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燕,顧慧星
(1.新疆自治區(qū)石河子大學教學實驗場 新疆,石河子 832000;2.新疆錦棉種業(y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奎屯 833200)
新疆是棉花的重要生產基地,北疆次宜棉區(qū)對于新疆農業(yè)發(fā)展的貢獻也尤為重要。近年來隨著棉花種植成本的不斷提升,兵團團場勞動力的缺失,機械采摘已替代人工成為棉花采摘的重要方式。打頂是棉花整枝工作的關鍵步驟,特別是打頂時間對棉花產量具有重要影響,打頂時段的不同對棉花品質也起著決定性作用。打頂能夠打破棉花頂端生長優(yōu)勢,有效控制棉花體內的水分等運輸方向,使其更多的營養(yǎng)成分流向生殖器官,避免對無效果枝輸送較多養(yǎng)分,造成養(yǎng)分損耗。打頂時間與熟期屬于正相關關系,隨著打頂時間的推遲,熟期也會隨之往后推移;打頂時間提前,熟期也相應提前。但是根據田間實際來看,打頂時間越早并不意味著棉花生產效率越高,如果打頂時間過分提前會造成資源浪費,不利于棉花產量的提高,同時也會影響棉花品質。筆者針對試驗棉田進行了具體劃分,將試驗區(qū)域分為四塊,設置4個打頂時段,通過對這四個小區(qū)的實驗,分析打頂時段與棉花結鈴等的關系,以此探索最佳打頂時段,促進機械采摘效率,改善棉花質量。
本試驗選取北疆次宜棉區(qū)奎屯墾區(qū)第七師130團,是錦棉種業(yè)實驗基地。棉區(qū)地勢平整,養(yǎng)分肥料分布均勻。
試驗棉花品種選自該公司推廣的中棉所92(中86)。中棉所92(中86)是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的新審棉品種。生育期123天,單鈴重6.5g,衣分44%,霜前花率達90%以上,始果節(jié)位高,成鈴集中,吐絮暢,含絮力好,更適應機采。該品種產量穩(wěn)定,抗逆性強,抗枯萎、耐黃萎病。
試驗選擇機采棉66+10cm的等行距,適期播種,合理稀植:最佳播期4月10~4月20日。必須用精量播種機播種,每畝播種量1~1.2kg,每穴播種一粒。每畝收獲株數8000~10000 株。試驗時間為2019 年,為對該棉區(qū)進行打頂時段的探究,設4個不同的打頂時段,分別為:A:6月25日、B:6月30日、C:7月5日,D:7月10日。打頂標準:將主莖頂部的一葉一心除掉,每個都要進行3次重復處理過程,隨機區(qū)組排列。四個不同的實驗區(qū)其寬度相同,均為4 條膜寬,長度控制在10cm 左右。嚴格依照大田高產栽培措施對田地進行合理管控。之后依據打頂時間的早晚,分別在7月15日、7月30日、8月20日以及9月5日對四塊試驗小區(qū)的情況進行田間觀察和數據統(tǒng)計。
1.4.1 農藝性狀 采取定點定株掛牌的方式對小區(qū)棉花進行測定,在每個試驗小區(qū)中各選擇連續(xù)5株長勢均勻、具有典型代表意義的邊行、內行棉株。在7 月15 日時,對棉株的株高、葉齡以及果枝臺數等信息進行調查統(tǒng)計;7月30日以及8月20日時對大鈴、小鈴的數量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4.2 株數、有效鈴數、霜前籽棉產量 在四個小區(qū)中分別選擇兩條膜寬、1.46m長的小型區(qū)域(即1%畝),從中計算棉花株數、有效鈴數等信息,霜前籽棉產量根據實際收獲的產量為準。
打頂作為棉花整枝工作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其關系著棉花生長高度、養(yǎng)分運輸方向以及生殖狀況等,是調節(jié)棉花生長過程的重要措施。從7月15日開始對四塊試驗小區(qū)的棉花農藝性狀進行實際調查統(tǒng)計,據表1可以看出,打頂時間越是延遲,棉花的生長高度、葉齡以及果枝臺數也會隨之增大。此外開花臺數受打頂時間推遲的影響,其會逐漸下降。通過計算對比可知,7 月10 日打頂的棉花生長高度要比6月25日打頂的棉花高度高出23.3%,最后一次打頂的果枝臺數要比第一次打頂的果枝臺數多一株,同時吐絮株數要減少一株。通過這些數據變化可知,打頂具有抑制棉花營養(yǎng)生長進展的作用,對于其養(yǎng)分流向生殖轉化具有突出作用,能夠促進棉花成熟期早日到來。
同樣從表1的數據中可知,8月20日與7月30日的棉花結鈴情況相比,小鈴總數出現了明顯減少的現象,隨著棉花的逐步生長發(fā)育,少量小鈴開始長大,但是大多數小鈴最終脫落,這是影響總鈴數降低的主要原因。根據7月30日棉花結鈴情況來看,隨著打頂時間的逐步推移,其小鈴數量在不斷增多,但是這樣并沒有對棉鈴的生長發(fā)育起到促進作用,反而產生了阻礙影響。通過分析,筆者發(fā)現打頂時段提前5 日或者后延5 日左右對于棉花總鈴數的影響并不明顯。根據8月20日的棉株結鈴情況分析,7月5日打頂處理后的棉花大鈴數最多。
表1 不同打頂時段對棉花農藝性狀、棉花結鈴情況、棉花產量及生育期的影響
打頂能夠促使棉花從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進行轉化,對縮短生育期具有促進作用。從表1可看出,打頂時段向后越遲,棉花的生育期就越長。結合上表數據對不同的打頂時段進行分析,最晚打頂的棉花其生育期要比最早打頂的棉花生育期長8 天。對4 個不同試驗小區(qū)的產量進行抽樣統(tǒng)計,結果顯示7月5日左右打頂的棉田其有效鈴數以及霜前籽棉產量都最高,6 月30 日左右的次之。對于北疆次宜棉區(qū)而言,機械采摘質量、產量受棉花生育期的影響比較大,如果生育期過長,受天氣因素的影響,棉花產量就會有所下降,不利于之后機械操作。若生育期過短,同樣對產量會造成不利影響。綜合來看,該品種棉花最佳打頂時段定為7月5日左右最佳。
打頂能夠改變棉花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之間的關系,對棉花營養(yǎng)生長具有突出的抑制作用。打頂還能改變棉花的生長高度,打頂時段的不同對于棉產量有一定的影響作用。因而,結合當地棉區(qū)的氣候特點和品種自身生育特性等確定合理的打頂時間非常重要。打頂時間越早,棉花的成熟期就會越快來到,霜前花率也會隨之提高,有利于機械采摘的順利進行;但若打頂過早也有不利影響,會出現資源浪費,不能同時達到優(yōu)質、高產的目的。結合新疆兵團第七師錦棉種業(yè)棉花生產基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可將打頂時段控制在7 月5 日左右,如果早于這一時段或者晚于這一時段都會對形成大鈴和產量造成阻礙。將打頂時間設定在7 月5 日左右是能夠兼顧采摘質量和棉花產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