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紅
言語交際活動總是在表達講話人的交際意圖,在此過程中,講話人可運用各種表達手段來達到和強化自身想表達的交際意圖,“凡爾賽文學”便是這樣一種網絡語言表達形式。其在使用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委婉但有效地表達講話人炫耀的交際意圖。本文嘗試在會話含義理論框架下研究“凡爾賽文學”在實現講話人交際意圖時的實現路徑,為網絡語言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點,以便在未來新的網絡語言模式出現和發(fā)展的過程中為人們的語言認知提供更多的方法和途徑。
會話含義理論由格萊斯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提出,包括合作原則理論和會話含義理論。人們在會話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遵守著相互配合的原則,這種共同的目的傾向被稱為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包括四個準則,分別是質的準則、量的準則、關系準則和方式準則。這四個準則雖然稱之為合作原則,但并不是要人們在會話過程中去遵守,而是這個原則是客觀存在的,在人們會話過程中,支配著人們去相互理解對方的交際意圖[1]。
上文提到,合作原則并不是要人們去遵守,因此在會話過程中會存在兩種情況:一是遵守合作原則的會話活動,二是不遵守合作原則的會話活動。根據格萊斯所述,會話含義與語境密切相關。依據會話含義與語境的關系,會話含義可分為兩類:一是一般會話含義,這種會話含義的產生不依賴于語境;二是特殊會話含義,這種會話含義需要依賴語境才能產生[2]。對語境的依賴,意味著在交際過程中講話人違反合作原則的準則,并利用合作原則的作用讓聽話人去推導其特定的會話含義。因此,特殊會話含義的推導必須建立在特定的語境基礎上,而一般會話含義則是講話人言語含義的直接表達,是遵守合作原則情況下表達的含義。
在交際過程中并不是講話人所有的言語行為都遵守合作原則,相反,很多時候講話人都是有意無意地違反合作原則。在此情況下,聽話人依舊可以依賴語境推導出講話人的真實意圖。聽話人通過講話人的言語信息及語境的幫助,能夠推導出講話人的交際意圖,便是特殊會話含義[3]。這是因為當講話人違反合作原則時,聽話人能意識到這一點,但聽話人并不會認為講話人的言語行為是無效的,而是會更進一步思考,透過講話人的表層話語意義,進而理解講話人言語的深層含義,直到推導出自己認為準確的交際意圖,這就是特殊會話含義。
由于講話人在交際過程中常常違反合作原則,所以講話人話語的信息意圖和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常常是有差異的[4]。這種差異需要聽話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跨越,在此過程中聽話人借助語境信息進行推理,推導出講話人的交際意圖。
如果單單通過言語信息就可以推導出會話含義,那么這種會話含義是直接的,講話人的交際意圖就是信息意圖,其交際效果不會引起聽話人的深思。而在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有差異的情況下,由于聽話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思考才能推導出講話人的交際意圖,因此,講話人的交際意圖得以強化,其交際效果也更為有效。
講話人在表達交際意圖時,為了達到更加強化的交際效果,往往采用違反合作原則,造成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有差異的情形,讓聽話人費更大的努力去推導。聽話人在推導講話人交際意圖時付出的努力越大,其交際效果就越明顯,所以講話人為了達到更強的交際效果會采用更為復雜的違反合作原則的交際策略。
