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龍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xué)史上的第一部長篇敘事詩。它流傳至今,不僅有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還有一個浪漫神奇的結(jié)尾。女主人公劉蘭芝既溫柔似水,又無比的剛烈,給無數(shù)的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來,筆者就談?wù)剟⑻m芝的“柔”與“剛”。
一、劉蘭芝的“柔”
劉蘭芝是一名淑女,也是一位賢妻。她不僅貌美如花,而且勤勞能干。“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如此聰明好學(xué)的女子,即便是嫁了人,依然“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她自小受到嚴(yán)格的管教,被培養(yǎng)成了知書達(dá)理的大家閨秀。面對母親的責(zé)備,她只是稍加辯解:“兒實無罪過?!泵鎸Α靶孕斜┤缋住钡男珠L,只能順從地說道:“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泵鎸诺牡箅y,她即便滿腹委屈也從未爭辯過,離家之際依然是“拜”,話語中滿是謙恭和不舍:“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泵鎸π」?,她追憶往昔:“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辈I水漣漣地囑咐道:“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泵鎸φ煞颍m心中有怨,但更多的還是愛和不舍?!拔镂锔髯援?,種種在其中”的鋪排,“不足迎后人”的囑咐,“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的勸慰,“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的難舍難分,“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的理解,“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的決心,讓我們看到了劉蘭芝的溫柔體貼和善解人意。
最終,一個“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一個“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這對苦命“鴛鴦”在死后終于可以長相廝守了?!把鲱^相向鳴,夜夜達(dá)五更”,讀之讓人唏噓不已。
二、劉蘭芝的“剛”
劉蘭芝雖然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但也有“剛”的一面,她并不是任人宰割、毫不反抗的。面對婆婆的無理刁難,她向丈夫道出心中的苦楚,期盼他能為自己說話。無奈專橫不講理的婆婆聽不得這些。“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沒有半點商量的余地,劉蘭芝這才明白:即使焦仲卿有“還必相迎取”的心,婆婆又哪里容得下自己?“奉事循公姥,進(jìn)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她捫心自問,可謂毫無罪過,但“仍更被驅(qū)遣”,想想都讓人寒心,又怎能寄希望于“復(fù)來還”呢?心如明鏡的劉蘭芝只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dá)憤怒之情。于是,她選擇了主動“返家”,“上堂拜阿母”“卻與小姑別”,不帶走一針一線。離開之前,她依然是知書達(dá)理的,盡可能地維護(hù)著自己的尊嚴(yán)。劉蘭芝“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好在丈夫?qū)λV心不改:“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fù)?!彼矡崆械鼗貞?yīng)道:“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誰知天意弄人,二人最終共赴黃泉。這是對命運的抗?fàn)帲@是對愛情的表白,這是一個弱女子在那個時代唯一能夠選擇的不歸路!就此,一個重情重義、知書達(dá)理、忠于愛情、勇敢堅強的女子形象便定格在人們的心中,這形象是如此的鮮明,如此的光彩奪目。
劉蘭芝敢愛敢恨,敢說敢為,具有強烈的反抗性格。面對焦母的逼迫,她毅然地離開了這個家;面對兄長的逼迫,她又毅然拒婚;為了自己的愛情,她最終毅然赴死。這些都展現(xiàn)出她堅強勇敢的一面。
總之,《孔雀東南飛》是劉蘭芝與焦仲卿共同譜寫的一首愛情悲歌。吟誦《孔雀東南飛》,人們無不為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而感動,無不為劉蘭芝的命運而嘆息。
262750051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