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會敏,李文姣,馬紅梅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天津301617;2.天津市人民醫(yī)院
全球癌癥發(fā)病率、死亡率迅速增長,預計將成為21 世紀世界各國首位死因和提高預期壽命最重要的障礙[1]。癌癥不僅給病人帶來沉重打擊,也給照顧者帶來多重負擔。配偶作為癌癥病人的主要照顧者,與病人的生存質量和身心健康密切相關[2-4]。有研究顯示,配偶相較于病人而言,焦慮、抑郁等發(fā)生率更高[5]。所以當癌癥發(fā)生時,除了要對病人實施干預措施,還要對其配偶采取相應的壓力應對干預,將夫妻視為一體,增強伴侶間的共同應對逐漸成為研究趨勢[6-8]。關于夫妻二元應對的本質,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德國學者Bodenmann 的 二 元 應 對 概 念[9],Bodenmann 將 伴 侶 雙方共同面臨的壓力與挑戰(zhàn)(如癌癥事件)定義為二元壓力,將伴侶雙方在面對壓力事件時的共同反應和決策定義為二元應對[10]。大量研究表明,以夫妻為基礎的積極二元應對干預能夠改善身心健康[11-12],增進夫妻間的親密關系[13-14],提高病人及配偶的生存質量[15-16]。近年來,該領域的研究逐漸被我國學者重視,但相關研究發(fā)展緩慢,且存在研究方法單一、研究人群局限、對國際研究熱點把握不明確等問題??梢暬治隹奢o助人工操作,將海量數據進行關聯分析,并做出完整的分析圖表,幫助研究者快速整合信息,發(fā)現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知識演進歷程,輔助決策。鑒于目前尚無利用可視化技術對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進行分析的報道,為了更加清晰、直觀地識別重要信息,了解該領域研究的發(fā)展動態(tài),本研究將通過CiteSpace軟件對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以期深入了解該領域的研究進展,為我國學者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1.1 文獻的檢索與篩選 以“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數據庫為數據檢索來源,以“TS=(cancer OR tumour OR carcinoma) AND TS=(couple OR dyadic OR spouse OR partner) AND TS=(intervention OR coping)”為檢索式進行高級檢索,檢索時間為1998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文 獻 類 型 限 定 為 期 刊 論文和綜述,共檢出文獻2 783 篇,然后由2 名研究員獨立對文獻的題目和摘要進行閱讀,排除與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不相關的文獻,最終納入617 篇文獻。將篩選后的文獻保存為純文本文件,以“download_***.txt”形式命名。
1.2 文獻研究分析方法 CiteSpace 可視化軟件以其鮮明的網絡知識圖譜展現學科知識演進歷程、探測發(fā)展前沿、選擇科研方向、輔助決策等功能,被眾多學者廣泛使用[17]。本研究利用該軟件的共被引分析、科研合作網絡分析、共現網絡分析三大功能,對文獻數據合集中的被引文獻、作者、國家/地區(qū)、研究機構、關鍵詞等內容進行可視化分析,來判定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的熱點及發(fā)展趨勢。
2.1 共被引分析
2.1.1 文獻共被引分析 共被引文獻集合是該研究領域的知識基礎,而知識基礎的聚類命名可以認為是研究前沿的領域[18]。在CiteSpace 功能與參數區(qū)域設置參數,時間為1998 年—2019 年,時間切片為1,節(jié)點為Reference,各時間切片閾值為Top30,網絡連線強度計算用Cosine 算法,不使用裁剪方法,點擊“GO”運行結果。對文獻進行聚類分析,顯示了由9 個主題聚類組成的網絡知識圖譜,見圖1。編號越小,聚類規(guī)模越大,所含的文獻數量越多,該網絡知識圖譜中從大到小的聚類分別是dyadic intervention(二元干預)、developmental-contextual model(發(fā)展語境模型)、prostate cancer(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survivor(前列腺癌幸存者)、couple-based intervention(以夫妻為基礎的干預)、family member(家庭成員)、spouses experience(配偶經驗)、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早期乳腺癌)、ovarian cancer risk(卵巢癌風險)。通過對參考文獻進行突發(fā)性探測,可以識別和顯示隨時間發(fā)展的新趨勢和研究主題的突變[18]。本研究共得到81 個高突變參考文獻,現根據突變強度將前10 位的文獻進行整理,見表1。
