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戈思 內蒙古師范大學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各類馬頭琴的學習者和愛好者也隨之增加。現(xiàn)在,馬頭琴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的重視,還出現(xiàn)了諸如馬頭琴等級考試和招生考試等多種考試形式。筆者在多年的馬頭琴學習中,不能很好地將視唱練耳與馬頭琴的演奏結合起來,并且很多學習者也有同樣的問題。聲音的準確度、音調、節(jié)奏以及內容和詞句的處理等是馬頭琴演奏中的重要問題。重奏組或者樂團在進行馬頭琴演奏時,必須保證全體隊員聲音準確、節(jié)拍整齊、氣息統(tǒng)一,如果演奏者在聲音的準確度、拍子以及氣息的分配上有細微的差別,就會影響整個樂團的演出。之所以會出現(xiàn)表演中的失誤,主要是因為馬頭琴演奏者在日常練習中沒有把演奏能力和視唱練耳訓練完全結合起來。因此,要提高馬頭琴演奏能力,除了要提高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在平時的練習中加強視唱練耳的訓練。
馬頭琴是蒙古族的一種古老而又神奇的樂器。從古至今,人們在學習馬頭琴的過程中都脫離不了對視唱練耳的訓練。馬頭琴在民間傳承者的口傳心授中也有除了馬頭琴本身演奏技巧之外的內容,比如唱民歌、聽民歌等。筆者認為這些都可以包含在視唱練耳的內容中。如今,視唱練耳課程已進入各大高校的錄取考試中,可見視唱練耳對馬頭琴學習甚至其他音樂學習的影響。
馬頭琴是蒙古族獨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在世界樂器家族之中也占有一席之地。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婉轉、悠揚,體現(xiàn)了蒙古民族生產(chǎn)、生活的特點。隨著人類的腳步以及時代的發(fā)展,歷代傳承馬頭琴也進行了多次改革。經(jīng)過色拉西、巴拉干和桑杜仍等大師的改良,馬頭琴漸漸地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演奏形式及教學體系,并與世界接軌。二十一世紀初以來,馬頭琴的傳承從以前民間口傳心授的方式到如今走進了學校的課堂并逐步變成專業(yè)化的教學,演奏形式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馬頭琴如今已進入高校的音樂課堂,并借鑒了西方弦樂體系的教學法,這使得視唱練耳在馬頭琴的教學中變得越來越重要。
視唱練耳是音樂類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人們培養(yǎng)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之一,是學習音樂和從事音樂類行業(yè)的基本能力。視唱練耳是由“視唱”和“練耳”兩個部分組成?!耙暢睆淖置嫔蟻砜词恰翱醋V唱音”的意思,其實,它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不僅有音準、節(jié)奏節(jié)拍、音程、和弦、和聲、調式調性、力度、音樂表情的闡述、作品的處理方法等內容,同時還包括了對音樂的感知、理解和表達等綜合能力的練習。視唱可以分為單音視唱、節(jié)奏視唱、單聲部旋律視唱、帶伴奏單聲部旋律視唱、多聲部視唱、帶伴奏多聲部視唱等,其中各項還可以繼續(xù)細分?!奥犚簟奔淳毝闹匾緩剑梢苑譃閱我袈牨?、音程聽辨、和弦聽辨、節(jié)奏聽辨、旋律聽辨等,其中各項均可細分。
演奏者通過對視唱練耳的練習來提高內心聽覺能力,從而提高學習馬頭琴的能力。內心聽覺是指借助演奏者對音樂的記憶,內心想像出聲音的音調高低、音樂的旋律走向、節(jié)奏節(jié)拍、各種樂器的聲音特征等音樂的形象。這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音樂聽覺能力。內心聽覺分為旋律性與和聲性兩種:旋律性內心聽覺是對一種或一段旋律的想象與認識能力,和聲性內心聽覺是對多聲部音樂、和聲樂的想象與認識能力。學習音樂的人幾乎都具備內心聽覺能力,尤其是學馬頭琴這種樂器的人。內心聽覺最直觀地影響馬頭琴學習者的一點就是定弦,用外弦的音確定內弦的音是否跑弦或者用內弦的音來確定外弦的音是否跑弦,這是任何一個馬頭琴學習者都必須掌握的技能。其次是在學習或者練習中,回想起看過的某個大師演奏時的音響效果、旋律走向以及情感處理技巧,并進行模仿。在聽不到監(jiān)聽的情況下,小樂隊演奏者的內心聽覺尤為重要,因為在演出前小樂隊經(jīng)過了很長時間的磨合,一旦聽不到監(jiān)聽就需要演奏者根據(jù)聽到的上一段旋律以及平時練習時的配合在內心確定旋律的走向,從而避免在演出中出現(xiàn)事故。
