yǎng)。思想建黨的主要途徑是教育學習,黨校是培養(yǎng)干部的主陣地、主渠道,黨校教師是思想建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在談到加強黨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時候談到:“著力培養(yǎng)政治強、業(yè)務精、作風好的知名教師”。黨校教師提升自身素養(yǎng)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牢記“黨校姓黨”,自覺做到思想上、言行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并敢于在關鍵時刻“亮劍”維護黨的形象;其次,黨校教師應當始終夯實理論基礎、關注熱點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和科研能力;再其次,黨校教師還要深入基層調研,了解黨員干部急需解決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了解黨員干部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等,與教學結合,提升教學實效。
3.加強思想建黨的“軟硬保障”。第一,以制度機制為保障推進思想建黨常態(tài)化。思想建黨的常態(tài)化建設是對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貫徹,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執(zhí)政規(guī)律和人的思想觀念形成發(fā)展規(guī)律的必然要求。推進思想建黨常態(tài)化建設,首先應當有制度和機制的保障,嚴格黨規(guī)黨紀、構建監(jiān)督體系、建立考評機制;其次,應當推進學習培訓和實踐活動的融入日常,并促進學習任務和業(yè)務工作的有機結合;再其次,應當注意傳播方式的大眾化,既要讓黨員干部學習原汁原味的馬克思主義經典,又要深入淺出讓黨員干部在理解的基礎上內化于心外化與行。第二,以黨內政治文化為思想建黨營造良好環(huán)境。風清氣正的黨內政治文化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文化環(huán)境保障,同時也可以轉化成為思想建黨源源不斷的教育內容。黨內政治文化建設,首先要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觀點與方法;其次要堅定文化自信,應當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繼承革命文化、弘揚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取三者所長共同涵養(yǎng)黨內政治文化的根基;再其次要發(fā)揮好“關鍵少數(shù)”的帶頭作用,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強化自身黨性修養(yǎng)、堅定理想信念和宗旨、堅持群眾路線;最后要把人文關懷融入組織生活,利用談心談話制度了解和關心黨員干部,建立激勵和容錯糾錯機制愛護和幫助黨員干部,營造有溫度、有彈性的黨內政治文化環(huán)境。
(作者單位:中共蘭州市委黨校(蘭州市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