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 周松 廣西中醫(y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yī)藥學院 廣西 南寧 530;大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云南 大理 67003
口述史是歷史書寫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們所熟知的《論語》就是典型的完整的一部口述史作品;還有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是采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在西方的文學作品中,古希臘的《荷馬史詩》便是荷馬加工整理的民間藝人的口頭創(chuàng)作的作品。1948年艾倫內文斯(Allen Nevins)在哥倫比亞大學成立了口述歷史研究室,標志著現(xiàn)代口述史學的產生。1949年以后我國部分高校也開始口述史實踐教學。
口述史實踐教學方法以敘事的方式來引導大學生觀察社會,描述、分析社會現(xiàn)象,讓學生能深刻地體會到蘊含在思政課課程中的中國社會歷史文明的發(fā)展,真正讀懂中國故事。將口述史引入思政課實踐教學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口述史實踐教學方法是由訪談者通過對訪談對象的采訪,運用紙筆記錄、錄音設備對采訪過程進行錄音等方式來收集、整理訪談對象的口頭記憶的一種研究歷史的方式。將口述史引入思政課課程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輔助和補充。
其次,口述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立足于被訪談者對某些歷史事件的回憶的口述記錄。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口述史實踐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對一些成功人士的采訪,了解成功人士的人生經歷,學習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優(yōu)秀的品質;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的口述史實踐中,則可以通過對一些老紅軍、老黨員等的訪談,更加深入細致地了解黨的奮斗歷程,可以說口述史的實踐教學方法能更突顯每門思政課的課程特點。
再次,思政課的實踐教學目標,是要引導大學生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了解國情國史。口述史的實踐教學方法,可以通過敘事的方法,用中國聲音講述中國故事,引導大學生在訪談中記錄歷史、認識國情國史,體驗國家的發(fā)展,從而能對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這符合實踐教學目標。
在口述史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來入手。
在學習教材知識點的同時,尋找中國社會發(fā)展口述的歷史材料,將與學生發(fā)展關系緊密、能讓學生提起興趣的課程資源引入課堂,例如《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中的弘揚中國精神章節(jié),可以通過播放國家榮譽獲得者的自述的影視資料,更完整地呈現(xiàn)他們的事跡,從而弘揚中國的精神,引導學生向英雄們學習,并將這種精神作風發(fā)揚光大?!吨袊F(xiàn)代史綱要》中可以借助抗日英雄、改革開放先進人物等的口述史,使歷史更加生動地再現(xiàn)在學生眼前,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生活與中國社會發(fā)展密切相關,這樣更能加強教學內容的有效性和真實性,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教學方法上,采取教師主導,學生主動的方式,教師首先根據專題內容制定選題指南,根據班級的規(guī)模來組建口述史實踐小組,由學生推舉選出小組長,教師再對實踐小組進行包括調查采訪工具的準備和注意事項、團隊協(xié)作意識、人際溝通技巧、調查材料的整理、新媒體的運用等方面的研究內容的培訓,學生根據選題自行進行實踐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教師再指導學生整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分析,每組代表在課堂上對調查結果進行講述,同時撰寫社會實踐論文或調查報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充分發(fā)揮思政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價值。
口述史實踐教學方法在思政課堂上的運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根據教學安排,學生在學習課堂相關理論知識之后,利用假期進行相關課題的口述史資料收集,這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了解中國國史、國情。而學生在進行訪談的過程中,與訪談對象面對面接觸,能更直觀地感受到歷史事件親歷者的情感,從而更真切地了解身邊的歷史,能更好地體驗中國社會的發(fā)展以及黨的發(fā)展歷程,這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好奇心和研究熱情,增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有利于實現(xiàn)思政課程的教學目標。
思政課堂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通過對口述史的訪談和材料的整理分析,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在與人民群眾的接觸過程中正確認識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幫助大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口述史實踐教學方法作為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一種新方法,將在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改革、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以及使人才培養(yǎng)模式更加多元化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長期以來,學生僅僅將思想政治理論課看作是一門公共課,忽略了“思政課”知識基礎的作用本質,認為思政課是枯燥乏味,甚至是可有可無的課程。而思政課堂的教學模式也一直都是保持著整個課堂都由老師灌輸的單向靜止的特點。將口述史引入思政課教學課堂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形成一種互動關系。由于口述史注重普通大眾的角度挖掘歷史,其在思政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會使學生認識到可以與教師一起相互探討問題,這也就使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了一種平等的教學相長的關系,大家在課堂上人人有話可以說,這將推動傳統(tǒng)思政課教學由單向靜止模式向雙向動態(tài)模式的轉變。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是大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展開的綜合實踐過程,引導大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去認識中國國情,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的能力。
口述史教學法還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興趣,增強課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傊瑢⒖谑鍪穼嵺`教學方法引入到思政課堂中,豐富了思政課程的實踐教學,用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可以更好地剖析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質,構建中國話語體系,向學生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學生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解決與學生實際緊密的思想問題,從而使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能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