圖1 文獻共被引聚類圖譜
表1 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研究高突變參考文獻
2.1.2 作者共被引分析 作者的共被引分析不僅可以確定該領域有影響力的學者,而且可以通過作者的共被引網絡及其聚類了解該領域相似學者的研究主題及其學科領域分布[18]。將節(jié)點設置為Cited Author,其他參數同上。將作者共被引情況進行聚類,繪制成Timeline 圖譜,顯示6 個聚類,見圖2。節(jié)點位置代表首次被引用年份及所屬聚類,節(jié)點越大表示被引頻次越高,說明在聚類領域中越重要,本研究通過可視化分析探索到該領域研究的時間特征,獲知重要的研究者和研究領域,將6個聚類及其相關內容進行總結,見表2。將作者共被引文獻量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位于前10位的作者分別為Northouse L L、Manne S L、Badr H、Hagedoorn M、Kim Y、Kayser K、Baider L、Bodenmann G、Kenny D A、Porter L S,以上學者可認為是在該領域中較有影響力的研究者。
圖2 作者共被引網絡Timeline 圖譜
表2 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研究作者共被引分析聚類分布情況
2.2 科研合作網絡分析
2.2.1 國家/地區(qū)合作網絡分析 通過對國家/地區(qū)合作網絡進行分析,可以識別各個國家間是否存在合作關系,并通過網絡圖譜中節(jié)點大小發(fā)現發(fā)文量較多的國家/地區(qū)。將節(jié)點設置為Country,其他參數同上。國家/地區(qū)合作網絡圖譜見圖3,共生成21 個節(jié)點,35 條連線。節(jié)點越大,表示該國家/地區(qū)發(fā)文量越大;連線越多,表示國家/地區(qū)間合作更密切。其中美國發(fā)文量最大,共發(fā)表319 篇,占51.70%,其次是澳大利亞(9.89%)、加拿大(9.72%)、荷蘭(4.86%)、中國(4.38%)。在網絡知識圖譜中用圓環(huán)對國家(或文獻、期刊、作者、機構等)進行重點標注,且?guī)A環(huán)的節(jié)點中心性不小于0.1,圓環(huán)越粗中心性越高,其中中心性(centrality)是用來確定學科發(fā)展演進過程、預測學科發(fā)展趨勢的重要指標,中心性越高說明在該學科領域發(fā)展過程中越重要[19]。本研究具有較高中心性的前4 位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心性為0.93)、荷蘭(中心性為0.27)、加拿大(中心性為0.24)、澳大利亞(中心性為0.20)。
圖3 國家/地區(qū)合作網絡圖譜
2.2.2 機構合作網絡分析 通過對機構合作網絡進行分析,可以識別各機構間是否存在合作關系,并通過網絡圖譜中節(jié)點大小發(fā)現發(fā)文量較多的機構。將節(jié)點設置為institution,其他參數不變。機構合作網絡圖譜見圖4。圖譜共生成115 個節(jié)點,207 條連線。節(jié)點越大,表示該機構發(fā)文量越多;連線越多,表示機構間合作關系越強。通過圖譜可以發(fā)現研究機構間存在一定的合作關系,其中發(fā)文量最多的機構是美國密歇根大學,發(fā)文量排名前10 位的機構見表3。
圖4 機構合作網絡圖譜
表3 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研究發(fā)文量居前10 位的機構
2.3 關鍵詞共現網絡分析 關鍵詞共現分析就是對數據集中的關鍵詞進行分析,呈現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分析該領域學者們共同關注的話題。在CiteSpace 功能與參數區(qū)域重新設置參數,時間為1998 年—2019 年,時間切片為5,節(jié)點為Keyword,各時間切片閾值為Top30,網絡連線強度計算用Cosine 算法,裁剪方法設置為Minimum Spanning Tree 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點擊“GO”運行結果,共生成55個節(jié)點,120條連線。節(jié)點的大小代表關鍵詞出現的次數,之間的連線表示共現強度,其中quality of life(生存質量)出現頻次最高,其次是breast cancer(乳腺癌)。本研究采用Timezone 技術對高頻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關鍵詞所在的時間區(qū)間代表其首次出現的時間,節(jié)點大小代表出現的頻次,這種形式的可視化能夠清晰地展示時間維度上知識領域的演進過程,時區(qū)之間的節(jié)點連線情況也能清楚表明研究的傳承情況,見圖5。按照年限發(fā)展順序將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研究歷程劃分為3 個階段,并將高頻關鍵詞、被引頻次、中心性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見表4。
圖5 關鍵詞共現網絡圖譜及Timezone 圖譜
表4 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研究高頻關鍵詞年度分布