“凡爾賽文學”雖然以文學命名,但它并非是一種文學,而是一種話語表達模式,其特征是以低調的方式進行炫耀。雖然這種語言模式在2020年底悄然流行,但實際上其在網絡上流傳的時間由來已久,甚至有學者舉出古人如李白等文人的詩也有“凡爾賽文學”的痕跡。后來,有網友@小奶球從日本漫畫《凡爾賽玫瑰》中對18世紀末法國凡爾賽宮貴族生活的描繪獲得啟示,用凡爾賽來指代愛炫耀的人,并表示就想用這個詞嘲諷那些人,他們無疑就是想用一種樸實無華的語言來表達高人一等的感覺[5]。之后在2020年11月,情感作家“蒙淇淇77”的微博中所記錄的日常生活,被網友指認為“凡爾賽文學”,其在修辭上符合“凡爾賽文學”的文體標準,內容透露著炫耀奢華生活的成分,文風卻樸實無華,“凡爾賽文學”因此而爆火。
“凡爾賽文學”作為一種新式的網絡語言表達模式,有其獨特的構成形式。依據“凡爾賽文學”創(chuàng)始人@小奶球的界定與總結,框定了“凡爾賽文學”的標準。所以“凡爾賽文學”的構成是有預期、有意圖的。具體的形式包括:第一,先抑后揚,明貶暗褒;第二,自問自答;第三,合理運用第三人稱;第四,突出高端生活坐標;第五,中英文夾雜[6]。
上述內容中,“凡爾賽文學”具體形式的共同特點就是不遵守合作原則。在不遵守合作原則的情況下,違反任何一條或多條合作原則的細則,均會造成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的差異,這種差異是需要聽話人費更多的努力去推導的。講話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加強聽話人對交際意圖的解讀,強化交際效果。由于“凡爾賽文學”最重要的交際意圖就是炫耀,這種炫耀是主觀意識需要外在強化的需求,也就是說講話人希望聽話人強化聽話人對其炫耀交際意圖的解讀。下面本文從會話含義的角度探討“凡爾賽文學”炫耀交際意圖的具體實現路徑。
為了研究方便,在下面的分析中,“凡爾賽文學”的文案統(tǒng)一定義為講話人的話語,網友讀者統(tǒng)一定義為聽話人。
例(1):
這個球拍,買了不記得幾年了,反正很久遠了,大小朋友還很小的時候,當時是和同事一起買來計劃一起鍛煉的。然后,試了試便讓它靜靜地躺在角落里塵封起來。我這個懶啊,呵呵!
直到大小朋友長大了,小小朋友也長大了,最近想打球,才從角落里翻出來,嶄新,倍兒新,99.9%的新。(附某名牌網球拍的圖片)
上述文案中,聽話人從講話人開始時描述買球拍、封球拍和忘球拍的話語中,構造出了一個邋里邋遢不愛運動的懶人形象。而講話人隨后一句“我這個懶呀”與聽話人的信息推導結論達成一致。所以聽話人很自然地就可以推導出講話人“懶”的會話含義。這樣“懶”是這個文案前半部分的一般會話含義,這是這個文案“抑”的部分。
但是文案的后面話鋒一轉,“大小朋友長大了,小小朋友也長大了,最近想打球”,傳遞的信息是講話人在買了球拍沒打球的這段時間,是忙于照顧兩個孩子,這才沒有打球。聽話人結合當下的社會現實,養(yǎng)兩個孩子需要付出的精力和經濟成本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聽話人在看到這段文字后,覺得講話人講的“懶”不是真的懶,而是通過進一步的努力推導出講話人有兩個孩子,是在炫耀自己的兩個孩子。這個文案的交際目的就是炫耀,這才是講話人想要表達的真實意圖,這也就是“揚”。
從中可以看出講話人在文案開始時,先“抑”表達了“懶”的會話含義。在文案的后部分則是“揚”,炫耀兩個孩子。在此過程中,講話人違反的是合作原則中質的準則,講了“假話”,使“懶”的信息意圖和后來的炫耀兩個孩子的交際意圖形成差異,這個差異靠聽話人通過語境和常識去解讀,最終推導出講話人炫耀的交際意圖。這種交際意圖的推導,經過了聽話人的努力加工,使得交際意圖更有效果。這是“凡爾賽文學”炫耀交際意圖得以實現的有效途徑之一。
例(2):
我就想知道,這么大個車有什么用?限號的時候,一樣接不了老大,送不了老二。這明擺著讓人放大招呢么!有大招的圈友支個招來!(配圖頂配路虎)
自我評論:有人支招再來個一模一樣的,大家怎么看呢?
