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東
(天津大學力學系,天津300072)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己惘然。
這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約813-858)所作的七言律詩《錦瑟》,為其代表作之一。李商隱(圖1),字義山,號玉谿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 人,后人將其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加“小” 字,為區(qū)別李白與杜甫)。李商隱是開成進士,受黨爭影響排擠,致飄泊潦倒,所作詩多托古以諷,富于文采,具有獨特風格,因用典故較多,使理解較難。此詩就引用了四個典故。
圖1 李商隱
“莊周夢蝶” 典源于《莊子·齊物論》,意為:莊子夢中幻化為栩栩如生的蝴蝶,醒來后發(fā)覺自已仍然是莊子。“望帝啼鵑” 典源自《禽經(jīng)·杜鵑》,望帝是蜀地一位開明的部落首領(lǐng),因讓位不當而造成民不聊生,去世后化為杜鵑鳥,至春月間晝夜悲鳴不止,后人常用此比喻冤魂的悲鳴?!磅o人泣珠” 典源于晉張華《博物志》卷九,傳說南海鮫人哭泣時眼中能出美麗的珍珠。后人常用此形容淚滴如珠?!安悍N玉” 典源自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一,楊伯雍得仙人所贈石子種于藍田無終山,得白壁五雙以娶婦;后玉石被官匪掠走,仙人又托夢給楊伯雍,以詩句提醒“晴天日出入南山,輕煙飄處藏玉顏”,從而又找見了玉。
李商隱借用這些典故,創(chuàng)造了朦朧的意境,寫出十分華美的詩句,最后感嘆道: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只能留在回憶之中了。
煙有火字旁,通常是指物質(zhì)因燃燒產(chǎn)生的氣體,但此詩中的藍田玉并沒有燃燒,而是受太陽照射使玉升溫,受熱后的玉石又將熱傳給了其表面的空氣,使受熱空氣密度降低而形成熱對流(上升氣流),又因光的折射,遠處觀察就像是冒煙一般。古人正是利用這一流體運動現(xiàn)象,寫出了詩句“藍田日暖玉生煙”。楊伯雍按“玉生煙” 的訊息,找見了玉。
中國有四大名玉產(chǎn)地:出產(chǎn)“藍田玉”的陜西藍田,出產(chǎn)“和田玉”的新疆和田,出產(chǎn)“獨山玉”的河南南陽,出產(chǎn)“岫玉” 的遼寧岫巖。這些名玉也應(yīng)會有類似的受日照升溫而出現(xiàn)熱對流的“生煙” 現(xiàn)象,只是李商隱在長安所作的《錦瑟》,僅引用典故寫到了唐朝京城長安(今陜西西安) 旁邊的藍田玉而己。
烽火臺(圖2) 又稱烽燧,是古代防止敵人入侵而建的重要軍事防御設(shè)施,遇有敵情,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相連,傳遞消息。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上級和各方通報訊息,可傳5 km 之外,是古代行之有效的訊息傳遞方式。施煙時,因為狼糞點起的煙垂直性好,所以一般燃狼糞,亦稱狼煙。
圖2 古代烽火臺遺址
烽火本是緊急報警信號,但歷史上也曾發(fā)生過“烽火戲諸候” 的事故。西周的周幽王為引妃子褒姒一笑,多次讓點燃烽火,戲弄了諸候。待公元前771年犬戎攻打鎬京(西周國都,今陜西西安西南灃水東岸) 時,再點燃烽火,調(diào)諸候援救。諸候已不信,未動兵,致周幽王被殺,西周遭滅。
到唐朝時,邊境一度平安無事。據(jù)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五二記載,當時約定“每晨及夜平安,舉一火”,即用煙或火光通報“平安無事”。
