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各學科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向自主學習的方向發(fā)展,而高中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具有極強的抽象性的學科,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要求更高,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不斷的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與實踐內容進行結合,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本文基于當前高中數學教學現(xiàn)狀,闡述了具體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引言
高中學生正處在邏輯思維快速發(fā)展的年齡階段,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會比較深刻,并且已經掌握了靈活處理數學問題的基本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確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結合學生的智力、能力成長需求來采取正確的教育措施,提高學生在教學當中的參與程度,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體會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得到釋放,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當前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會在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的思維也會因此產生惰性,從而不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使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手段,引起學生的好奇心,降低教學的難度,讓學生樂于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
(二)循序漸進原則。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深入分析學生的現(xiàn)有接受能力,并且結合科學的教育觀念去探索學生可能達到的水平,并且根據得到的結論來設置教學的難度,使學生可以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循序的提升,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給學生知識,導致學生“消化不良”的情況。
(三)開放性原則。
數學文化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引導學生用包容的目光去看待數學知識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文化的活力,從而在開放性的教學中使學生積累更加扎實的數學學習基礎和經驗。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一)發(fā)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
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也是非常關鍵的,最重要是的先引導學生打好學習的基礎。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基礎知識儲備,那么培養(yǎng)其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相對比較容易。在新舊教學模式交替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不斷實現(xiàn)教學理念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需要學生在學習觀念上有所轉變,并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主動其汲取一些重要的內容,在遇到問題時也要在第一時間提出來。這對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在遇到問題也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進而有效增加自身的知識儲備。
(二)滿足高中數學改革需要
在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學校和教師都開始重視起對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的方法。雖然一直以來進入大學的唯一標準都是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在學習的這個階段能夠幫助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在未來學習中的節(jié)能培養(yǎng)打好基礎。
(三)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
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最關鍵因素,一個學生如果沒有自己的喜好和興趣,作為教師和家長就需要對此引起高度注意,要知道興趣對于一個學生學習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獨特性,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不斷的理解和實踐,并不只是簡單的將知識進行了解和記憶就能夠學好這門學科,因此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能夠逐漸使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變得更加主動,讓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主動思考,這樣也能夠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對提升自身數學成績的重要性。
三、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在學生的不斷實踐中,習慣會逐漸內化為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不斷成長。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讓學生帶著健康的習慣參與到數學學習過程中來,在點滴的積累中獲得數學學習能力上的提高。教師一方面要有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一方面也要鼓勵學生自主養(yǎng)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
(二)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大多都是教師一個人在講,學生很難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教學進度,也很少進行課堂提問,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造成了嚴重的阻礙。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教師完全可以將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以此提升學生的自主意識。
(三)激發(fā)學習情感,體驗學習過程
新課程改革的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從認知領域、情感領域、技能領域的培養(yǎng),達到認知掌握目標、技能達成目標、心理發(fā)展目標。因此,從教師方面,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體動手操作的題材,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接觸、了解、鉆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問題,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數學需要,最大限度地開啟每一個學生的智慧潛能。尊重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豐富的現(xiàn)實情景引入課堂,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解題策略,促進同伴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和學會生活,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內在魅力。從學生方面,自主學習是一種自律學習,一種主動學習,它走出強迫性學習的沼澤地,使學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得到實現(xiàn),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歡樂與幸福,從而變信心不足為充滿信心,從而想學、樂學,使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是落實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所在,也是貫徹新課改精神的精髓,需要得到教師的足夠重視。高中數學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中所存在著的問題,深入分析數學課程改革的方向以及學生的成長需求,做出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展開自主學習活動,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秀杰.高中數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式教學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2]李桂云.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
[3]丁春梅.探究高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教學方法,2019(5).
作者簡介:李明洋,1993年4月28日,女,黑龍江綏化,本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