3.1 國家、機構及學者分析 通過對國家/地區(qū)合作網絡、機構合作網絡進行可視化分析,結合圖3、圖4、表3 發(fā)現,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發(fā)達國家,其中美國的發(fā)文量最多,發(fā)文量前4 位的機構分別為密歇根大學、杜克大學、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癌癥中心、華盛頓大學,均來自美國,且美國機構的中心性也較高,由此可見美國在該研究領域中的活躍性較高,是該領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國家。在發(fā)文量前10 位的機構中有2 所機構來自中國,分別是香港理工大學和江南大學,且在國家發(fā)文量排名中中國位于第5 位,提示我國對該領域研究具有一定的基礎,但與國際領先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在對作者共被引進行分析時,結合圖2、表2 和作者共被引文獻量排序探索該領域的核心學者,如Northouse L L、Manne S L、Badr H、Hagedoorn M 等,并通過聚類了解到該領域相似作者的研究主題圍繞著乳腺癌、前列腺癌、心理困擾、配偶照顧者和癌癥夫妻二元干預。本研究明確了該領域科研水平領先的國家、機構和學者,凝聚了學者們的研究焦點,可幫助我國學者快速了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啟示我國學者應加大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提升自身科研能力。
3.2 研究前沿及發(fā)展趨勢分析 本研究在文獻共被引網絡知識圖譜(圖1)中共生成九大聚類,分別是二元干預、發(fā)展背景模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幸存者、以夫妻為基礎的干預、家庭成員、配偶經驗、早期乳腺癌、卵巢癌風險,這些聚類命名可以認為是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的研究前沿。最大聚類為“二元干預”,該聚類中共包含89 個節(jié)點,S 值為0.698,該聚類中被引用最多的是Qiuping L(2014年)的“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mutual impact of the spousal caregivercancer patients dyads:Communication,reciprocal influence,and caregiver-patient congruence”[20],該研究是文獻回顧性研究,研究者采用歸納內容分析法對配偶照顧者與癌癥病人之間相互關系的概念進行分析和綜合。研究顯示,關注夫妻之間應對癌癥的關系本質和彼此之間交流的質量是十分重要的,夫妻之間良好的溝通可能會促進夫妻之間的一致性和親密關系,并改善照顧結果。任立威等[21]對121 對腸癌病人及其配偶進行隨機對照試驗發(fā)現,二元應對干預能夠顯著降低腸癌病人及其配偶的心理困擾水平,改善夫妻之間的親密關系,解決長期照護負擔問題,提高病人的生存質量。通過可視化研究還發(fā)現,最大節(jié)點位于聚類“#1 發(fā)展背景模型”,該聚類共有76 個節(jié)點,S 值為0.669,被引用最多的節(jié)點為Hagedoorn M (2008 年)的“Distress in couples coping with cancer:a Meta-analysis and critical review of role and gender effects”[22],該 薈 萃 分 析 認 為在當時的研究背景下,未來的研究應明確理論框架、增加量性研究和縱向研究等研究方法,可采用actor-partner interdependence model(主客體互倚模型)[23]作為二元數據分析模型來解決以往無法回答的二元應對相關問題。在此基礎上,本研究繼續(xù)對高被引文獻進行深入挖掘,發(fā)現目前應用廣泛且成熟的二元應對模型為發(fā)展背景模型(developmental-contextual coping model,DCCM)[24]、系統(tǒng)交互模型(systemic-transactional model,STM)[25]、以關系為中心的應對模型(relationshipfocused coping model,RFCM)[26],其 中DCCM 是 專 門針對夫妻應對慢性?。ㄈ绨┌Y)開發(fā)的,這些模型不關注每個配偶在壓力應對時的個人策略,而是關注配偶如何幫助彼此應對壓力。本研究通過對高突變文獻進行整理(表1)發(fā)現,Hagedoorn M(2008 年)突變強度最高、突變起止時間為2013 年-2016 年,其次是Badr H(2013 年),突變起止時間為2017 年—2019 年,可以得出2017 年出現了明確的轉折點,那就是Badr H(2013 年)的“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couples coping with cancer”[27],這是第1 個納入隨機對照試驗的夫妻二元應對改善病人和配偶生存質量的系統(tǒng)評價,該研究結果表明基于夫妻的干預措施可以改善病人和配偶生活質量,但關于何時提供這種干預措施以及干預措施應持續(xù)多久的問題仍然存在。