上述文案中,講話人借助配圖效果,用隱晦的方式表達了有豪車的會話含義。結尾處用尋求幫助的方式想要引起聽話人的注意。即使如此,講話人還擔心這種精心構思的炫耀意圖被聽話人忽視。于是講話人在評論區(qū)域自我評論“有人支招再來個一模一樣的,大家怎么看呢?”這條評論將會開啟評論模式,讓原本可能輕輕劃過的聽話人有可能接著評論。當聽話人開始評論的時候,便投入了更多的思考和推理。這樣不說是否真的要再來一輛一模一樣的豪車,單就這個抑或虛假的想法,已經讓聽話人推導出講話人不凡的經濟實力,炫耀的目的已然達到。
從中可以看出,講話人其實在文案中明確了放大招,請圈友支招的信息,聽話人可以推導出在評論中可以給講話人提供建議的會話含義。但是,講話人又在評論區(qū)自我評論,內容還是在尋求建議。很明顯,講話人提供了過多的重復信息,違反了合作原則量的準則中提供過量信息的細則。這樣做的效果是,引導聽話人參與評論,在評論中投入更多的思考,使聽話人透過重復信息的表層,推導出講話人很富有的會話含義,達到了講話人炫耀的交際意圖。
例(3):
鄉(xiāng)下愛情故事
走,給這個姑娘家干活去!
跟上這個姑娘走!(配圖講話人和男朋友在一起的照片)
上述文案中,講話人先給定一個故事的題目“鄉(xiāng)下愛情故事”,給聽話人的感覺是要講一個不知名的鄉(xiāng)下人的愛情故事。接下來故事的主人公是“某個姑娘”,“這個姑娘”用第三人稱來表述。但聽話人根據圖片便可認出這個姑娘就是講話人自己。那么所講的故事就是講話人和她男朋友的故事。講話人之所以這樣用第三人稱指代自己,其目的在于讓聽話人看到這個文案的時候先構想出一個想象中的鄉(xiāng)下愛情故事,然后再將這個故事對號入座到講話人身上。此時不管聽話人愿不愿意接受,秀恩愛的目的已然達到。
從中可以看出,講話人講的是自己的事情,但是故意借用了第三人稱“這個姑娘”來表述,違反了合作原則質的準則下避免提供不真實的信息的細則,使聽話人借助圖片信息推導出所謂的“鄉(xiāng)下愛情故事”就是講話人的故事,所謂的“這個姑娘”就是講話人自己。這個推導過程加強了聽話人對講話人交際意圖的解讀,達到講話人秀恩愛的交際意圖。
例(4):
小酌一杯,致一直在努力路上的自己……(坐標某高檔小區(qū))
上述文案中,根據文字信息構建的是一幅辛苦工作、偶爾放松一下的情景圖。聽話人可以推導出,講話人工作努力,閑暇之余小酌一杯犒勞自己的會話含義。但是,看坐標在某高檔小區(qū),很明顯小酌一杯來犒勞自己的信息并不一定要求有某一特定場所,所以文案內容與高檔小區(qū)之間并沒有必要的關聯性。講話人突顯出某高檔小區(qū)的坐標是將不相關的信息添加進來,其目的在于通過場所來直觀地提高小酌的檔次,達到炫耀的目的。
從中可以看出,講話人在突出某高檔小區(qū)坐標的時候違反了合作原則的關聯準則,使聽話人在表層不相關的信息中建立起深層的關聯性。這個過程就是講話人交際意圖的推導過程,通過付出額外努力才能推導出的會話含義會更加有效地達到講話人炫耀的交際意圖。
例(5):
真的對不起自己額,想當年也是在London的大劇院看過Shakespeare的人?,F在就是一個專職的house wife,哪天一定要飛到London做回我的VIP。
上述文案中,出現的英文詞London(倫敦)、Shakespeare(莎士比亞)、VIP(會員)及house wife(家庭主婦)都是英文表達,給聽話人造成的印象是講話人中英文切換自如,有著良好的教育背景。再加上專職的house wife和國外的地標還能透露出講話人優(yōu)渥的生活狀態(tài)。不管聽話人懂不懂英文,都能僅僅借助英文這種表達方式推導出講話人教育背景良好、生活優(yōu)渥的會話含義。
從中可以看出,講話人在講話的時候不顧漢語和英語兩種不同語言所具有的不同語言體系,將兩種語言隨意混搭,違反了合作原則方式準則中避免晦澀的細則。但是通過這種方式,聽話人僅僅是看到英文單詞就可以推導出講話人有很好的教育背景的會話含義,達到炫耀的交際意圖。
隨著社交媒體平臺的發(fā)展,新的語言模式會繼續(xù)出現,“凡爾賽文學”作為其中的一種形式雖然備受爭議,但從語用的角度來講,與其他形式語言模式的交際方式有著異曲同工的交際效果。希望通過本文對“凡爾賽文學”的分析能夠對未來新的語言模式的探究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