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花,劉瑾春
(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Mini-CEX即迷你臨床演練評價量表,是1995年由美國內科醫(yī)學會(America Board of Internal Medicine,ABIM)制定并推薦的一套評估受試者臨床實踐能力、兼具教學與評量功能的工具,由教師、學員和患者共同參與,學員進行重點診療行為,評估者給予評分并做出即時反饋。通常Mini-CEX的主要項目有問診技巧、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臨床判斷、健康宣教、組織效能、整體評價7項。
近年來,美國、英國、阿根廷、澳大利亞等國先后采用Mini-CEX對醫(yī)學生進行考評與演練,均證實該考核方式能提高醫(yī)學生的學習效果,我國近年來也采用Mini-CEX開展醫(yī)學教育。2004年陳偉德等[1]將Mini-CEX翻譯成中文版。2008年葉建宏等[2]將Mini-CEX運用于護理人員培訓,2010年溫州醫(yī)學院附屬東陽人民醫(yī)院開始探索應用Mini-CEX培訓??谱o士和住院醫(yī)師[3]。2011年,楊廷芬[4]將Mini-CEX應用于護理領域,并將其修改為護理面談、身體檢查、護理問題、操作技能、咨詢衛(wèi)教、組織效能、人道專業(yè)7個項目,得出Mini-CEX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015年,伊靜等[5]在Mini-CEX的基礎上編制了適用于護生的Mini-CEX,引入整體護理、護理程序與護生的核心勝任力,凸顯護理特色,并保留Mini-CEX的優(yōu)點,包括護理問診、護理查體、護理診斷、護理措施、健康教育、人文關懷、組織效能、整體評價8個條目,具有較高的信效度、合理的難度及區(qū)分度,是可靠的新型臨床能力考評工具。
Mini-CEX內容全面,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資料,包括考核時間、地點、學員、教師及患者情況;第二部分是考核內容,包括問診技巧、體格檢查、人文關懷、臨床判斷、健康宣教、組織效能、整體評價7個條目,均采用3級9分制評分,1~3分為有待改進,4~6分為合格,7~9分為優(yōu)秀;第三部分是反饋指導,包括反饋評語、觀察時間和反饋時間、滿意度等。該量表Cronbach’s 系數為 0.965[6]。
首先教師事先告知學生Mini-CEX測評的主要內容,預約測評時間,由教師直接觀察學生的臨床護理行為,按照Mini-CEX的每項內容進行逐項評分,測評過程15~20 min。測評結束后教師在示教室對學生的操作進行即時反饋,指出表現良好及有待加強的項目,反饋時間為5~10 min。測評后雙方共同對此次測評的總體滿意度進行打分。這是一種較成熟的直接觀察評估方法。
美國畢業(yè)后醫(y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提出,醫(yī)護人員需要具備六大核心能力,包括疾患照顧、醫(yī)學知識、臨床實踐中的學習與提高、溝通技巧和人際關系、職業(yè)素養(yǎng)、醫(yī)療執(zhí)業(yè)能力,而且護理教育改革應注重護生核心能力培養(yǎng),把知識、能力、素質作為護理人才培養(yǎng)的三大要素。Mini-CEX考評方法依托臨床真實工作場景,既符合護理人員的核心能力要求,從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各方面進行考核,又遵循評價工具的原則,所以其在評價和提高護生綜合素質及崗位勝任力方面有著很大優(yōu)勢。
1.3.1 注重人文素養(yǎng) Mini-CEX重視人文關懷與溝通交流,將人文關懷和護患交流作為評價指標,而這在傳統(tǒng)考核中是無法進行衡量與測評的,有利于提升護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溝通交流能力。這種測評方法將人文關懷放在與醫(yī)學知識技能同樣重要的地位,能全面反映受試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時璇等[6]研究表明Mini-CEX能對護理實習生臨床綜合能力進行全面評價,護生在人文關懷方面的能力較強,正體現了Mini-CEX測評中對人文關懷的重視。蔡承紅[3]研究表明Mini-CEX教學考核工具能加強情商教育,更好地培養(yǎng)和提升實習護生的人文關懷、溝通交流能力。諶紹林等[7]將Mini-CEX+情景模擬教學應用于在校護生外科護理學臨床思維訓練中,可提高護生的臨床綜合能力,特別是人文關懷能力和溝通交流能力。
