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王杰
摘 要:足球運動不光是靠技戰(zhàn)術來支配比賽,還要有具備良好的足球意識的球員來完成整個比賽的流程。足球運動的顯著特色在于要求所有的運動員具備攻、防兩端所應具備的一切能力。足球場上的球員行動屬于意識的體現(xiàn),而根據(jù)比賽場的職責劃分,隊員要有防守以及進攻這兩種意識,對于足球運動來說,培養(yǎng)中場球員的進攻意識非常重要。
關鍵詞:足球;意識;技術;戰(zhàn)術;進攻
一、中場進攻球員必備兩大基本能力
(一)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力
技術在足球運動的一系列要素中位居第一位,其組成部分包括兩個方面,即基本技術以及比賽過程中應用技術的能力。應用技術的能力即足球運動的理解、判斷、觀察的組合能力,賽場上的所有技術動作都需要結合比賽過程中的兩方進行有選擇的反饋。在上述一系列動作的完成中,務必涵蓋觀察、預判、閱讀比賽以及快速決策的能力。足球運動員具備的觀察能力愈強,則愈容易獲得更及時和更多的信息,愈具備把握戰(zhàn)機或創(chuàng)造機遇的機會。為此,足球比賽受到觀察能力的直接影響作用。在現(xiàn)代足球比賽中,運動員開闊的視野與敏銳的觀察能力是獲取佳績的關鍵因素。具備敏銳觀察能力的運動員更容易深刻理解足球比賽規(guī)律,具備豐富的行動創(chuàng)造性,他們可以在對手不留意的情況下迅速反應和搶占先機,從而取得理想的比賽效果。
(二)體能
現(xiàn)代足球運動越來越往綜合化方向發(fā)展,作為球隊防守和進攻的聯(lián)系紐帶,中場球員需要具備較高的體能素質,如第十三屆世界杯上的馬拉多納可以帶球不間斷晃過英格蘭隊員五名,然后向對方大門射入,這盡管跟其具備的精湛球技相關,然而,倘若他的體能素質較低,那么將難以在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中長途奔跑逆襲以及做出高難度的過人動作。當今世界足壇,過多的中場球員限制了球員的活動余地。因此,只有很少的時間給球員控制球和觀察場上的變化發(fā)展。比賽時,球員站在原地等球或慢跑中接球,勢必會受到對方的夾擊。因此,整場比賽球員應始終處于活動的狀態(tài)。
在激烈對抗、密集防守、高速度、瞬息萬變的實戰(zhàn)條件下,現(xiàn)代足球本身也在向熟練、簡練、準確地完成技術的方向發(fā)展。在技戰(zhàn)術特點上,表現(xiàn)為攻防的轉換加快、攻防速度的加快及攻防的對抗激烈三個方面。
1.攻防轉換次數(shù)更多、間隔時間更短。因為兩方攻防轉換次數(shù)更多、間隔時間更短,增加了盯人和跑位以及選位的難度,增加了跑動距離和應用戰(zhàn)術以及技術的次數(shù),表現(xiàn)了比賽的更高體能要求、速度標準。
2.攻防速度尤為迅速。爭奪時間以及搶占空間是足球比賽的本質所在,這樣可以合理地處理球與有效地控制球,從而射門和獲取比賽勝利。而射門進球的前提即合理地處理球與有效地控制球,而只有爭奪時間和搶占空間,才可以具備處理球和控制球的條件。鑒于此,把控時空的根本所在是時間,而爭取時間的有效方式是簡練。
3.攻防對抗尤為激烈。足球比賽搶奪空間的重點在于中場和兩個罰球場,且在球場的一系列角落延伸。為了得到相應的空間,隊員彼此以身體沖撞、力爭搶斷、緊逼貼身等一系列形式開展對抗,從而使攻防對抗尤為激烈。
二、進攻中場需要的主要意識
(一)拿球擺脫意識
拿球擺脫的意識很重要,作為球隊的中場轉換核心,拿球能力和拿球意識是很重要的,不僅要拿得住,更要敢拿。另外,AMF 都是在對方中場的嚴密盯防下拿球的,所以要有拿球擺脫意識,拿球之前要觀察防守隊員的位置并決定是否轉身策動進攻。
(二)推進意識
根據(jù)對方中場人數(shù)或者防守強度,有時候帶球長驅直入地推進也是很不錯的辦法。記住你就是球隊的節(jié)奏掌控者,你要有加快節(jié)奏或者放慢節(jié)奏的判斷能力。
