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成麗
摘要:葉圣陶先生是我國現當代著名的文學家,教育學家,他的教育活動豐富多彩,教學思想博大精深,尤其是他提出的勞動教育,對當下高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學生勞動觀念淡薄、部分家長和學校對勞動教育的認知錯誤的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fā)和思考意義,因此,本文以葉圣陶勞動教育思想為核心,淺談其對當今高中教育的啟發(fā)和思考。
關鍵詞:葉圣陶勞動教育思想;當今高中教育;啟發(fā)和思考
引言:
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讓中學生體驗勞動、熱愛勞動,感受勞動的快樂,可以影響和決定當代青年的勞動精神面貌。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經濟的葳蕤發(fā)展,社會的勞動觀念不斷淡化,雖然我們的勞動教育取得了一定進步,但還是有部分中學生不重視勞動成果,甚至有排斥勞動、不想勞動的想法,基于此現狀,當下中學生的勞動教育必須高度重視,而葉圣陶在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提煉出了“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學校教育應當應當使受教育者一輩子受用”等勞動教育觀點。這些勞動教育觀點對當下高中生的勞動實踐教育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值得高中生學習。
一.葉圣陶的勞動教育思想
葉圣陶的勞動教育思想,主要散見于他的大量教育理論著作和教育隨筆中,筆者根據系統(tǒng)閱讀,大致作了如下簡單整理:
(一)主張學生接觸實物、多行實踐。
1.學生不但聽老師空口講授,還能眼見種種實在的事物,還能動腦動手使事物發(fā)生變化,這當然是對學生極為有益的措施。(《懇請各工廠給中小學生出力》)
2.讀書只求記憶,沒有研究的方法,沒有實踐的機會,那究不會切合人生,絲毫沒有用處。(《今日中國的小學教育》)
3.如果學生既能了解又能實踐,就個人說,就將終身受用不盡,就社會說,就是進入美善的一個重要因素。(《改革藝術教育》)
4. 一定要把知識跟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導實踐的作用。不斷學,不斷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才能真正學到本領。(《認真學習語文》)
5. 七分八分的想和說,不如一分二分的實踐。(《德育與實踐》)
(二)倡導真?zhèn)€動手去勞動。
1.要有勞動的能力,必須真?zhèn)€動手去勞動。
2.在相信人家的話很有道理的時候,只有個“知”罷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僅僅是“知”,實際上與“不知”并無兩樣。到了真?zhèn)€去觀察去勞動……的時候,“知”才漸漸化為我們的習慣,習慣成自然,才是我們的能力(《習慣成自然》)
3. 不要以為讀書是學習的唯一途徑。從勞動中,從娛樂游戲中,從待人接物中,都可以學習。這些項目屬于“事”的范圍之內,都是需要身體力行的。(《加緊學習,迎接“五四”!》)
4.學生勞動的習慣,應該而且可能在各學科的學習中養(yǎng)成,在課外的各種活動中養(yǎng)成,逐漸養(yǎng)成,不斷實踐,這才能夠終身以之。(《“瓶子觀點”》)
5.從生產勞動中學習,一定有深切的體會,知道這樣學才是真學,學會了才是真會。(《跟中學生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三)勞動教育的意義
唯有在實際參加生產勞動中,才真能懂得勞動對社會對個人有多么重大的意義。唯有在實際參加生產勞動中,才真能體會個人只是一個齒輪,一個螺絲釘,什么事都得跟群眾通力合作才能搞得好。唯有在實際參加生產勞動中,才真能掌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做事物的主人。(《跟中學生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四)勞動教育的實踐探索
1917年初,葉圣陶應同學吳賓若、王伯祥之邀,到甪直鎮(zhèn)的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葉氏同吳、王等好友在學校里開辟“生生農場”、開辦“利群書店”,還設置“百覽室”“音樂室”“篆刻室”,組織戲劇隊、演講隊等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早早地去接觸生活,鍛煉生活能力。
“生生農場”就是葉圣陶當年創(chuàng)辦的教育改革的試驗田,取名“生生農場”,寓意先生、學生“生生不息”。 “生生農場”占地不大,只有2畝多,本來是一塊荒地,他與學生一起開墾,共同耕作,分享收獲,為的是讓孩子更廣泛地接觸社會。生生農場,栽種的只是普通的瓜果蔬菜,卻融入了葉老對教育改革的思考,體現了他教育創(chuàng)新的理想。
可見,葉圣陶不僅為中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出了具體可行的理論主張,也讓他們運用到了日常的學習生活中。
二、葉圣陶勞動教育思想對當今高中教育的啟發(fā)和思考
