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萍
(河南理工大學,河南焦作 454000)
繪本,符合兒童閱讀習慣,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將故事情節(jié)表達出來,符合3~6 歲兒童學習特征,能有效激發(fā)其學習興趣。繪本屬于兒童文學的一種,對開發(fā)兒童智力、發(fā)展視覺、提升語言起到重要作用。在教育領域不斷改革進程中,繪本在市場上大量出現(xiàn),但此種發(fā)展趨勢下,兒童繪本翻譯質量方面卻呈現(xiàn)出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國內對于兒童繪本翻譯的相關研究還處于落后階段。為此,該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深入探討兒童繪本翻譯工作語言使用問題。
為了更全面、客觀地分析兒童繪本語言,該文主要建立了3 個語料庫: 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CTYLC)、英文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EYYLC)、繪本譯本語料庫(FYYLC)。
該文在分析語料庫時,主要使用到了四大語料庫分析軟件,其中包含日本的ANTCONC、中國的CTCLAS、多語種語料處理軟件HC2007YLCL3.9、Wordsmith4,這些軟件各有不同,但主要服務于語料庫,全面分析兒童繪本語言。各個軟件分析語料庫后產生的文件結果,會分別放在 “FYYLC”“CTYLC”“EYYLC”3 個文件中[1]。
從表1 不難發(fā)現(xiàn),在動詞、名詞、數(shù)詞、形容詞使用頻率中,動詞是最高的。這與兒童的天性有著直接關系,小孩子都非?;顫姾脛?,喜歡觀察動態(tài)事物,具有非常強的好奇心,因此,使用大量的動詞,符合該年齡段兒童的知識認知水平。此外,動詞的使用也會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兒童積極性,提高其學習興趣[2]。在兩個語料庫中所使用的詞匯中,主要以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動詞為主,其中單音節(jié)動詞占比較大。從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看,在CTYLC 中,使用的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動詞占比高達98.5%,而多音節(jié)動詞,如對不起、禁不住等,僅為1.5%。在FYYLC 中也出現(xiàn)了類似情況,單音節(jié)、雙音節(jié)動詞占比非常高,而多音節(jié)動詞使用的非常少。在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中使用的多音節(jié)動詞,體現(xiàn)了漢語語言習慣以及常用表達方式,所以在英文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中也同樣應用了大量英文慣用語,所以在繪本譯本語料庫中,主要采用了直譯的方式,但卻缺少對不同用語習慣的注釋,如“Done”這一詞語,原本意思是“成交”“說定了”,可在譯本中,為了迎合兒童認知能力,一般翻譯為“好的”,但此種情況,會直接削減了“Done”這個詞匯原有的語言魅力[3]。
通過分析表1 可以看出,與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相比較, 繪本譯本語料庫中使用了大量的具有一定結構難度,且更為復雜的動詞形式,CTYLC 中對于動詞的使用有些過于簡單。
在兒童早期語言習得中,名詞是其中較早的一類,通過對比,名詞和動詞在CTYLC 和FYYLC 中占比較高。在名詞中,又可劃分為抽象名詞、普通名詞、集體名詞、專有名詞,在普通名詞中,還可劃分出不同種類的名詞,如動植物類、自然類、身體類、處所類、時間類等不同名詞[4]。表1 做了詳細對比。
表1 CTYLC、FYYLC 名詞高頻詞表
從表1 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表示具象事物的普通名詞占比較高,如“東西”“事”“車”“動物”等。其中關于稱呼的稱謂名詞,在CTYLC 中有“奶奶”“媽媽”“爸爸”等,而在FYYLC 中,則主要為“媽媽”“夫人”“先生”等,對比這些名詞的使用差異,不難發(fā)現(xiàn),在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中,對于稱謂的名詞使用主要是以家庭成員為核心,相比之下,英語繪本所描述的人物關系,則主要體現(xiàn)的是社會成員關系[5]。而從兩個語料庫表示時間概念的名詞看,不僅有常用的“今天”“明天”,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還使用了“以前”“以后”等。不難看出,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中運用的詞語更加貼近日常用語習慣,而繪本譯本語料庫在表達方式上則多為書面形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出現(xiàn)了“奧利維亞”“威廉斯”“奧莉薇”等名字非常長的人名,采用直譯的方式,對3~6 歲兒童來說,在理解起來有些困難。不僅如此,如果采用直譯方式,還容易出現(xiàn)一些文化上的差異,如“Match Hare”翻譯為“三月兔”,其實是英文中用來形容“瘋狂、喪失理智”的人,因為三月是野兔的發(fā)情期,會異?;钴S,這其中涉及文化差異,所以,直譯方式顯然難以真正體現(xiàn)出語言的內涵與魅力[6]。
形容詞的使用可更體現(xiàn)出詞語的性質,會讓故事更形象、生動,容易激發(fā)出兒童學習興趣。所以,從大部分兒童文學作品、書籍看,形容詞的使用較多,可以讓兒童更容易接受繪本,產生閱讀興趣。