(三)尋找空間的意識
球場上空間并不多,需要球員多跑動去創(chuàng)造拿球的空間,所以多跑動總是有好處的。邊拿球邊觀察隊友位置或者拿球前就要觀察或者思考隊友的大概位置,拿到球后第一時間就出球,這樣可以提高球隊整體的進攻效率,也減少失誤率。在中場拿球時間越短越好,主導球隊進攻方向作為球隊的進攻核心,球隊的進攻重心要由你把控,要辨別對方防守的弱勢端,更加有效地進行攻擊,恰到好處地分球(如圖1)。
(四)回傳意識
要有回傳意識,雖然你的責任不是防守,但是也不能輕易丟掉球權,在沒有太好的機會或者對方防守比較緊的情況下,要有回傳意識,減少失誤的機會。
三、進攻中場球員攻擊能力培養(yǎng)
(一)攻擊力培養(yǎng)應具備的條件
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嫻熟的技術;良好的心理素質;強烈的攻擊意識。
(二)攻擊力的培養(yǎng)路徑
加強中場隊員的戰(zhàn)術意圖培養(yǎng)。教練員除了在訓練和比賽時進行戰(zhàn)術講解,還要利用業(yè)余時間同中場球員一起討論戰(zhàn)術,可以列舉正反兩面的戰(zhàn)例加以分析,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球員經(jīng)過理論上的飛躍,意識上的改觀,這樣才能在攻擊行動中做到“意在動前”,抓住對方的弱點攻擊薄弱環(huán)節(jié)。這種對中場進攻球員的理論訓練應是經(jīng)常性的,賽前或賽后均可進行,有時在總結會上也可以交流總結。隊員在學習理論以及實踐訓練的基礎上掌握了一部分戰(zhàn)術與協(xié)作技巧和理論知識后,教練可以多引導運動員觀看和分析比賽視頻,特別是經(jīng)典的世界級比賽。教練可以結合對比賽戰(zhàn)例的觀察和分析,開展理論教育,概括一些規(guī)律性和廣泛性的東西,讓隊員由畫面實戰(zhàn)感受到戰(zhàn)術意識的本質所在,進而形成適宜自我技術特色的戰(zhàn)術意識。因此,教練在進行訓練時務必讓隊員清楚訓練的目的、形式、內容、標準,且讓其明確戰(zhàn)術的基礎技術,技術體現(xiàn)在戰(zhàn)術上,技術服務于戰(zhàn)術。并且,教練應確保訓練具備對抗性特點,兼顧整體戰(zhàn)術受到個人行為和防守人的反應的影響,確保每一次的訓練或動作都具備目的性,提升訓練的針對性,盡可能地減少盲目性,進而使戰(zhàn)術和技術行為的隱蔽性、預見性、目的性提升,跟比賽的標準相適應。通過這些訓練可以大大促進中場隊員進攻意識的發(fā)展。要抓好基本技術的訓練,基本技術的訓練可作為中場球員天天訓練的科目,這是完成攻擊任務的主要手段,其中射門、傳中練習是主要的。球員只有掌握嫻熟的技術才能把強烈的攻擊意識付諸實際。
可以說,運動員的靈魂即意識,意識也屬于運動員取得比賽主動權的向導,意識的高低可以評價一名運動員的運動水平或技能高低。在優(yōu)秀的足球運動中,中場球員需要具備技能和戰(zhàn)術意識。正所謂“在足球比賽中僅打一個位置的球員是沒有地位的”,因此,針對中場球員而言,其應具備綜合性和全面性特點,不但具備上述素質和技能,而且應在比賽外實現(xiàn)自身活動范圍的拓展,無論是在哪個位置,都可以完成相應的職能,如此一來,才可以更好地防守和發(fā)起進攻,從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文浩.論青少年足球意識的培養(yǎng)[J].當代體育科技,2020(8):222-223.
[2]李敬凱.高校足球教學訓練中學生戰(zhàn)術意識的養(yǎng)成[J].科技風,2020(8):74.
381950033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