從表1 中還發(fā)現前10 篇高突變的文獻中有5篇是系統(tǒng)評價,表明高質量的系統(tǒng)評價對于引領學科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高突變文獻突變時間處于2013 年—2019 年,說明在這段時期內二元應對相關研究發(fā)展較為活躍。在國內,2018 年丁春戈等[28]發(fā)表的有關二元應對在慢性病病人及其配偶中的應用綜述類文章下載頻次達1 000 余次,2019 年王晶晶等[29]發(fā)表了第一篇有關乳腺癌病人夫妻二元應對癌癥體驗質性研究的系統(tǒng)評價,說明近年來國內學者對二元應對相關研究同樣較為關注。目前,國內二元應對研究很少基于理論模型,且沒有針對二元應對模型開發(fā)的研究,提示模型開發(fā)是我國該領域研究的短板,同時在研究時明確理論框架十分重要。另外,本研究發(fā)現國外該領域的研究對象較廣泛,而國內的研究對象較為局限,主要為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而且國內的研究方法較單一,主要為定量研究,縱向研究或定性研究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建議我國學者應增加病種寬度、豐富研究類別,加大對二元干預時間和干預方案等方面的研究。
3.3 研究熱點分析 本研究基于CiteSpace 軟件對研究文獻的關鍵詞進行共現分析得出,生存質量、乳腺癌、夫妻、前列腺癌、心理困擾、二元干預、社會支持等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由圖5 可以看出,在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中生存質量出現頻次最高,且大約50%的文章將其作為關鍵詞,說明生存質量與病人的健康狀況密切相關,是臨床治療方法評價的重要指標。時區(qū)演進圖譜顯示該領域研究的主題隨時間變化的發(fā)展脈絡,本研究結合圖6 和表4 可以看出,1998 年—2003 年生存質量、乳腺癌、夫妻、前列腺癌、調節(jié)、心理困擾是主要的研究熱點,2004年—2008年出現了伴侶、干預、社會支持、經歷等高頻關鍵詞,2009 年—2019 年逐漸出現了Meta 分析、肺癌、癌癥病人、二元等關鍵詞。其中生存質量、乳腺癌作為主要的高頻關鍵詞是該領域研究重要的基石,夫妻、前列腺癌緊隨其后,說明前期的研究對象主要為乳腺癌、前列腺癌病人及其配偶,而生存質量作為主要的結局指標在指導臨床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肺癌在2013 年—2017 年作為突變強度最高(7.3112)的突變詞出現,說明繼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之后,肺癌逐漸引起該領域研究者的關注,可能與肺癌的流行情況相關。全球2012年癌癥統(tǒng)計數據顯示,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肺癌都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另外,通過可視化分析發(fā)現,在眾多優(yōu)秀的的研究中有許多針對病人及其配偶的二元干預項目,如夫妻應對強化培訓項目(couples coping enhancement training program,CCET)[30]、以應對為導向的夫妻干預項目(coping-oriented couples therapy,COCT)[31]、基于夫妻的身心干預項目(couplebased mind-body intervention,CBMB)[32]、基于依戀理論的夫妻干預項目(attachment-oriented couple intervention)[33]等。這些干預項目設計嚴謹、理論框架清晰、內容豐富,通過科學、嚴謹的臨床干預研究證明了項目的有效性。我國二元應對研究起步較晚,缺乏理論框架清晰的二元干預方案,提示我國學者借鑒國外成熟的二元干預項目,結合我國國情進行漢化、修訂,針對不同疾病類型和疾病階段采取合理的二元干預措施,從而使得癌癥病人及其配偶可以得到更加切合其需求的護理照顧,為我國的科學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積極二元應對干預在改善病人及其配偶的生存質量、增進雙方親密關系、促進心理健康、提高夫妻關系滿意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通過CiteSpace軟件對癌癥病人及其配偶二元應對相關研究進行可視化分析,識別和顯示了該領域研究的發(fā)展現狀和研究熱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為開展該領域研究的學者提供快速明確的參考依據,為癌癥病人的長期照護模式提供新的視角。但由于CiteSpace 軟件分析的數據庫來源主要為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數據庫,所以本研究未對其他數據庫進行檢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