筆者在多年的馬頭琴學習歷程中有過很多瓶頸期,多數(shù)瓶頸期都是通過重復唱譜、聽旋律然后加以練習突破的。由此可見,視唱練耳對馬頭琴的學習有直接影響。比如用馬頭琴演奏民歌,如果演奏者不會唱就不懂其中的韻味,也不知其旋律走向,一味地看譜是永遠拉不出民歌韻味的。民歌文化植根于人民的生活,體現(xiàn)勞動人民的情感,所以用馬頭琴演奏民歌時演奏者必須學會哼唱,然后到人民中學習,只有這樣演奏者用馬頭琴演奏出的民歌才會有獨特的韻味。
馬頭琴學習中首先要面對的是音準的問題。在學習中的馬頭琴手,有時會認為演奏時存在的音準問題是由于自己左手的手指距離不夠而導致的,忽視了聽力標準。這也是為什么演奏者意識不到自己演奏時存在音準問題的主要原因。馬頭琴的音準只能由聽覺控制,這說明練耳訓練中的聽力訓練對馬頭琴演奏中有關音準的問題產(chǎn)生了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進行視唱練耳的訓練時,音準會影響到每一位馬頭琴學習者。
節(jié)奏是指演奏者用想象力把聲音塑造成有節(jié)奏的、和諧的運動。節(jié)奏是音樂的根本。音樂中的思想和情感都是通過節(jié)奏來表現(xiàn)的。因此,節(jié)奏也是馬頭琴演奏中的一個重要因素。馬頭琴手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訓練以解決在節(jié)奏感上存在的問題。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我們要從多種多樣的基本節(jié)奏(2/4,3/4,4/4)開始學習,還要學習拍子中的節(jié)奏。在近現(xiàn)代音樂作品中,有很多用馬頭琴來演奏的經(jīng)典樂曲,如《初升的太陽》《萬馬奔騰》《鄂爾多斯高原》《英雄的牧馬人》等。此外,在用馬頭琴演奏時也會遇到很多特殊的節(jié)奏型,比如十六分音符、三連音、附點、前十六、后十六等。如果在視唱練耳的學習中不熟悉這些節(jié)奏型,那么演奏者在用馬頭琴演奏時可能會出現(xiàn)錯誤,比如無法與伴奏配合等問題。
演奏西方移植作品和蒙古國作品時會出現(xiàn)很多變化音,這些變化音正是這些作品的精妙之處。所以在視唱練耳中學習變化音,有利于演奏者更好地演奏西方移植作品。同時,演奏者要注意樂譜上所標示的各種表情記號,在演奏移植作品和蒙古國作品時必須按照這些記號演奏,否則會曲解作曲家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還會使聽眾聽的不舒服。對視唱練耳中的變化音以及表情記號的學習,會提升我們以后演奏西方移植作品以及蒙古國作品的水平。這樣的樂曲有很多,這里先列舉一部分:《西班牙斗牛曲》《查爾達什》《辛德勒的名單》《望故鄉(xiāng)》《阿拉坦杭格樂協(xié)奏曲》《那楚格道爾吉》等。
視唱練耳的訓練在對西方移植樂曲、蒙古國樂曲、馬頭琴重奏和馬頭琴樂團的演奏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學習馬頭琴的初期大部分都使用簡譜,學習者對于重奏和樂團中的五線譜的識別會很慢,所以在視唱練耳的學習與訓練時要盡量使用五線譜,從而提高學習者的識譜能力,這樣會極大地提升學習者的視奏速度,而熟練地使用五線譜也會使學習者后續(xù)的音樂之路更加順暢。如今,已經(jīng)有很多教授馬頭琴演奏的老師使用五線譜進行教學了。
在視唱練耳的訓練中,訓練者對于樂段、樂句的呼吸的把握也極為重要。演奏時,正確的呼吸有助于提高馬頭琴演奏者在重奏演奏時的配合程度,四個人同時呼吸,在樂段或樂句換氣口同時換氣,不但提高了重奏演奏整體的配合度,也間接提高了重奏組成員之間的默契。
曲調是音樂的靈魂。曲調是表現(xiàn)音樂意境的主要手段,它與音樂的其他元素組成完整的藝術整體,是音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背誦和聽后寫曲是聽力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主要是為了學習者形成對音樂進行音調理性分析的概念。聽寫是學習者通過聽音,用背書的方法進行判斷和記錄,把片段式的各種音樂元素拼湊成完整的曲調;聽寫類似于把曲調的記憶情況反饋出來,演奏者通過記憶加強了元音的音高,節(jié)拍的變化等。這種訓練鍛煉了馬頭琴手的音樂思維能力,使馬頭琴手可以通過聽覺把聽來的曲調轉化為聲調、節(jié)拍和節(jié)奏等。背誦訓練與聽寫訓練是相輔相成的,這種訓練為馬頭琴手能夠獨立識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提升了其快速記憶樂譜的能力。
視唱練耳中的聽力訓練對馬頭琴手分析拍子,按照不同高度的單音和節(jié)奏進行組織等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在筆者多年學習馬頭琴的時間里,曲目都要先聽,并在腦海中創(chuàng)建樂曲的大致旋律,然后才會進行視奏,之后再對細節(jié)進行雕琢。所以聽覺分析的重要性便一目了然。演奏者在演奏民歌時,會比對不同人演奏或演唱的民歌,如《鴻雁》。首先,演奏者會想到大師演奏時的樣子,在哪個樂句處進行了揉弦、打指、滑音等裝飾音的處理,然后,演奏者會回顧歌唱者演唱時的旋律走向以及伴奏是什么樣的,自己再進行視唱或者內心默唱,最后才會進行練習。這樣會提高整個樂曲的完整性以及旋律性。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成為新形象的心理活動。音樂的想象能力是大腦把記憶中以往的音樂形象進行重新加工與組織的能力。沒有高度的音樂想象力,就談不上音樂創(chuàng)作。而記憶中的音樂形象大多數(shù)是在視唱練耳的教學中不斷積累得到的。比如,在學習馬頭琴的過程中我們要通過視唱練耳練習大量的旋律、片段、樂曲等,在聽音和多聲部視唱練習中聽記不同旋律,同時進行節(jié)奏、節(jié)拍、音高、音樂表情記號等方面的訓練。這些都有助于提升內心聽覺能力。