隨著升學壓力的增大,大多數學生重視學習,輕視勞動,出現了勞動教育缺失,勞動機會缺乏的不良現象?!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關于實踐勞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葉圣陶特別欣賞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說,提出要把教、學、做統(tǒng)一起來,并倡導學生真?zhèn)€動手去做,因此他的勞動教育說對當今的高中教育有諸多的啟發(fā)和思考。
(一)遵循教育規(guī)律。
葉圣陶說“七分八分的想和說,不如一分二分的實踐?!眲趧訉嵺`固然重要,但前提得符合高中生的年齡特點。高中生的年齡一般在15—18歲之間,這一時期他們在生理上逐漸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在勞動教育上就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捌胀ǜ咧幸⒅貒@豐富職業(yè)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币虼艘匾暸囵B(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參加社區(qū)服務,理解勞動的價值,讓他們對勞動有更深入更理性的認識。
(二)家庭要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葉圣陶說“在相信人家的話很有道理的時候,只有個‘知’罷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僅僅是‘知’,實際上與‘不知’并無兩樣。到了真?zhèn)€去觀察去勞動的時候,‘知’才漸漸化為我們的習慣,習慣成自然,才是我們的能力”。家庭教育也是高中生勞動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長應從孩子生活的細節(jié)抓起,鼓勵他們從小養(yǎng)成動手的習慣。在生活中,家長不能包攬學生除了學習以外的所有家務,而是有意識地鍛煉孩子自己的生活能力,這就需要家長的言傳身教和良好的勞動家風,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熱愛勞動、喜歡動手、愿意動手的習慣。
(三)學校要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葉圣陶說“一定要把知識跟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導實踐的作用。不斷學,不斷練,才能養(yǎng)成好習慣,才能真正學到本領。”學校要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落實好勞動課程的內容,不得因其它理由占用或挪用學生的實踐課程。按學期開展實踐勞動課程,利用好一切可利用的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機會。并要有計劃、科學地設計一些符合學生身心條件的勞動內容,再配置專門老師來指導實踐,調動學生勞動實踐的積極性。除此,也可以采取靈活多樣實踐形式,組織實施好勞動周,學生們可適當走向社會、參與集體勞動。
(四)社會要發(fā)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葉圣陶說“從生產勞動中學習,一定有深切的體會,知道這樣學才是真學,學會了才是真會。”社會是中學生勞動教育的堅定力量。政府部門做好引導,大小型企業(yè)、工廠等要開放實踐場地,為中學生提供實踐機會。當然,不同類型的企業(yè)可提供不一樣的勞動實踐形式,高新企業(yè)可以帶領學生體驗當下以現代科技為主的勞動實踐形態(tài),普通企業(yè)可以給學生提供常規(guī)的服務型勞動,讓學生在勞動中,體驗一種與學習生活不一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甚至可以提前理解某些勞動的不易和辛苦,提前感受到社會科技的進步。此外,共青團、志愿者協(xié)會等群團組織,要積極搭建實踐平臺,組織志愿活動,從而為學生的深入生產勞動、深入社會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結語: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葉圣陶的勞動教育思想最重要強調的是學生要真正投入實踐中,真正動手去做,而當下高中生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對勞動學習的意識又有些單薄,因此需要在葉圣陶勞動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多方面配合。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M].2020.
[2]朱永新.葉圣陶教育名篇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教育大辭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卓晴君、李仲漢.中小學教育史[M].??冢汉D铣霭嫔?2000.
[5]李超.當代中學生的勞動意識教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5(5).
[6]胡曉燕.高中生勞動教育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閩南師范大學.2020(6).
26655005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