無論是在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還是在繪本譯本語料庫中,其中占比較大的為單音節(jié)形容詞。如“好”“對”“多”“大”等,通過對比形容詞,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中“小”的詞頻要高于繪本譯本語料庫,“小”除了可以表示形狀之外,還可以用來形容喜愛程度,這一點在CTYLC 中使用較多。而“調皮”“乖”“聽話”這類詞語的使用,與兒童語言特點相符合,相比之下,繪本譯本語料庫在表達情感色彩方面的形容詞非常少[7]。
從兩個語料庫中高頻形容詞使用情況看,還有一些“AA”形式的形容詞,如“輕輕”“短短”等,通過此種重疊形式的使用,會有效豐富繪本語言,顯得更加活潑、生動,有利于激發(fā)兒童興趣。此外,還出現(xiàn)了一些“AABB ”“ABB ”, 或者“A 里AB”等形式,比如“干干凈凈”“開開心心”“笑哈哈”“香噴噴”“土里土氣”等。相比之下,在FYYLC 中,并沒有過多的形容詞,用詞較為簡單化。
虛詞數(shù)量并不多,虛詞本身沒有實在意義。雖然虛詞不能單獨使用,但在漢句式變換中,虛詞是與語法中重要的工具,是漢語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使用虛詞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活躍實詞,起到提升效果的作用。而在英語中,將虛詞與實詞進行搭配使用,就可更好表達關系,起到互補的效果[8]。所以,無論是漢語還是英語,虛詞的使用都非常重要。
在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中虛詞使用頻率不高,而英文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最高。出現(xiàn)這一差異的情況,與漢語、英語語言本身的差異存在直接關系。在漢語中,不僅可以應用虛詞連接上下句,還可使用到調整語序、語句對應等形式。而英語語言中,以形式變化為主,比如,通過使用后綴、前綴等方式,讓詞性變換,從而連接語句,此外,在英語中還使用大量的連詞、介詞等虛詞手法,以達到讓句子更加完整的目的。
顯然,英語使用的虛詞要高于漢語,從當代漢語翻譯語言情況看,由于受到英語等語言影響,在英譯漢兒童繪本翻譯語言中,所使用的虛詞比例明顯偏高。對比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與英文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的虛詞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在繪本譯本語料庫中已經對英語中的介詞、連詞使用進行了縮減,但仍然高于中國原創(chuàng)繪本語料庫[9]。
在分析各個語料庫的詞頻使用時,發(fā)現(xiàn)在繪本譯本語料庫中的助詞“的”使用頻率非常高,“的”主要的作用是連接上下詞,由于該詞大量的使用,所以會出現(xiàn)長定語現(xiàn)象,下面從語法層面進行分析。
在漢語中,句子中使用“的”,主要體現(xiàn)出4 個作用,使用方式最多的一種在修飾詞和定語之間使用連詞“的”。簡單說,在“的”前面,名詞、動詞、代詞、形容詞都作為定語使用,主要作用就是對中心語進行限定以及修飾。通過ANTCONC 分析這一關系,對比“名詞+的”“形容詞+的”“動詞+的”等結構,統(tǒng)計出語料中出現(xiàn)的2 個“的”、2 個“的”、4 個“的”的情況,匯總如表2 所示。
表2 “定語+的”結構情況統(tǒng)計表
在英語結構中,更注重形合,從英語的修飾語看,主要是以“葡萄架”型結構為主,其中的主謂是主干,但是漢語則注重意合,呈現(xiàn)出“竹竿句”式結構,在詞序變化的情況下,使得句子更加清晰。在英譯漢時,為了減少適應長定語,通常會采用轉化的方式,將修飾語變換為前后相連的短句,以避免“歐化”的情況。但是由于翻譯者將源語言英文結構,采用簡單拆分羅列的方式翻譯,反而會讓句子比原來還長,對兒童閱讀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在翻譯兒童繪本時,需要格外注意修飾語的翻譯,需要使用更加規(guī)范的表達方式,防止使用“歐化”的長定語,增加兒童閱讀難度[10]。
英語與漢語在使用被字句時,表示方式不同。英語的被字句是一種語法的概念,而漢語則是語義概念。也正是由于被動語態(tài)在英語中的廣泛應用,才使得英語與漢語形成了較大區(qū)別。在英語中,主要是“be+被動”的形式,當中的be 可以用系動詞代替,如become、look、get、feel、remain 等。相比之下,在漢語中的一些被動含義,主要以主動形式出現(xiàn),同時,在兒童語言中,幾乎不會使用到被字句的表達方式。從3~6 歲兒童中,其對于把字句、被字句的句法意識,確實存在,但更多的獲得主要是依靠自身經驗,并不是從語法上習得。體現(xiàn)為被字句的標志詞,有“被”,還有“給”“挨”“受”“讓”等。
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兒童繪本翻譯中,一般應用在“被”后面的動詞,消極情緒居多,如被吃掉、被捉、被咬等。如“The boy was criticized yesterday.”翻譯為這個男孩兒昨天被批評了。從整體情況看,被動句的翻譯情況較為復雜,這對翻譯者提出較高要求,需要多使用一些方式將其轉化為主動形式,進而迎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在繪本譯本語料庫中,之所以會出現(xiàn)大量被動句,主要源自英語本身,所以呈現(xiàn)出被字句機械化翻譯現(xiàn)象。在翻譯的過程中,盡量不使用被動,而應當多使用主動形式,這才有利于激烈兒童積極向上。
綜上所述,該文通過對3~6 歲兒童繪本翻譯語言應用情況的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在詞匯、語法兩方面,可總結出,兒童翻譯繪本詞匯使用密度較低,說明虛詞使用量大,而動詞、名詞、形容詞等詞類,存在簡單化現(xiàn)象,一般主要選擇常用的、含義具體的詞匯,并且其中多為簡單的單音節(jié)或雙音節(jié)詞匯結構。在漢語中,多音節(jié)結構詞匯使用頻率不高,而在翻譯繪本中,也沒有過多使用成語、習語等,此外,對結構歐化、翻譯機械等不規(guī)范現(xiàn)象,希望在以后的兒童翻譯中應注意這些問題,規(guī)范兒童翻譯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