在視唱練耳課程中,主要分為視唱和練耳兩大部分,它們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都不可或缺。在學習過程中,演奏者能夠接觸和了解到不同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作品,進而潛移默化地拓展對馬頭琴學習的認知程度,從而發(fā)現(xiàn)馬頭琴更多的美。
視唱練耳課程中,學生在準確掌握節(jié)奏和音高的同時,要更看重對馬頭琴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學習視唱練耳的過程也是提高對馬尾胡琴類樂器的音樂、音響效果的想象的過程。因為,聽音本身就可以激發(fā)想象力,馬頭琴的演奏更是一個處于不斷變化狀態(tài)的獨立思考系統(tǒng),演奏馬頭琴樂曲時的起伏變化、舒緩高潮等都會引發(fā)演奏者的聯(lián)想。這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馬尾胡琴類樂器作品的理解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馬尾胡琴類樂器的演奏能力。
音樂類專業(yè)的學生將來可能面臨多種多樣的創(chuàng)作對象,這就催生了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需求,其中很多創(chuàng)作并非完全需要專業(yè)的模式和方法,而需要創(chuàng)作者具備在音樂活動方面的即興表演能力。學生具備高水平的視唱練耳能力既可以大大提升其對音樂技巧的掌握與應用能力,又能幫助自己糾正在音樂表演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錯誤,還可以按照音樂類型進行即興變奏,將不易掌握或理解的樂段轉化為容易掌握和理解的樂段,借此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及應用能力。
視唱練耳對于提高馬頭琴表演能力的重要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視唱練耳對提高馬頭琴表演能力有重要價值。視唱練耳的訓練可以讓演奏者在實際演奏馬頭琴的過程中體會到馬頭琴帶來的特別感受,并體會到馬頭琴演奏和鋼琴伴奏融為一體的神奇效果。在演奏過程中,如果是節(jié)奏感或旋律感比較強的馬頭琴作品,可以選擇放伴奏演奏;如果是節(jié)奏感不強烈的樂曲,那么就要考慮馬頭琴本身的旋律性。視唱練耳的練習會讓演奏者更深入地體會馬頭琴樂曲中的情感,潛移默化地引導演奏者借助情感的力量用馬頭琴進行演奏。其次,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有時會將精力過度集中在音符上面,而忽視了節(jié)奏本身,出現(xiàn)了節(jié)奏的偏差,最終導致演奏出來的樂曲空洞、不和諧。我們在對視唱練耳的學習和練習過程中,會有各種組合節(jié)奏的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演奏者對于旋律的律動感,這也是視唱練耳的訓練對提高馬頭琴演奏者演奏能力的一個重要方式。此外,視唱練耳中的練耳是特別影響馬頭琴演奏者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而視唱練耳的學習和訓練中演奏者聽覺能力的培養(yǎng)也極為重要。演奏者的聽覺能力在接受視唱練耳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得到了提升,那么他在實際表演的過程中就會感覺如魚得水,極大地減輕了他用馬頭琴進行表演時的負擔。
視唱練耳的訓練為馬頭琴學習打下了重要基礎。現(xiàn)在,我們身邊大部分人都存在音準不準的問題,且演奏時節(jié)奏上存在不足之處,基本上都與平時演奏者對視唱練耳的練習不足有關。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才能提高演奏者用馬頭琴演奏的能力,這是馬頭琴演奏者在視唱練耳學習中的重點。在日常練習中,多練習視唱練耳中的唱音高、唱音準和唱音拍等方法,可以提高我們對“音準”這一概念的理解力,糾正我們在音準和節(jié)拍方面的問題。在聽力訓練中,多運用聽音程、聽單音、聽拍子等方法,對提高我們的聽覺感受力以及判斷自己演奏的音樂是否準確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