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構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對被害人的權利保護機制研究

    2021-03-07 15:52:22
    文化學刊 2021年5期
    關鍵詞:合法權益辦案嫌疑人

    楊 晗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先后經(jīng)過了4年的改革與實踐,最終于2018年正式修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在社會主義法治的大前提下,制定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助于緩解公權力機關與犯罪嫌疑人之間的矛盾、提高訴訟效率,并且使得我國司法資源配置得到優(yōu)化。然而在實踐中,這套新制度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問題,例如對被害人權益保障的缺失,亟待重視研究。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害人權利保護的現(xiàn)狀與必要性

    (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害人權利保護的現(xiàn)狀

    1.立法中被害人的訴訟地位不被重視

    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中并沒有將被害人認定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參與主體,被害人僅僅具有表達意見的權利,且法條并沒有規(guī)定被害人意見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具有當然影響。2019年10月出臺的《關于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指導意見》單獨規(guī)定了“被害方權益保障”,是對被害人權益保護的一次較大彌補。一種觀點認為,過分強調被害人的參與會妨礙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當前司法環(huán)境的推行;另一種觀點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應該忽略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筆者贊同后者。有學者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僅要緩和公權力機關與被告人之間的矛盾,被害人與被追訴人之間的矛盾也不容忽視[1],在保護犯罪嫌疑人權利的同時被害人的合法權益也不應被忽視,但當前立法對于被害人的保護仍顯單薄。

    2.實踐中欠缺對被害人權益保障

    從程序性工作的價值和作用角度來講,不重視對被害人權益的保護可能會影響程序公正。實踐中,多數(shù)刑事案件都由基層司法機關承擔,與發(fā)達地區(qū)不同,基層司法機關常年面對案多人少的壓力,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誕生更加劇了其工作量。巨大的辦案壓力使得辦案人員很難把握工作節(jié)奏,可以說無法真正落實該制度。另外,辦案人員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對案件事實認定、對證據(jù)的采集等工作中,諸如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聽取值班律師意見等規(guī)定有時無法落實,致使被害人權益保護被忽視。

    認罪認罰多集中在情節(jié)輕微、影響力小的案件中,即使是此類案件,也使得被害人遭受了人身和財產(chǎn)的損失。實踐中,辦案人員一般不會調查犯罪嫌疑人的真實經(jīng)濟狀況,也不會投入很多精力去督促犯罪嫌疑人退賠被害人的損失。如果犯罪嫌疑人不積極退賠損失,且辦案人員不積極作為,那么犯罪嫌疑人賠與不賠最終都會得到從寬處理的結果。筆者認為,這樣會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甚至會引發(fā)濫訟、纏訟的情況發(fā)生。

    (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保護被害人權利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障實體公正、程序公正

    雖然被害人并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法定的參與主體,但被害人是刑事訴訟法中具有獨立訴訟地位的當事人,其合法訴求不應被忽視。根據(jù)我國立法規(guī)定,刑事訴訟一審宣判后,公訴機關吸收了被害人的上訴權,被害人對結果不服的,只能向檢察院申請抗訴。筆者認為,只有讓參與訴訟的各方都能被公正對待,才是真正的公正,各方當事人都應當享有參與實體結果形成過程的權利。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于實體結果會產(chǎn)生重要影響,這樣就直接關系到被害人的權益。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平衡了公正與效率、協(xié)調了公訴機關與被追訴人之間的關系。認罪認罰可以緩解國家司法機關與犯罪嫌疑人、被追訴人之間的對抗關系,同時會與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緊密相關。我國刑事訴訟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的基本原則決定了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應當?shù)玫奖Wo。從國家司法機關的角度來看,對犯罪嫌疑人作出撤銷案件、不起訴、提出量刑建議是對其“從寬”的主要方式,而直接遭受犯罪行為侵害的被害人卻沒有參與上述程序的權利。再者,公訴機關與被害人的立場不同,被害人希望犯罪分子可以得到應有的處罰,而公訴機關有其獨立的價值追求,即維護司法秩序,并不能完全代表被害人的訴求。筆者認為,為了保護被害人合法權益,對犯罪嫌疑人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嫌疑人除了自愿認罪并接受處罰外,還應當自愿對被害人彌補損失、減輕其遭受的傷害等。

    2.維護刑事訴訟程序協(xié)調統(tǒng)一的必然要求

    創(chuàng)設一項新制度必然要考慮與其他制度規(guī)定的銜接問題,任何一部法律都有其協(xié)調性和統(tǒng)一性,同一部法律中不應出現(xiàn)互相矛盾、排斥的兩項規(guī)定。作為2018年才出現(xiàn)的新制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訴訟法中的其他制度還存在些許不協(xié)調,仍需要不斷地實踐來完善。

    以刑事和解程序為例,對犯罪嫌疑人從寬處理的前提是得到被害人的諒解,可見,刑事和解程序相較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被害人的權益保護更加充分。另外,刑事和解程序適用的范圍較窄,只包括情節(jié)輕微、量刑較輕的案件以及少數(shù)除瀆職犯罪以外的輕微過失犯罪。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于刑法規(guī)定的所有罪名,這樣一來,如果出現(xiàn)了刑事和解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競合的現(xiàn)象,那么犯罪嫌疑人一定會選擇付出成本更少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最終同樣可能會帶來從寬處罰的結果。這樣制度間的相互矛盾、不協(xié)調可能會導致相似案件出現(xiàn)不同的處理結果,也會破壞刑事訴訟法本身的統(tǒng)一性。

