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生元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畜牧獸醫(yī)站,青海 海北 810400)
馬屬動物腸阻塞由于發(fā)生部位不同,有不同的分類。無論發(fā)生在哪一個部位,若是不能及時有效地將腸道中的阻塞物排出,都會對動物身體造成一定影響,甚至導致死亡。因此一定要及時確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1 由于飼養(yǎng)管理不當,致其過度勞役,使體力消耗過大,出汗或水分消耗過多卻沒有及時補充,或補充的水質(zhì)較差,對動物機體的腸道消化等機能造成不利影響。反之,若是勞役較少,動物長期得不到運動,體力減弱,造成消化系統(tǒng)的分泌機能紊亂或出現(xiàn)其他障礙。
1.2 若動物攝入過多粗硬飼料,或吞食異物,導致異物進入腸胃難以消化也會出現(xiàn)腸阻塞。如果動物過度饑餓,飼喂時爭搶食物,未能較好咀嚼,也不能較好消化。
1.3 若飼喂不準時和不定量,或營養(yǎng)搭配不均衡,食鹽以及其他無機物匱乏,或天氣突變,對動物造成的應激反應較大,有可能造成馬屬動物腸阻塞。
2.1 患病馬屬動物臨床表現(xiàn)腹痛,按腹痛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種,一般患病初期,動物會站立不安,搖頭擺尾,頻繁回頭顧腹或是做拉腰的動作,不愿行走,喜歡趟臥。
2.2 口腔出現(xiàn)變化,初期口腔稍微干燥,隨病情進展,脫水情況嚴重,口腔干燥,口腔中顏色變紅。另外,動物的腸音還會逐漸的減弱,聲音可能會完全消失。排便次數(shù)明顯的減少,或排出少量干糞,直至停止排便。
2.3 在動物的小腸阻塞后,由于動物在不斷吞咽唾液,加上胃液分泌,阻塞小腸前部逆蠕動,易造成胃擴張。初期癥狀比較輕,且病癥不明顯,但是在高度充滿后,稀薄胃內(nèi)容物可能會從兩鼻孔流出,會出現(xiàn)腸臌氣。若出現(xiàn)繼發(fā)性腸炎,全身癥狀會加重。
一般情況下,結合馬屬動物的日常飼喂、使役情況和臨床癥狀,可以確診該病,之后結合疾病的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治療以排出體內(nèi)阻塞物為主,結合患病動物的實際,采取綜合性的治療方式,例如疏通腸管、強心補液等。
3.1 中藥療法 可用60g 六曲,50g 麥芽,山楂45g,甘草20g,厚樸、枳殼、陳皮各35g,青皮、蒼術各40g,混合研末,加入適量生油和白蘿卜,讓動物服下效果較好。
3.2 西藥治療 西藥治療需結合患病動物機體脫水以及心功能實際狀況選擇治療方式,多采取靜脈補液的方式。若是小腸阻塞,可以選擇復方氯化鈉注射液;大腸阻塞則可以選擇復方氯化鈉注射液配合5%的葡萄糖注射液;不完全性阻塞,可以選擇0.9%的氯化鈉溶液,配合適量的氯化鉀,進行口服補液和灌腸補液;心功能不全需要肌肉注射20%安鈉咖注射液10~20mL。為避免機體出現(xiàn)酸中毒,用5%碳酸氫鈉注射液進行靜脈注射。若是出現(xiàn)繼發(fā)腸臌氣時,可以結合穿腸放氣。
此外,還需要對患病動物做好護理工作,配合直腸掏結效果更佳;對直腸以外的腸阻塞,可以運用按壓、打擊秘結點的方式,促進其快速排出體外。
做好馬屬動物腸阻塞的預防,首先,需要做到科學飼養(yǎng),選擇干凈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飼草,飼喂時最好將飼草過篩,帶殼的谷物要去除,大顆粒的谷物要碾碎,一定要避免飼喂變質(zhì)發(fā)霉的飼料。同時要保證飼料營養(yǎng)搭配合理,粗細以及營養(yǎng)均衡。飼喂過后不要立即使役,更換飼料草料時要有過渡期,不要立即更換。飼喂一定要定時定量,需要定人。其次,要在天氣炎熱或是使役出汗后飼喂干凈的水源,可以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維持機體平衡,初期先喂少量水,后期可以多喂一些水。同時還需要重視使役合理,保證其活動量合理。
造成馬屬動物腸阻塞的病因是多方面,同時這些致病因素是可以通過科學飼養(yǎng)有效避免的,因此實際養(yǎng)殖過程中,還需要掌握馬屬動物腸阻塞的病因以及臨床癥狀,及時確診疾病,做好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獲得良好的預防以及治療效果,促進馬屬動物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