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為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要求教師的教學實踐更具效率性和策略性,通過運用不同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興趣法刺激學生的求知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理解物理學科的邏輯性和嚴謹性,培養(yǎng)思維嚴密的學習品格,鍛煉物理思維,強化核心素養(yǎng)。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有很大的不同點,物理其本質(zhì)上是一種思維方式,并且這種思維方法來源于生活又能應(yīng)用于生活,教師要積極探索物理教學技巧的創(chuàng)新,重視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就現(xiàn)階段物理實驗教學狀況進行深入分析。
【關(guān)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33.7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36-0106-02
On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 Sports School of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PENG Dajun
【Abstract】The new course is changed to teachers to put forward higher-level requirements, requiring teachers to be more efficient and strategic in teaching practice,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rough the use of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o stimulate students' curiosity through interest methods, and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 actively understand the logic and rigor of physics, cultivate a rigorous learning character, exercise physical thinking, and strengthen core literacy. Physics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subjects. Physics is essentially a way of thinking, and this way of thinking comes from life and can be applied to life.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innovations in physics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pay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物理主要是研究物質(zhì)運動規(guī)律與基本結(jié)構(gòu)的學科,它是十分嚴謹與復雜的,新課改要求初中物理要堅持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理念,結(jié)合效率教學法。興趣教學法等幫助學生增強自主性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學生從心底里愛上物理,主動學習物理。強化物理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結(jié),將物理的生活化深入人心,物理的本質(zhì)是為解決實際問題,而物理也要加強生活化引導。除了內(nèi)容教學,還要引入新的教學技巧,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一、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存問題
(一)實驗資源匱乏以及設(shè)備落后
雖然國家加大對教育事業(yè)的投資力度,但是對于一些偏遠地區(qū),教學資源還是有限的,實驗設(shè)備缺乏不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導致學生對物理實驗沒有興趣,不愿意主動投入實驗。時代的發(fā)展為教育事業(yè)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比如為教學活動提供了很多現(xiàn)代化設(shè)備,大大豐富了教學手段,讓原來的黑板加粉筆組合換成了多媒體,使課堂信息化,影音結(jié)合的多媒體設(shè)備十分受初中生歡迎,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將枯燥的課文有聲化,將死板的內(nèi)容生動化,改變原來死氣沉沉的教學環(huán)境。從學校硬件設(shè)施看,可以引進更多的教學設(shè)備,如多媒體設(shè)備,這樣可以豐富教學手段,讓原來的黑板加粉筆組合換成了多媒體,使課堂信息化,影音結(jié)合的多媒體設(shè)備十分受初中生歡迎,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教師可以將枯燥的課文有聲化,將死板的內(nèi)容生動化,改變原來死氣沉沉的教學環(huán)境。從軟件設(shè)施看,要引進多種教學技巧及教學方法,將教師和學生置于活躍的學習氛圍中,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二)教學方法單一
從我國教育現(xiàn)狀來看,大部分教師教學風格沉悶單一,課堂學習氛圍不濃厚,初中生由于年齡原因,活潑愛動,自制力不強,對于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很容易導致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聽課效率低下的問題,這樣就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大大降低,學生的基礎(chǔ)就不容易打牢固,為以后的物理學習埋下很大隱患。物理本身是連續(xù)性很強的學科,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初中階段的物理重基礎(chǔ),如果某一部分基礎(chǔ)沒打好,很容易導致后面的相應(yīng)課程聽不懂。除此之外,從教師層面說,教師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如講課就是把所有知識一股腦地講出來,并沒有考慮學生是否聽懂,也沒有注重教學技巧,這是典型忽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做法,填鴨式教學并不適應(yīng)如今的課堂,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快樂學習的課堂。
二、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構(gòu)建科學合理的學習實驗小組
小組的劃分要科學合理,這也是保證小組學習順利進行的前提。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可以參考蛇形分組、組內(nèi)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座位相鄰相近等要求標準,保證每個小組的水平大致處于同一水平線,不能存在明顯的差異,分組時還要將每個學生的學習要素,要分析到位,如學習成績、基礎(chǔ)知識掌握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以及思維發(fā)散能力等,充分保證每個小組兼具各方面要素,充分利用小組成員特長,便于學生之間在實驗過程中互相幫助,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
(二)發(fā)揮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
新課改強調(diào)要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片面地理解為課堂的一切都由學生做主,正如上文所說,教師要掌握課堂的節(jié)奏,做知識的引路者,恰到好處的指點,而不是讓學生如無頭蒼蠅一般亂作一團。更有甚者,沒有領(lǐng)會課堂時效性的精髓,反而將片面性發(fā)揮到極致,比如為了追求所謂的熱鬧的課堂氛圍,對學生投其所好,盲目允許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實驗進行。筆者認為,物理是一個連續(xù)性很強的學科,并且初中階段的學生并不具備真正的學習吸引力,他們自己挑選的實驗并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反而會給自己留下太多短板,久而久之,物理知識的漏洞就會越來越多,如此一來,物理基礎(chǔ)很難打好。這種盲目跟風遠遠達不到系統(tǒng)學習的水平,因此,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初中物理課堂所必不可少的。
(三)實現(xiàn)物理實驗生活化
為了讓學生知道生活處處有物理,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物理知識競賽,將物理與生活實際結(jié)合。在初中物理追及問題方面,大部分學生總是不理解。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口述和講解,學生仍然無法理解,那么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究。例如,教師可以提問為什么夏天自來水管壁會出現(xiàn)水珠,然后分組討論,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說出不同答案,最后由教師公布答案,科學解釋這是液化現(xiàn)象,由于自來水管埋在地下水溫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放出熱量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教師公布答案后不能否定學生錯誤的答案,表揚每一位參與競賽的人,鼓勵學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給每一名參加競賽的學生頒布獎項,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班級活動。
三、結(jié)語
初中物理實驗是一門調(diào)動學生興趣的課程,能夠鍛煉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還能豐富學生學習和生活,為以后步入社會、融入社會生活打下基礎(chǔ)。因此設(shè)置趣味性的實驗,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多多結(jié)合生活實際,增強物理的生活化,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對生活的重要性,同時能學以致用,利用物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讓學生愛上物理,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和整體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萬杰,唐西仁.對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7(15).
[2]徐旦.新課改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驗改進與創(chuàng)新[J].科學大眾,2017(03).
作者簡介:彭大俊(1974-),男,漢族,江蘇響水人,本科,中教一級,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
328950033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