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地勘局208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重慶 400700
龍頭山危巖位于巫溪縣老縣城龍頭山隧道口頂部,全長240m,危巖帶頂底平均高差35m,平均厚度約3m,臨空方向85°,距底部環(huán)城公路高差103m,距大寧河現水面高度131m,屬于大型、特高位危巖帶,危及人行隧道、車輛通行隧道、小商品市場、農貿市場。據前期勘查實物指標調查,通往隧道的日流動車輛200余輛,日流動人口1000人次。確定地質災害防治等級為一級。危巖帶形成了W01、W02兩個危巖單體,W01危巖體呈柱狀形態(tài),長約10m、高約5m、厚約3m,體積為150m3,底部形成凹腔臨空;W02危巖體長約20m、高約6m、厚約3m,體積為360m3,底部為凹腔臨空,目前已有崩塌掉塊。龍頭山危巖立面見圖1。
圖1 龍頭山危巖立面圖
該治理工程為一般永久性工程,各級防治工程必須安全可靠,力求長治久安地確保危巖整體穩(wěn)定;綜合治理措施為“危巖單體清除+錨噴支護+被動防護網”,危巖單體W01、W02采用人工清除的治理方案;危巖帶采用錨噴支護+被動防護網的治理方案;下方素噴部分采用錨噴支護進行加固處理。結合危巖帶自身特征及危巖治理措施,編制出科學合理的超高腳手架及防塌棚搭設方案,解決施工作業(yè)平臺及下方公路及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問題,為治理工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保障。危巖下方公路見圖2。
圖2 危巖下方公路圖
執(zhí)行《重慶市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則(CQQDGZ—2013)》(渝建發(fā)〔2013〕85號);《重慶市市政工程計價定額》、《重慶市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重慶市房屋修繕工程計價定額》、《重慶市建設工程混凝土及砂漿配合比表》、《重慶市建設工程施工機械臺班定額》(渝建〔2018〕200號)、《關于適用增值稅新稅率調整建設工程計價依據的通知》(渝建〔2019〕143號);材料價格參照當期重慶工程造價信息調整人工、材料、機械價差,地方材料價差,缺項的參照市場價;工程量計算依據《重慶市巫溪縣城廂鎮(zhèn)龍頭山危巖應急搶險施工圖設計》文件及圖紙。
(1)人工清除危巖體:按人工鑿較硬巖考慮計算,同時考慮清除石渣的垂直運輸90m,外運土石方按5km考慮。
(2)錨噴支護:①錨桿工程。錨桿為非預應力錨桿,長度平均按5m計算,鉆孔直徑為Φ91mm,桿體材料為Φ25mm(HRB400)三級螺紋鋼筋,錨固砂漿采用M30水泥砂漿進行注漿,按全黏性錨桿計算。②噴射混凝土?;炷羾娚浜穸葹?00mm,混凝土等級為C25,掛Φ8@200單層雙向鋼筋網,錨桿外錨頭周圍為0.5m×0.5m范圍網筋加密為Φ8@100Ⅰ級鋼筋,鋼筋保護層厚度為30mm。③泄水孔。泄水孔孔徑為75mm,間距為3m×3m,外傾坡度不小于5%,正方形布置,泄水孔采用PVC管。
(3)RXI-50型被動防護網:在高程316m附近設置RXI-50型被動防護網,網高3m、間距10m設置鋼柱。鋼柱基座采用C25砼澆筑,土層中基座平面尺寸為1m×1m,埋深按1.5m考慮。
(4)措施費用:包含超高腳手架及防塌棚搭設費用,材料二次轉運費用。
鑒于施工區(qū)域為大寧河谷高陡岸坡,危巖帶地形平均高差達120m,因此所有治理工程項目必須搭設腳手架為作業(yè)平臺進行,危巖邊坡超高承重施工作業(yè)腳手架作業(yè)施工平臺設計要求自下而上搭設腳手架至危巖帶頂部,腳手架下方必須搭設多排,梯級向上搭設,以保證該超高承重腳手架的安全性。另外,超高危巖帶危及下方公路及過往行人、車輛的安全,必須搭設防塌棚。超高腳手架和防塌棚的搭設均為非常規(guī)設計,預算定額中并無配套的預算標準,因此,如何計算超高腳手架及防塌棚等措施項目費用成為該工程預算編制的重點和難點。
施工場區(qū)位于巫溪縣縣城區(qū)內,龍頭山隧道上方,區(qū)域施工交通條件較為便利,但由于危巖帶所處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度較陡,僅有一條崎嶇的小路達到山頂,通行困難,因此所有的材料只能以人工搬運的方式轉運進入施工區(qū)域,二次轉運考慮水平運輸1000m,垂直運輸平均90m。如何計算材料二次轉運的費用也是該工程預算的重點和難點。
(1)腳手架費用預算。因定額標準中腳手架搭設為雙層腳手架,最大高度為48m,該項目腳手架搭設最多為8層,最大高度為120m,無法直接套用定額,因此預算編制時首先對腳手架的分層分高度和主要耗材進行拆分統計(見表1)。48m高度以下的腳手架,在套用標準定額的基礎上,主要調整鋼材、卡扣件及腳手板的實際耗量;對于48m高度以上的腳手架,除調整鋼材、卡扣件及腳手板的實際耗量外,還需給超高搭設難度確定系數。經測算,該項目對超過48m以上腳手架搭設超高難度系數按2.8考慮。
表1 腳手架主材耗量統計表
(2)連墻件費用預算。為防止腳手架傾覆,需設置腳手架連墻件錨固,按間距3m×3m矩形布置,錨固于坡面穩(wěn)定基巖內。錨孔直徑為50mm,深度為1.5m,錨桿桿體采用1E25,M30砂漿灌注,套用錨釘定額。
防塌棚設計采用雙層硬防護封閉式構造,高6m,凈空高度為5m,通行高度為4.5m。通道步距為1.5m,立桿間距為1.5m,布置為雙立桿加強,立桿下設C25素砼基礎,基礎高1.5m。防護棚頂部設置三層竹板硬防護,每層間距為0.5m,頂層底部用彩條布水平封閉。防護棚靠公路內側設置竹板防護,立桿處設警示燈及限高、限款、限速警示牌。根據設計圖紙,預算將其分解為垂直防護架和水平防護架,并分別套用定額,并調整其中主材的耗量;立柱、基礎挖方及基礎砼直接套取相關定額標準;警示燈及限高、限款、限速警示牌按市場價計算。
材料二次運輸主要參考《重慶市房屋修繕工程計價定額》(2018年)人力及汽車運輸相關標準,人力垂直運輸材料費用按照垂直運輸距離折合10倍水平運輸距離計算。另外,腳手架鋼材及腳手板的二次運輸,在考慮攤銷的情況下,二次運輸應考慮往返。
龍頭山高位危巖治理工程施工圖設計預算編制充分考慮了現場實際情況,結合項目的特殊性采用合理可靠的方式進行預算編制,在財評中被認可。通過后期施工驗證,預算資金正確合理,有效保障了工程的順利實施,同時也保證了施工單位的合理利益,使財政資金得到有效使用。通過龍頭山危巖治理工程預算的編制,為其他高位危巖治理工程預算編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