盛唐詩人王維(約701-761)于737 年奉命赴邊關(guān)慰問將士時,途中看到報平安用的一柱煙,即興寫下了千古絕唱的五言律詩《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浩瀚的沙漠中孤煙直上,長長的河流與地平線重合,落日火紅,又大又圓,對這美景最貼切不過也就是這10 個字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圖3)?!肮聼煛?就是“平安煙”,“孤” 字寫出了景物的單調(diào),緊接一個“直” 字,又顯出其勁拔、堅毅美?!伴L河” 指橫貫沙漠的黃河。落日,原似給人感傷印象,而“圓” 字,卻又給了人親切溫暖而蒼茫的感受。
有趣的是,《紅樓夢》第四十八回“濫情人情誤思游藝,慕雅女雅集苦吟詩”中,香菱也對黛玉議論了這句詩,說“這‘直’ 字似無理,‘圓’ 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
圖3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在流體力學中,對于理想流體運動的歐拉方程組和黏性流體運動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組,解的存在性問題至今尚未在數(shù)學上被證明。對大量的自然界、國防和工程技術(shù)中的流體力學問題,只有通過理論分析、數(shù)值計算和物理實驗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研究解決。對于目前流行的大規(guī)模數(shù)值模擬,仍必須用精細設(shè)計的物理實驗來檢驗其正確性。流動顯示方法和技術(shù),正是能達到上述要求的重要的實驗方法和技術(shù)。
煙流法是風洞實驗的重要顯示方法之一。用風洞中特制煙管或模型上放出的煙流,顯示氣體繞模型流動的圖形,是很好的觀測方法。國際上自1931年起己開始建煙風洞,在風洞外將沸點高于350°C的優(yōu)質(zhì)礦物油,用金屬絲通電加熱產(chǎn)生的煙引入風洞;也可以將鎢絲或不銹鋼絲涂油放在模型前,加熱產(chǎn)生細密的煙霧。借助光線對煙氣質(zhì)點的散射,可觀察流體質(zhì)點的運動,得到完整清晰的流動圖形。為保證煙束清晰不散,需采用大收縮比的收縮段、穩(wěn)定段,在風洞入口加裝抗湍流網(wǎng),并釆用吸振性能好的材料制造洞壁等措施,以保證煙流為層流狀態(tài)。圖4 是在煙風洞中的汽車繞流圖形,圖5 是在煙跡顯示下尖劈旁的流動圖,圖6 是鴨式飛機模型在煙風洞中實驗的照片。
煙流法也可以用來研究渦旋的產(chǎn)生和結(jié)構(gòu),以及邊界層的轉(zhuǎn)捩點。
圖4 煙風洞中的汽車繞流圖
圖5 煙跡顯示的尖劈旁流動圖
圖6 鴨式飛機模型在煙風洞中實驗的照片
流動顯示是了解流體運動特性,深入探索其物理機制的一種直觀、有效手段。
燃香冒出的煙為什么會向上飄呢?煙是固體顆粒,其密度比空氣密度大,為什么又看不到煙向下落?
點燃的香會使其周圍的空氣溫度升高,出現(xiàn)熱對流。于是香燃燒產(chǎn)生的固體顆粒物,就被上升的暖空氣裏夾著一起上升了。因熱空氣冷卻到環(huán)境溫度需很長的時間,所以熱空氣會一直上升。如在室內(nèi)燒香,煙會隨熱空氣上升,直到吸附到房頂上。若在室外燒香,煙在上升的同時,也會被逐漸吹散。所以很難看到煙向下落。
觀察一支香產(chǎn)生的煙在周圍靜止空氣中的上升(如圖7~圖9 所示),可以發(fā)現(xiàn)開始時是沿光滑的直線路徑上升,到達一定的高度后,煙突然散開,形成明顯無序的時間和空間上不規(guī)則脈動的結(jié)構(gòu)。帶有煙顆粒的流動經(jīng)歷了從層流到湍流的狀態(tài)變化。
圖7~圖9 雖都是燃香時煙的流動,但出現(xiàn)的煙顯示出流線情況卻極不相同,這究竟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圖7 燃香引起的煙之一
圖8 燃香引起的煙之二
圖9 燃香引起的煙之三
圖10 和圖11 是點燃一根火柴時引起的煙渦旋,圖形也很不相同。
圖10 火柴燃燒引起的兩組煙渦旋
這顯然會讓人聯(lián)想起:層流如何轉(zhuǎn)捩為湍流,渦旋的產(chǎn)生和卷吸等流體力學問題,很值得有興趣者去進一步研究。
圖11 火柴燃燒引起的煙渦旋
(本文部分圖片自網(wǎng)絡(luò)收集,來源不詳,僅供力學科普之用,特此致謝圖片的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