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龍
摘 要:中國藝術歌曲在當代人們的音樂生活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以其最獨特的藝術價值與美學價值著稱,演唱中國藝術歌曲從而感受民族韻味,表達民族情懷,感受民族文化精神。這對于學習聲樂表演的學生來說至關重要。通過對歌曲《兩地曲》的演唱分析方面進行探討與研究,對于演唱中咬字、共鳴、情感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認知與感悟為將來演唱作品提供良好的理論基礎,使演唱水平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藝術歌曲;聲樂演唱;演唱分析;
一、歌曲《兩地曲》的演唱分析
歌唱的第一步一定是正確的呼吸。胸部與腹部共同呼吸就是我們在演唱中國藝術歌曲包括《兩地曲》時需要運用的呼吸方法。演唱好《兩地曲》的關鍵就是氣息一定要正確,演唱時保持好胸腔的膨脹狀態(tài),腰腹部力量的控制,橫膈膜的收縮都是歌唱中必須要注意的.在歌曲中時刻注意中音區(qū)與高音區(qū)演唱時的區(qū)別,中音區(qū)演唱時不需要那么多的氣息支持,并且在演唱高音區(qū)之前的準備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直接決定了歌唱時高音質(zhì)量的好壞。提到這個問題又不得不闡釋一下,一個好的身體素質(zhì)是唱好作品的前提,歌唱中尤其對于男高音來說,高音的質(zhì)量、時值的保證都需要一個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氣息的控制能力在良好身體素質(zhì)的前提下在歌唱時與作品達到統(tǒng)一。
歌曲行腔、運腔是對歌曲旋律的技巧性表現(xiàn)?!秲傻厍返倪\腔、咬字、吐字也應當遵循中國藝術歌曲的規(guī)律與方法,像歌曲中的:“北國的國、山中的山、啊、黎明的黎、大海的大、溫柔的、看、滿、飄、姑娘、飛翔?!边@些字在實際演唱中是咬字中的難點,要求演唱者對于咬字有深刻的理解,比如“北國”在平常說話時我們不會把這兩個字咬的特別圓,但是在演唱中“北國”的“國”要求內(nèi)口腔打開到位并且高位置需要掛住,才能使得這個字演唱時達到統(tǒng)一的感覺。
“山中跟北國”的音是一樣的所以要求演唱時同樣圓潤并且高位置的保持,“啊”字在實際演唱中是一個難點,對于男高音演唱者來說,這個字演唱的好壞基本就能判斷對于技術的運用,對于歌曲的理解的深度從而判斷歌者的實際水平。因為這個“啊”字在演唱中音域處于男高音不太好演唱的音域,小字二組的f,且最高達到小字二組的降A,所以演唱時這個“啊”字的控制就很重要,同樣是高位置的保持,內(nèi)口腔的充分打開。其它的字其實要求都大致相同,基本可以分為兩類開口與閉口,比如,“北”字需要開口的去演唱,“黎”字在演唱中也需要帶上空間的去唱,而不是用扁細的方法來唱,所以具體演唱中國藝術歌曲的時候需要統(tǒng)一的咬字位置,統(tǒng)一的口腔位置,才能使歌唱者對于藝術歌曲很好的演繹。
運用面罩共鳴、高位置的歌唱,深呼吸,搭配以圓潤、連貫、優(yōu)美、抒情的音質(zhì),整體的共鳴,聲音豎而圓潤,音色柔和暗淡有厚度,相對位置靠后。演唱聲腔的連貫統(tǒng)一是中國藝術歌曲聲音的形象,這也是藝術歌曲運腔的藝術規(guī)格要求。
《兩地曲》是一首考驗男高音技術的曲目。演唱時需要注意高位置的保持與位置適中,這樣的演唱方法不僅會使演唱者更輕松而且音色更統(tǒng)一華麗。
二、音樂情感分析
歌唱的主旨在于把作者傾注在音符歌詞之中的情感通過歌唱者來進行傳遞,是一個聲、情、意的綜合性表達。
