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莎莎
什么是非暴力溝通
非暴力溝通是美國臨床心理學(xué)博士馬歇爾·盧森堡提出的溝通理念,即心平氣和地溝通。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非暴力溝通列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領(lǐng)域非暴力解決沖突的最佳途徑之一。非暴力溝通的目的是引導(dǎo)我們轉(zhuǎn)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有意識地使用語言,讓愛融入生活。非暴力溝通包括觀察、感受、需要和請求四個基本要素。
非暴力溝通三部曲
1用心觀察,就事論事
觀察并不是單指“看”。觀察是人類認(rèn)識周圍世界的基本方法。觀察不僅是人的感覺器官直接感知事物的過程,更是人的大腦積極思考的過程。后者是指通過一種或多種感官來獲取信息、理解意義,并以有意義的方式運用這些信息的能力。觀察是非暴力溝通的第一要素。非暴力溝通不主張絕對化的結(jié)論,它提倡在特定的時間和情境中進(jìn)行觀察,并清楚描述觀察的結(jié)果。需要注意的是,溝通時應(yīng)盡量避免將觀察和評論混為一談,否則對方就會傾向于只聽見批評。
案例:苗苗上幼兒園小班已經(jīng)快半個月了。最近,每天晚餐時,她總是哭鬧,還故意把飯撒在地上。爸爸生氣地說:“你把飯撒在地上是不尊重媽媽的勞動成果,也是在浪費糧食,是不對的。”苗苗聽完,哇哇大哭起來。爸爸更嚴(yán)厲地說“:再哭就別吃了,餓了也不能吃零食!”苗苗媽媽轉(zhuǎn)頭說“:就你會講大道理,你借孩子撒什么氣??!”于是話趕話,夫妻雙方吵了起來,孩子哭得更厲害了。
對爸爸媽媽說
從非暴力溝通的角度來說,建議媽媽先平心靜氣地分析一下爸爸的話。案例中,爸爸的本意是想引導(dǎo)孩子好好吃飯,珍惜媽媽的勞動成果,而不是對誰撒氣。然而,爸爸的語氣很兇,導(dǎo)致孩子哭了。和爸爸溝通時,媽媽可以先表述事實,即教育孩子好好吃飯是正確的,雙方達(dá)成共識。隨后,媽媽可以和爸爸分析孩子哭鬧的原因,如孩子剛?cè)雸@不適應(yīng),借吃飯宣泄不滿的情緒等。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先用平和的語氣安撫孩子,并想辦法幫她更好地適應(yīng)幼兒園。等孩子情緒平穩(wěn)之后,再找合適的機(jī)會教育她好好吃飯,珍惜糧食。
2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非暴力溝通強(qiáng)調(diào)感受的根源在于我們自身。我們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對他人言行的看法,導(dǎo)致了我們的感受。我們常常只關(guān)注自己的世界而忽略了對方的需求,這可能會阻塞溝通的渠道,此時就需要換位思考。換位思考其實是一種移情的能力,即能夠體驗到對方在此時此刻的境地,并能理解對方行為的出發(fā)點和目的。
案例:朵朵睡覺很黏人,總是要媽媽哄睡很長時間。晚上,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哄睡了,爸爸突然推開臥室門問“:孩子睡著了沒?”朵朵一個激靈爬起來說“:爸爸,我還沒睡呢?!眿寢屢磺慌穑骸澳阒牢液逅卸嗖蝗菀讍幔楷F(xiàn)在前功盡棄你開心了吧?”原本美好的夜晚以媽媽訓(xùn)斥爸爸,爸爸不斷反駁,孩子火上澆油的局面而告終。
對爸爸媽媽說
案例中,媽媽的話屬于情緒宣泄,目的是為了引起對方的內(nèi)疚。但這樣的溝通往往效果不理想。媽媽可以先冷靜下來,換位思考:爸爸為什么推門詢問孩子睡了嗎?事實上,爸爸怕孩子還沒睡就進(jìn)來休息會打擾到媽媽哄睡。把孩子吵醒了,爸爸也覺得不好意思,但他還沒來得及表達(dá)歉意,就挨罵了,于是開啟防御模式。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媽媽可以試試與爸爸這樣溝通:先表達(dá)對他的理解,再說明他的確影響孩子睡覺的后果,最后提出方案,如孩子睡著了給他發(fā)消息,收到消息后再進(jìn)臥室休息。
3正視需求,明確表達(dá)需要
非暴力溝通中最有效的方式是清楚地告訴對方——我希望你做什么。如果我們要求對方不做什么,對方不僅會感到困惑,還會產(chǎn)生反感情緒。
案例:皮皮升入大班之后,媽媽感到壓力倍增:一方面要全力配合幼兒園的“幼小銜接”,另一方面還要考慮是否讓皮皮上興趣班。晚餐時,她對皮皮爸爸說:“你能不能少花點時間在工作上,多想想其他事情?!苯Y(jié)果沒幾天,皮皮爸爸說:“我覺得你講的有道理,我在公司樓下的健身房辦了年卡,以后每天少加會兒班,堅持去鍛煉?!逼て寢屄犃松鷼獾卣f:“兒子是我一個人生的嗎?你心里永遠(yuǎn)只有自己!”皮皮爸爸接著說:
“不是你讓我少花點時間在工作上嗎?”
對爸爸媽媽說
溝通時,我們應(yīng)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有時我們表達(dá)的意思和別人的理解可能大相徑庭。如果無法確定對方是否明白,可以嘗試問一問對方“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你能復(fù)述一下我的需要嗎?”案例中,媽媽可以明確地對爸爸提出要求,如孩子快上小學(xué)了,“幼小銜接”中有許多方向性的問題需要我們共同做決定,希望你多花點時間在家庭上。
非暴力溝通的目的不是為了改變他人來迎合自己,相反,非暴力溝通重視每個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在傾聽的基礎(chǔ)上與人聯(lián)系。父母之間不良的溝通方式不僅會影響家庭和諧,還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負(fù)面影響。鑒于此,我們應(yīng)正視自己內(nèi)心的真實需要,在家庭中采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引導(dǎo)家庭成員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支持他們更好地參與育兒工作。
194250118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