1.3.2 理論聯(lián)系實踐 Mini-CEX注重考核學生在臨床實踐中對知識的運用能力,以米勒金字塔理論為指導,米勒指出醫(yī)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在臨床真實情景中培養(yǎng)臨床醫(yī)護人員有效解決各種復雜問題的能力。蔡承紅[3]的研究表明Mini-CEX能鍛煉護生的各種技能,包括收集整合患者資料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臨床實踐能力;諶紹林[7]、蔡月虹[8]等的研究均表明Mini-CEX能提高護生的臨床思維能力;曲昊等[9]研究發(fā)現Mini-CEX聯(lián)合情景模擬教學應用于骨科住院醫(yī)師臨床教學及評估中明顯提高了住院醫(yī)師的臨床操作能力。這種“做中學、做中教”的理念,使護生操作技能、學習能力等在真實臨床情景中得到有效提升。
1.3.3 教學與評估雙管齊下 有反饋的訓練是最佳的學習方法,Mini-CEX注重即時反饋,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其迅速掌握操作要點,及時改進不足,以考促學,不斷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多項研究表明Mini-CEX在提高學員綜合臨床能力方面有優(yōu)勢,而受訓者和教師滿意度較高也從側面證實了Mini-CEX在護理教學中的適用性、可行性[9-10]。Mini-CEX形成了適用于護理教學的“教學—評估—反饋—改進—再評估”的良性循環(huán),構建了一套科學、有效、系統(tǒng)的教學評估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達到了護理教學的最佳效果,提升了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實施Mini-CEX前首先對臨床護理教師進行統(tǒng)一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增強自信心。Mini-CEX的即時反饋,師生間的互動不僅能提高護生臨床綜合能力,還可以促進教師業(yè)務水平和人文修養(yǎng)的提升,督促教師加強自我學習。Mini-CEX不僅要求教師熟悉病例,還要系統(tǒng)分析病例,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整理分析病例能力,在對病例進行整理和修訂過程中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而且臨床護理教學情景真實,便于護生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逐步提高實踐能力,同時增強了教師的成就感,提升了勝任力,使教學活動處于積極狀態(tài),從而增強了教學效能感。多項研究證實[11-12],在Mini-CEX測評中,教師在給護生評分和反饋時也會進行自我評價,不僅能發(fā)現學生的不足,也能思考和改進自己在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由于評估者對Mini-CEX各個項目的理解存在差異,對考核內涵把握不夠全面,可能造成培訓和考核標準差異較大問題[10]。有教師指出Mini-CEX測評對于專業(yè)態(tài)度、溝通技巧、臨床能力等難以做出客觀準確的判斷,考評時間短,不易把握整體節(jié)奏,評分有時受主觀因素影響[13],對評分標準把握不準[7]。如何使評分標準統(tǒng)一化、客觀化,是Mini-CEX測評實施過程中的難點。因此,需要加強師資培訓,增加測評次數,統(tǒng)一和細化評分標準等。
目前,相關研究中的樣本量均較少,為更好地了解Mini-CEX的真實測評效果及測評結果的影響因素,還需要進行大樣本及多次測評,并結合其他考評標準共同進行衡量。
Mini-CEX簡便易行,反饋及時,考核全面,信效度高,能全面評價護生臨床綜合能力,具有醫(yī)學與人文并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教學與評量兼具的優(yōu)勢。該測評工具具體考核了護生的護理評估能力、人文關懷能力、溝通交流能力、整體組織能力等臨床護理能力,為護生綜合能力評估提供了新途徑,同時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增強了教學效能感,真正實現了教學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