《兩地曲》之所以受到如此多歌唱者的喜愛,無論從歌詞到旋律再到鋼琴伴奏都可謂良品。除了技巧方面的內(nèi)容之外,更重要的是音樂情感的傳達,只有聲音與情感的雙重搭配才能真正傳達作者與自己的情感。歌曲內(nèi)容需要我們仔細推敲才能在演唱中使情感正確表達。《兩地曲》從一開始就點明了歌曲的中心思想:“相愛之人分隔兩地想之心切卻又無法相見”;兩個相愛之人用以具體的物像表達出來;兩個事物因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無法相遇,只能隔時空相望,以寫詩的筆觸描寫了對愛人無限的眷戀之情,之后情緒愈發(fā)的激動,后面把這種情緒推向了高潮,用直接熱烈的話語表達了對愛人的情感,由婉約變?yōu)闊崃?,以“火山噴發(fā)”式的手法來表達一種難以控制的情緒,直接抒情的方式,簡單直白的表達了心中所想,同時為音樂的繼續(xù)進行也做好了準備。這首作品由作詞家以現(xiàn)代詩歌的意境創(chuàng)作,而作曲家則在旋律上賦予了詩歌般的畫面感與真摯的感情。情緒的激發(fā)由詞曲作者與歌唱者自身的感受獲得,而聲樂技術則需在平時日積月累,最終二者相結(jié)合,只有這樣的演唱,才是真正的歌唱,給人以訴說之感,并傳遞情感。
三、個人演唱體會
本人在演唱《兩地曲》由最初對于氣息概念的了解深度不夠,行腔及咬字的不自信,感情抒發(fā)的不純熟,演唱這首歌時心中壓力也比較大因而不能完整演繹歌曲,內(nèi)心有些惶恐。
在實際演唱時表現(xiàn)出自己的氣息十分的僵硬,致使演唱三連音的時候就非常的吃力以致根本無法演繹歌曲,被歌曲帶著走而不是我演唱歌曲,例如在處理“你在北國,我在南疆”這兩句歌詞時需要連著演唱由于氣息的僵硬無法完成連貫,只能一句一句唱且氣息又提又僵,樂句的處理根本凸顯不出,而后來通過聽取老師的意見并結(jié)合書本學到的內(nèi)容對于氣息的運用有了新的認識,唱歌前口鼻同時吸氣且有聞花香的感受,要唱的時候橫膈膜與小腹收縮產(chǎn)生放氣的行為,并且咬字跟上,歌唱時要注意中高音區(qū)的區(qū)別在于氣息釋放時橫膈膜與腰腹部壓力的變化,從而達到歌唱中演唱不同聲區(qū)統(tǒng)一的目的。只有深刻了解歌唱中呼吸的工作原理并運用到實際中才是演唱歌曲的基礎保證。
四、結(jié)語
歌唱是語言的藝術,《兩地曲》作為一首藝術歌曲,以其為例來領略中國藝術歌曲的魅力所在,在遵循美聲唱法的基礎之上結(jié)合中國漢語語言的發(fā)聲及民族審美內(nèi)涵。
藝術歌曲《兩地曲》是作為當代藝術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創(chuàng)作這首曲目充分的考慮了歌詞,伴奏,歌唱者技術的運用。且作曲嚴謹有涵養(yǎng),能夠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作品,從而了解詞曲作者創(chuàng)作的初衷,使演唱者根據(jù)內(nèi)容填入自己本身的情感,與詞曲作者達到藝術性上的統(tǒng)一,把演唱技巧應用在其他作品的演唱之中,做到知一曲而通百曲的本領。從而從更深層詮釋作品,為今后打下良好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曉芝.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探討[J].黃河之聲,2020(24):69-71.
[2]劉鵬.論《兩地曲》的藝術分析及演唱處理[J].戲劇之家,2019(05):44.
[3]李博. 《兩地曲》作品分析及演唱技巧探討[D].山西大學,2018.
[4]趙小龍.淺談《兩地曲》的藝術特色及歌唱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7,37(23):83+100.
[5]李強. 藝術歌曲《兩地曲》的音樂及演唱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2017.
[6]王帥統(tǒng).《兩地曲》的相思情感體現(xiàn)及其演唱分析[J].當代音樂,2016(10):87-88+90.
[7]胡曉光.中國藝術歌曲演唱運腔方式探究——以朱良鎮(zhèn)《兩地曲》為例[J].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1(02):121-124.
174650170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