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余
貓咪,一種神奇的生物。
眼睛里裝著星辰大海,腳爪乘著翩翩輕功。
如今很多人都喜愛“吸貓”“云養(yǎng)貓”,但吸貓不是現(xiàn)代人的專利,古代貓奴愛起貓來的瘋狂勁兒,不亞于現(xiàn)代人。
從達官貴人到文人墨客,無數(shù)人徹底淪為“貓奴”。
從先秦開始,我國就有非常明確的關(guān)于貓的記載。
《莊子·秋水》記載“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貍狴”,最開始把貓叫作貍,主要是用來抓老鼠守食糧的。
到了唐朝,中亞和西域開始向中國傳入已經(jīng)過馴養(yǎng)的貓種。波斯貓在當(dāng)時被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一躍成為宮廷貴族喜愛的萌寵,被喚作“貍奴”。
李商隱詩中曾寫道“鴛鴦瓦上貍奴睡”。
及至兩宋,中國人對貓的喜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聘貓”也稱“納貓”,而古人選貓,首先是看貓的顏值!
貓的形態(tài)顏色有種種不同,清咸豐年間黃漢編著的《貓苑》指導(dǎo)人們?nèi)绾翁暨x一只適合自己的貓。
貓之毛色,以純黃為上,
純白次之,純黑又次之。
——《貓苑》
古人最愛的是純色貓,在純色貓中又數(shù)橘貓為貓上貓。
選好貓后,接下來就是“聘貓”了。宋代的納貓流程最為完備,在這一歷史時期,溫馴體貼的貓超越了狗,成為文人騷客的心頭最愛。
他們給貓咪起了愛稱“貍奴”“小於莵”,而吸貓成癖的人則被稱為“貓精”。
“納貓如納妾”說的就是宋代的納貓流程。此時你若想要擁有一只貓咪,要先翻一翻《象吉備要通書》《居家必備》《玉匣記》等書,挑選一個“納貓吉日”,寫一份納貓契,再為貓?zhí)暨x聘禮,才算完成了聘貓的前期工作。
納貓契與聘禮也十分講究。
宋朝人買賣牲畜都要簽訂契約,只有買貓的契約寫的是聘書,也稱納貓契,目的是締結(jié)契約,請?zhí)焐系纳裣蓙碜鰝€見證。
納貓契類似于婚書,主要內(nèi)容有納貓日期、貓的外貌及納貓人對它的要求:要好好抓老鼠,不能亂偷東西吃,不能到處亂跑。
聘禮則分為兩種。
如果聘來的貓是家貓生的小貓,就要給主人家送鹽,有的地方也會送糖和茶葉等;如果聘來的貓是野貓,則要給貓媽媽送一串小魚。
黃庭堅《乞貓》:“聞道貍奴將數(shù)子,買魚穿柳聘銜蟬”,他行“買魚穿柳”之禮聘貓上門,又給貓取了個雅號叫“銜蟬”,受他影響,后世的貓還有名為“銜蟬奴”“昆侖妲己”的。
做完這些前期工作后,才能帶著貓回家。但別急,貓的回家路上也有規(guī)定!
“用斗或桶,盛以布袋,至家討著一棍,和貓盛桶中攜回。路遇溝缺,須填石以過,使不過家,從吉方歸。取貓拜堂灶及犬畢,將箸橫插于土堆上,令不在家撒屎,仍使上床睡,便不走徃?!?/p>
——《崇正辟謬通書》
將貓納回家時,要把它裝在斗或桶里,外面套上布袋,再找主人家討要一雙筷子也放在裝貓的容器里。假使路上遇到坑洼,一定要用石頭填平。
到家以后,先帶著貓咪去拜家里的灶神和狗子,然后把討要的筷子插在家中的土堆里,之后貓咪就會把這個土堆當(dāng)成自己上廁所的地方。
這也許就是最早的貓砂了!
你以為在古代完成這些就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鏟屎官嗎?
不不,這是門大學(xué)問!
貓生虱,桃葉與楝樹根搗爛,
熱湯泡洗,虱皆死。
樟腦末擦之,亦可。
——《行廚集》
現(xiàn)在的養(yǎng)貓人會給貓咪驅(qū)蟲,而古人則發(fā)明了驅(qū)蟲的中藥,來避免貓咪身上長虱子。此外,他們還找到了判斷貓咪有沒有虱子的方法。
貓于黑暗中,逆循其毛,能出火星者為異,并不生蚤虱。
——《酉陽雜俎》
在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逆著毛擼貓,能擼出火星的話,就說明沒有長跳蚤。
明代徐樹丕在《識小錄》中寫“貓不食蝦蟹”?!侗静菥V目》里記載:“薄荷,貓食之醉。陸農(nóng)師曰:薄荷,貓之酒也。”
古人很早就知道貓咪不能吃蝦和蟹,這種寒涼的東西會讓貓咪拉肚子。同時,貓薄荷會讓喵星人產(chǎn)生幻覺,醉態(tài)百出。做完這些,還要給貓做絕育手術(shù)!
公貓必閹殺其雄氣,化剛為柔,日見肥善?!敦堅贰?/p>
古人一早便知道,給貓做絕育手術(shù)后,它會性情溫馴,日益圓潤。貓奴自古就有,沒想到鏟屎官的技術(shù)在古代就如此成熟!
宋代的吸貓產(chǎn)業(yè)極為發(fā)達。
集市上不僅賣貓窩、貓糧,還可以給貓美容。但說起吸貓成癮的,詩人陸游必得榜上有名!
寫出“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陸游,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貓奴,也是寫關(guān)于貓詩最多的詩人。
鹽裹聘貍奴,??磻蜃纭r時醉薄荷,夜夜占氍毹。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仍當(dāng)立名字,喚作小於菟。這首詩名為《贈貓》,是陸游寫來紀(jì)念自己成功納貓。
他給貓咪的聘禮是鹽巴,可見他領(lǐng)養(yǎng)的是一只家貓。但他用了貓薄荷,堂而皇之地戲弄小貓咪,還要戲稱貓咪醉態(tài)百出,興奮地去抓耗子。
陸游總覺得自己虧欠貓些什么,于是在《贈貓》其二中寫道:
“執(zhí)鼠無功元不劾,一簞魚飯以時來。”
貓捉老鼠有功,我要喂它魚飯來犒勞它。
此外,陸游還有“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山房萬卷書”等許多愛貓詩句,為自己的愛貓起名“於菟”。
同樣在宋代,貓咪不僅入詩,更達到了畫貓的巔峰!南宋畫家李迪就是當(dāng)中癡客!
他極愛貓咪,留下了《秋葵山石圖》《貍奴小影》及《貍奴蜻蜓圖》等傳世佳作。
到了明清,出現(xiàn)了一位重度吸貓患者——嘉靖皇帝。他專門下令創(chuàng)辦宮廷養(yǎng)貓專用地——貓兒房,賜給每只貓兒官職和昵稱。
當(dāng)愛貓死去時,嘉靖帝悲痛得幾天不吃不喝,甚至要求大臣寫祭文為其超度,用金棺材下葬,造碑立冢。
乾隆皇帝也是鏟屎官中的高端玩家。他讓皇家畫院把自己寵愛的貓咪畫成圖冊,名為《貍奴影》,并以滿漢雙文標(biāo)注了名字,以供自己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