    二、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害人權利保護的路徑

    (一)賦予被害人更多的救濟途徑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貫穿了偵查、起訴、審判整個刑事訴訟程序,那么同樣需要在刑事訴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畢竟只有在被侵犯時能夠獲得救濟,賦予被害人的權利才可以發(fā)揮其價值。在偵查程序中,被害人對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撤銷案件不服的,應當有權申請檢察院監(jiān)督,檢察機關受理后認為被害人申請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不準撤案。在審查起訴階段,檢察機關未依法聽取被害人意見的,被害人應當有權提起異議,異議成立的,檢察機關應當依法糾正。若被害人不服檢察機關作出的不起訴決定,有兩種救濟途徑:一種是向上級檢察院申訴,另一種是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訴。在審判程序中,我國立法中一直沒有賦予被害人單獨的上訴權,公訴機關吸收了被害人大部分訴訟權利,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有其特殊之處,被害人對審查起訴階段的認罪認罰有異議卻沒有程序選擇權,經(jīng)檢察院建議并告知被告同意后,案件將會進入速裁程序。在速裁程序中,通常不進行法庭調查和辯論,法院通常應采用檢察院的指控和量刑建議,這使得被害人難以通過審判程序實現(xiàn)有效救濟。因此,在認罪認罰程序中,應向被害人提供有限的上訴權,如果被害人不同意速裁程序或者不同意一審判決,可以直接上訴。

    (二)保障被害人獲得賠償?shù)臋嗬?/h3>

    “賠償也是一種可能的‘判刑’?!盵2]我國現(xiàn)行立法中針對被害人獲得賠償?shù)臋嗬鞒隽酥T多規(guī)定,但實踐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司法解釋排除了被害人獲得精神賠償?shù)臋嗬?,限縮了被害人獲得賠償?shù)倪m用范圍。無論多么輕微的犯罪行為,總歸都給被害人帶來了或多或少的痛苦,社會在進步,人的價值更不能被忽視。因此,被害人要求嫌疑人承擔相應的精神賠償責任不違情理。再者,實踐中有些案件可能對被告量刑較輕,但被告需要承擔較大數(shù)額的賠償責任,此時如果嫌疑人認罪認罰但不積極賠償被害人的損失,被害人卻沒有實際參與公訴機關與被告人協(xié)商認罪認罰從寬過程的權利。此種情形下,辦案人員亦有可能忽略賠償問題來追求辦案效率,導致被害人的合法權利受到損害。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可從以下方面入手解決。第一,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應當充分調查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賠償能力,并且將其對被害人積極賠償作為是否適用從寬的重要情節(jié)。第二,將民事賠償作為起訴時明確量刑建議的重要因素。將嫌疑人積極取得被害人原諒也作為化解雙方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這樣也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卻能賠而不賠,對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

    (三)賦予被害人獲得法律幫助的權利

    “值班律師制度的落實和完善是有效辯護成為可能的關鍵,值班律師應成為認罪認罰案件中有效辯護的主要力量”。[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值班律師制度,該制度是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權益的有力保障,但被害人沒有被賦予獲得值班律師幫助的權利。

    筆者認為,被害人同樣需要尋求專業(yè)的法律幫助,否則,即使保障了被害人的知情權、發(fā)表意見權,如果被害人的意見是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就是無效的,沒有被采納的可能。筆者認為,不妨將值班律師制度的服務對象拓展到被害人,這樣既不會違背提高司法效率的初衷,也不會增加認罪認罰構建成本并且具備可操作性。司法機關應當積極向被害人提供法律幫助,聯(lián)系值班律師,向被害人普及法律政策、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詢意見,及時發(fā)現(xiàn)和引導被害人不合理的訴求,從而增加被害人接受認罪認罰從寬結果的可能,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

    三、結語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對實現(xiàn)和諧司法和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也是進一步完善我國刑事司法理論與實踐的新成果。正如上文所言,認罪認罰制度不僅要協(xié)調公權力機關與被追訴人之間的關系,也應該涵蓋對被害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被害人的訴訟地位應該得到尊重,這仍需要理論與實踐的共同推進,需要社會的廣泛關注。

    猜你喜歡
    合法權益辦案嫌疑人
    自流井區(qū):即時調處欠薪案件 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青海:建立“綠色通道”保障農(nóng)民工合法權益
    茶文化的“辦案經(jīng)”
    女法官“馬虎”辦案,怎么辦?
    光從哪里來
    定位嫌疑人
    青少年合法權益 我們共維護
    陜西畫報(2016年1期)2016-08-02 03:58:38
    為游客的合法權益支起保護網(wǎng)
    公民與法治(2016年9期)2016-05-17 04:12:13
    20年了,我還是嫌疑人嗎?
    公民與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28
    三名嫌疑人
    炉霍县| 南昌市| 沙雅县| 容城县| 诏安县| 改则县| 许昌县| 穆棱市| 亳州市| 铜川市| 新密市| 灵璧县| 英德市| 乌兰县| 故城县| 衡山县| 雷波县| 怀远县| 扎囊县| 红安县| 永仁县| 平定县| 新昌县| 玉山县| 乃东县| 和田县| 台中市| 阿合奇县| 历史| 惠水县| 徐汇区| 诏安县| 梁河县| 乃东县| 秦皇岛市| 杭锦旗| 策勒县| 家居| 卓尼县| 阳朔县| 新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